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报道酒量能不能练出来?
鱼刺卡喉,喝醋还是吃饭?
每天喝两杯含糖饮料或致早死?
.......
生活中你是否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继而让各色谣言有了可乘之机?
整复外科的一名90后博士生——黄佳
最近三年间,在投身科研临床之余,
陆续撰文击碎了200多个健康谣言
对刷爆朋友圈的健康养生类推文
做出了专业解释、科学辟谣
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普能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健康辟谣达人!
黄佳
整复外科博士生
发表过多篇SCI论文,每年获校内一等奖学金
三年来黄佳写了200多篇健康科普文,并诞生了多篇“10万+”,曾被人民日报公众号转载
200多篇科普文
传播健康知识和科学理念
走上写科普文之路,与我做临终关怀志愿者的经历不无关系。——黄佳
2016年,黄佳在上海肿瘤医院做志愿者。期间,她深切地觉察到大众对健康知识的缺乏。“有一位患晚期胃癌的老奶奶,其实很早就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一直不重视。”黄佳说,她希望更多专业医学知识能被更多人知晓,及早治小病,防大病于未然。
三年来黄佳已写了200多篇科普文,并诞生了多篇“10万+”,还有被《人民日报》公众号转载的内容。
选题广泛大众
有时,我看到网上胡扯得特别严重,就非常愤慨。——黄佳
《延禧攻略:五阿哥永琪是怎么死的?》《<我不是药神火>了!慢粒你了解吗?》《<皓镧传>男主角子楚早早领盒饭,原来是因为心肌梗塞……》《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吓坏无数人的传言是真是假?》……
同在一个实验室的90后周晓博是一位非常积极主动的学生,一直视师姐黄佳为榜样。周晓博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文笔娴熟,之后,在黄佳的引荐之下开始了自己的科普之路,至今亦有一年多了。
紧握手术刀也不放下笔杆子
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仍将紧握手术刀,不放笔杆子,做好一名称职的医生,写一手漂亮的科普文。——黄佳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医生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黄佳觉得,科普是目前作为医学生可以践行的对患者或是大众最大程度的帮助和安慰。
在她看来投身科普公益之路,不仅是利人,亦是利己,行走此间,勤为径,乐作舟。徜徉医学和文学编织的海洋,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