为什么科普作品对医护晋升这么重要?
应该怎么准备?
一、为什么科普作品对医护晋升这么重要?
1.政策导向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健康科普在各地卫生职称评审政策中的优先级不断提高。
随着各项政策的推进,近两年,“健康科普”逐渐成为职称评审材料中的重要部分,优先级也在不断上升。许多省份甚至要求医务人员申报高级职称时,每年都要发表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
2.促进公众健康
如果仅从职称评审的角度来看,“健康科普”只是一项评审标准;但从大众健康的角度来说,健康科普的意义其实非常大:
二、如何发表健康科普作品?
1.找到适合的科普类别
官方媒体:医护人员可以选择向卫健委等官方机构的新媒体平台、网站投稿。各省对官方机构的认定标准不一,比如河南和四川规定最低为县级媒体平台,上海和福建则要求为省部局级。
自媒体账号:可以在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上发布健康科普作品。2024年甘肃卫健委明确“鼓励所有医疗卫生人员开设个人健康科普新媒体账号”,自媒体账号或成为医护职称评审的新趋势。不过,职称评审对自媒体账号的阅读量、传播范围有较高要求,如果未达标则无法算作有效业绩。
科普大赛:参加卫健委等官方机构举办的科普大赛,获奖作品可以成为职称评审的加分项。
2.内容选择
理解受众特点:应明确受众的年龄、性别以及知识水平等背景信息,才能更好地“投其所好”,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讲科普。
3.创作原则
科普作品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权威性和易懂性。
查阅靠谱资料:应参考医学教科书、专业论文或者权威医学网站进行创作,不要采用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谣言,确保你的科普内容有理有据。
内容通俗易懂:尽量不要使用过多专业术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进行科普。如果要讲到复杂的医学知识,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类比,将深奥的知识变成大众都能理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