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论文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学英语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通过以上总结发现,国内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SCI期刊的原则以及如何撰写高质量生物医学科技论文;(2)在研究与病以及建立语病语料库方面主要集中于小样本以及个别语病种类。

三、本研究语料数据错误性质的界定与分类

根据该语料数据库出现的错误性质将其分类,如表1。

四、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学笳要共260篇。

五、研究结果

1.语病类型与种类统计分析:所有语病类型比例如表3所示。

二、语用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

(二)语用预设与翻译教学语用预设对翻译过程有重要影响。从翻译角度看,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坚守以前实践中形成的预设,而应该考虑到当前的语境因素,形成恰当的译文。例如看到game这个词,译者首先会利用之前形成的预设将其翻译为“游戏、比赛”,但是在新的语境中game可形成新搭配,从而具有新的外延。如,“Gametheoryisthescienceofstrategy”,应当译为“博弈论是有关策略的科学”。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努力透视一定语境下的言外之力,进而用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构造表达同样言外之力的译文。例如:“Saturdaymeantmostadultswereathomeontheroute.Sowereschool-agedchildren.IthoughtthismightmeanmoreexchangesasImadetheroundstoday.”文段描述的是垃圾工人的心理活动,从上下文信息可知这是垃圾工人苦中作乐的美好想象。“madetherounds”、“moreexchanges”可分别翻译为“挨家挨户收垃圾”、“搭上几句话”,从而将原文的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五)礼貌原则与翻译教学礼貌原则提出了交际者应遵循的六条小的规则。但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致使人们对礼貌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中国人被夸奖时,很自然地会回答:“惭愧,惭愧!”如果直译成“Ifeelashamed”,英美读者将稀里糊涂;如选用归化策略意译为“Thankyou!”,则变得规范地道。礼貌原则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为:教师课堂上应适时引导学生弄清中外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分清哪些礼貌信息是原文的重点,因而译文中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来;哪些不是原文的核心,并且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前者通常选用异化策略,而后者多选用归化策略。

(六)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假设S是译者对原文的解读,T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解读。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应是T=S,但是实际翻译中译者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12]翻译要考虑两个层面关联性的对应:原文和译文的关联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关联,尤其后者是译者努力的方向,即使译文读者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取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认知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关联,并把此当做学习的目标。[13]例如,翻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译者不仅要通过认知推理得知它的真正含义———化词汇的形象与语用含义关系不大。如果把“瓜、豆”的形象传达出来,将让读者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应把原文的暗含信息翻译出来,即,“Asyousow,youwillreap.”

(七)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从顺应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翻译的动态过程,且这一过程是有意识的。[2]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译文读者有着与原文读者不同的文化心理、社交规范等,因此翻译时要选择顺应译文读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表达。语言结构顺应强调,译语与原语在语码、语体、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要选择符合译语语言结构的表达。动态顺应强调,译语不能只顺应语境关系或语言结构,而应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顺应。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在语用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现提出如下教学体系。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传统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刻板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地驾驭翻译课堂,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即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水平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成立翻译研讨小组,每周至少开一次研讨会,互相交流翻译教学和科研心得,提高理论修养。其次,积极寻找机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三)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在运用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理论指导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合理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其次,鼓励学生课下看一些英文读物或电影,要求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最后,启发学生用目的语思考,发展学生的移情,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避免母语的干扰。例如,“望子成龙”,直译过来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这一译文无法为外国人接受,因为龙虽在中国是吉祥物,在国外却被视为凶恶残暴之物。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少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此句,即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

(四)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测试形式和内容易影响包括翻译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但是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等很少出现在外语测试中。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翻译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在考试中应加入语用社交等方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给出原文,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选出或给出准确的译文;也可考查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冲突。

二、教学模式的研讨

2.1ESP课程安排与设置

语言学习有着循序渐进的自身特点,在医学院校也不例外。语言首先为通用语言(EGP),日常基本交流的语言,然后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用语。我们培养的是专业人员,但必须具有基本的社会交流能力,其次才是专门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在学生入校之初,我们要引入大学公共英语的内容。由于医学院校的特点,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是精英教育,以培养高端人才为主,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是经过选拔的,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英语水平之上,通过一年的公共英语提高,可以过渡到ESP的层面上来。在第三学期的英语课程设置中,首先引入医学英语常识性质的内容作为辅助。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对医学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总能不断摸索,循序渐进地向ESP专业英语的方向发展。

2.2ESP教师教育

ESP教学设计对教师有专业与语言的双重要求,需要ESP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搜索、筛选、编辑和加工。许多医学高校的专业教师,由于他们基本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并未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对医学英语知之甚少,选择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解单词和课文分析,很少涉及语言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遵循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同样,由语言教师担任ESP课程教学,由于不懂相应的专业知识和ESP教学之于EGP的特殊性,也难以胜任。如何为ESP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是ESP教学设计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很多医学院校为英语老师开设医学课程的培训,并积极鼓励英语老师跨专业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并加大扩充国外访问学者的力度和名额,创造条件为医学院校英语老师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各种医学英语研讨会也逐渐走入各个医学高校的外语部。

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整体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弱势,很多学生由于从未接受过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指导,在翻译实践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和语言障碍。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指导思想在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上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译”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翻译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基本上是作为补充课程来讲授的,没有正式开设翻译课程。《大纲》规定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均为必修课。英语写作、翻译技巧、英语口译等为选修课,安排在四个学期基础英语课程后。但由于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的不足,在基础阶段之后,很少有学校能够开出面向所有学生的应用技能选修课。加上近几年的扩大招生,师资紧缺情况更为严重,能够开选修课的,不过寥寥几门,只是起了点缀门面的作用,在某些大学中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上课的学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学生没有机会上课。

1.2翻译教材缺乏质量

2应用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好必要性

3提出对翻译教学的建议

3.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方法

3.2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教学观认为,行为致使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性的表面反映

是一种单纯的由心理机制支配的行为,而人的语言行为是通过他的内在认识和情感力量而发生的行为,言语不是简单空洞的符号,而是在特定场景中表达情感的方式[1]。所以要使翻译做到“传情,传意”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带入交际环境。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翻译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活动。教师根据翻译的目的给学生提供交际场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语际转换,安排模仿练习,互译练习,情景活动等,训练翻译思维,提高翻译意识。

4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4.1提升英语翻译教学的比重

4.2适当的结合翻译教学以及交际法的教学

4.3加强翻译练习,培养翻译技巧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师生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英语只能成为“哑巴英语”,失去其作为语言的功能和特性。教与学本为一对矛盾,老师和学生作为矛盾双方,如果处理得当,师生关系融洽,对提高班级英语水平大有裨益。师生之间要经常展开互动,如不定期的调查学生对老师的上课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诉老师,教师既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也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班级英语水平。

2、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采取灵活多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野生生物保护》这一节时,我带领学习先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过程中教会学生各种动物的名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记英语单词的热情。有些东西不是学生学不会,是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学,这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造成的。

二、加强听说读写学习指导

(2)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为固定阅读课,先让学生自己读,最后让个别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老师进行点评,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透过文字领悟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此外,阅读还可锻炼学生的耐心以及从英语段落中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逐渐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的路径

目前,我校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根据教材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的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文化拓展等板块。现以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实施国际礼仪教育。

(一)读写方面

(二)听说方面

(三)文化拓展方面

《大学英语》精读的编写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融知识性、利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课文的词汇解释简明扼要,练习安排合理有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交际能力,这是这套教材的特点和优点。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首先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2对英语习语的讨论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现力

语言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写作实践活动的过程。写作实践是把理论和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写作实践的灵活性很大,不论是形式,篇幅,体裁等都具有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语言表现力展示了体验的功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习得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入创意写作,如诗歌、故事、短剧的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使用语言准确、得体,思想表达清晰连贯,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开展创作研讨班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2中医学术语、西医学术语与中医英译

3医古文、医学英语与中医英译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006.

2何裕民.差异·困惑与选择——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49,170.

3魏遁杰.中医西传与翻译问题.医学与哲学2001;22(7):51—54.

二、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

束定芳等总结需求分析对我国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是:(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立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理论依据。课程设置是学校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观和课程观指导下,进行课程开发及选择的一系列活动。张绍翔(2001:53-55)、吴也显(2009:2)、Schube(1989:17-18)等认为课程设置是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且受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课程价值观决定和制约。课程设置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需求分析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某一专业知识水平与他们预期要达到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通过需求分析,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课程最终达到的目标,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需求分析指导下的医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对用人单位目标情景分析——明确培养目标

(二)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需求分析理论的核心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求分析特别是学习需求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及学习动机等,并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的,使他们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调动起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学习需求分析,重新设置大学医学英语课程,在二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第三学期开设“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语阅读”两门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医学英语翻译”和“实用医学英语写作”等课程,强化从事目标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

(三)对课堂教学需求分析——突出能力训练,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课前指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的。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实施差异教学,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中就要体现出差异性。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潜在能力是指学生待发展的能力。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生差异性,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性教学目标,提高性教学目标,挑战性教学目标。基础性教学目标是每位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而提高性教学目标主要是为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制定的,挑战性教学目标是为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制定的。例如:在“比较级”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

(1)基础性教学目标。

a.学生能够掌握新学的重要的单词;

b.掌握more,better,—er的基本运用。

(2)提高性教学目标。

c.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说出含比较级的句子。

(3)挑战性教学目标。

(4)学生能够根据比较级推测出最高级的运用规则。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相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应更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每一层次学生制定一个“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有所收获。

THE END
1.医学论文撰写与综述步骤:详解医学文献写作流程4. 论文撰写:依照文献分析结果,撰写论文,关注论文结构和逻辑性。 5. 修改与完善:对论文实反复修改,保障内容准确、完整。 四、医学文献写作步骤是 1. 确定论文主题:选择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主题。 2. 检索与筛选文献: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筛选有价值的文献。 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236534.html
2.什么是综述?怎样写好综述?综述的写作步骤是什么?综述论文如何审稿...综述的写作步骤是什么?综述论文如何审稿?综述写作方法有哪些? 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http://blog.chinaaet.com/fuxiao/p/8141
1.医学综述撰写方法论文(精选6篇)[1]王玉鼎.大学生怎样写学术论文[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7 (1) :70~73. [2]韩立民, 吴剑波, 黄林邦, 等.医学科技应用写作[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教育教学文献综述的撰写 一、 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研究者和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其撰写的主要关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vi8o24a.html
2.医学论文写作流程五大步骤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学论文写作流程五大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论文写作流程五大步骤 (1)医学论文写作准备工作: ...https://www.wenshubang.com/yixuefenleiyixuebiyelunwen/544749.html
3.医学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方法1、医学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方法一、定义及特点医学综述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论文形式,指围绕医学某一主题或专题,收集在一段时期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整理,阐明研究进展,揭示发展趋势。特点:1.新颖性:选题新,资料新。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容, ...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5676434.html
4.文献综述怎么写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https://www.lishixinzhi.com/bb/138890.html
5.本科毕业论文要求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https://mip.ruiwen.com/lunwen/4712428.html
6.医学论文撰写的步骤有哪些问:医学论文写作的步骤 答:医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如下 1、确定主题 首先,要明确自己写什么类型的文章(如:综述类、论著类),然后根据主题去选择合适的材料。比如,你打算写综述类文章时,就可以从相关文献中查找一些相关的数据或资料作为你的研究基础。当然也可以直接查阅相关书籍和杂志上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 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f18303058f9bd37c3ff7658a.html
7.医学论文撰写方法和步骤指导14篇(全文)医学论文撰写方法和步骤指导 第1篇 毕业论文是本、专科教学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以期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应注意以下步骤: 一、论文选题 (一)价值性原则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gwl3f5s.html
8.基础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一般不包括()【判断题】基础医学起源于17世纪。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int a; scanf("a=%d",&a); 正确的输入格式是? A. 5 B. a=c C. c D. a=5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在 CNKI 的原文格式有 ( ) A. CAJ B. JPG C. TXT D. PDF 查看完整题目与...https://www.shuashuati.com/ti/47446450be5f4508a5db5808c5254505.html
9.检讨书的写方法技巧(集锦17篇)医学论文书写方法与技巧 医学论文是传播精神文明,推进科学发展的载体;是医学科研和临床的书面总结;是进行工作总结、交流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医学论文的质量高低是反映医学科学水平和动向的重要标志。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要求具备两个方面:其一是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其二是写作技巧上要文字简洁、观点...https://www.gerenjianli.cn/fwdq/shiyongwen/1019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