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常务副主任董智慧:加强血管疾病的预防重视分级诊疗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实习生闫硕上海报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叠加老龄化程度加剧、饮食习惯不健康等因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和45.86%。

我国传统医学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现代医学研究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44%-76%归因于危险因素的控制,23%-46%归因于治疗的作用。因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基于此,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等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为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国家相继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提出要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战场由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

在此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董智慧。他认为,如今血管类疾病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对于疾病患者,通过分级诊疗体系,可以合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解决问题。

全方位预防是关键

《21世纪》:现在血管类疾病呈年轻化趋势,您怎么看待这个趋势?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归会有规律,饭吃不饱的时候就想能多吃点就多吃点,等吃饱了,衣食无忧的时候,回过头来会想起来哪些该吃,什么时候该少吃。无论是自己还是整个社会,现在都把大健康问题看得越来越重,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当然大家知道这一趋势之后,采取相应的应对预防措施,这是比较理性的选择。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够把防放在前面,对患者也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也好,都是一件好事。

《21世纪》:平时应该怎么预防?

董智慧:主观上,通过调整生活节奏、饮食习惯,或者适当的早期药物干预都可以。现在信息获得的渠道非常广泛,平时也可以看看科普小视频;客观上,在大环境下,比如单位每年给职工做体检,同时适当为职工减压,为员工缓冲精神上的压力。

我们要想让群众对血管健康的认知取得比较大的进步,减少更多的凶险性手术发生,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像这种疾病在治疗方面,要求的是系统化,在预防方面需要全方位进行,这样能够将治和防有机结合起来。

《21世纪》:从您的专业领域来看,血管外科概念很大,疾病患者应该怎么样找到专业的科室做诊疗?

董智慧:的确,不要说患者,我们医生也未必对血管外科了解得很透,大家也是近几年才逐步了解。既往可能在一家医院里都没有这样的科室,或者仅仅是在某科室下面的一个治疗组。因为人口老龄化,这个疾病的发病率多了,有社会需求,所以大家越来越重视。

其实了解这个疾病之后,群众会发现也没那么复杂,因为这个疾病和家里的水管是很像的,水管如果出问题,主要就两种,要么漏水,要么堵塞。

漏水了,就是经常说的扩张性疾病,比如动脉瘤、动脉夹层,最主要是破裂大出血导致死亡。在主动脉疾病里,中国有一个特点,主动脉夹层比西方国家更多发,因而也是整个学科主要攻克的方向。另外一类是血管堵塞,最主要的后果是导致它所供应的区域可能会缺血,甚至坏死,最终导致腿被锯、肾脏丢失等。

分级诊疗优化资源配置

《21世纪》:在疾病的治疗方面,您针对实际情况主导或参与设计了一些方案,具体是怎样的?

董智慧: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作为国家级的医学中心,医院紧抓分级诊疗理念,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一起建立一套从社区、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纵向的分级管理体系,并结合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融合,形成立体式的分级闭环管理体系。

在纵向上,国家对慢病的防治非常重视,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由家庭医生和相应的家庭签约服务。最早发现病人的其实是家庭医生,另外,患者在中山医院、金山医院治疗好之后,后期的康复等问题也需要家庭医生。所以家庭医生、社区医生是整个分级闭环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守门员。

在横向上,各学科都为一个患者治疗。比如糖尿病,它的治疗可能涉及到内分泌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分级诊疗、多学科合作介入之后,在不同科室之间需要的转诊,以及对治疗时机的把握,都由医生沟通协调,从患者被动选择多学科解决自己的问题,变成了医生主动凝聚多学科的力量服务一个患者。

有了社区这支队伍,以金山医院为区域中心,服务整个金山区,同时覆盖周边一些地区。常规患者的诊治在金山医院就可以完成,不用到中山医院。而中山医院要做的,第一是治疗疑难重症,第二是摸索建立一套标准,制定好之后在上海、长三角,甚至全国进行推广复制,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同时,作为国家级中心,医院还可以和国外展开交流。

《21世纪》:是什么样的契机导致出来多学科的分级诊疗模式,为什么以前不是这样?

董智慧: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疾病的发病率在明显提升,比如糖尿病病人将近在以10%的速度上升,我国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又超过2%,这样算出来有几百万人,甚至更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所占的医保支出是糖尿病所有支出中最高的。

其次,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国家医疗卫生政策也在重视,分级诊疗是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和全面推行的管理机制,要合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解决问题。如果能够就近解决,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对整个医疗体系而言,都是有利的。

另外,我们现在依托的是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之所以要设这样一个中心,也是希望中心能牵头做这样的工作,这是一个国家级中心责无旁贷应该去建立的模式。

注重社区医生培养

《21世纪》:作为医生,怎么减少或预防血管疾病的发生?

以糖尿病足为例。我们现在看到的糖尿病足的病人是整个危险人群的冰山一角,我们现在希望做的就是不要让患者发展到烂脚程度,或者让尽可能少的患者发展到该程度。

针对这一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展筛查,比如对50岁以上或者60岁以上糖尿病病人每年进行筛查,把其中危险人群识别出来,让他们知晓相应的危险因素,随后给予必要的干预和预防措施。

过程中,要把整个队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医生的能力。通过筛查,连续三年,每年几千位患者,社区医生就会熟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卫生服务中心也会形成和锻炼出支队,这是整个分级诊疗的基石。

《21世纪》:其实很多的慢病也都依赖基层医生,但他们的成长空间相较于区域医院、大型医院的医生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董智慧:一方面,很多医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比较强的,希望掌握好相应的专科知识,服务好患者,让自己的能力能够担当起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会积极规划好他们的发展,包括考核、晋升。同时,我们也发挥国家级中心医生的专业知识优势,帮助社区医生撰写专病方面的论文。通过论文的发表,客观上能够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此外,我们还有联合门诊,会有选拔性地让社区医生到金山医院和专科医生一起看门诊,让基层医生有机会到大医院看门诊、开处方,对他们是一种锻炼和考验,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基层医生不仅仅是上级医院或者上级医生的帮手,而是共建者、共治者。不同的职能让医联体生动起来,实现基层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双向奔赴。其实很多事情必须要有梯队,或者有一个团队,彼此各司其职,工作才能做好,而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磨合,分级诊疗这套机制是关键。

贷款公司全国仅剩1家:宁波余姚农商行100%持股

证监会再发重磅规定!倒逼及时信披,遏制业绩、含科量擦线IPO

太唏嘘!“消失的奶茶”上演!年轻人怎么了?

数看湾企200秒|这家超会“整活”的银行,原来还有这一面

一图看懂广东前11月经济成绩单,这一数据连续7个月保持回升!

南财智库简介

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南财充分发挥主流财经媒体优势

21健讯Daily|四部门:严禁公立医院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阿斯利康拟12亿美元收购中概股亘喜生物

年终特刊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年度报告(2023)》:中国城市消费愈趋多元化,29座城市消费魅力大比拼

THE END
1.为什么癌症疾病日益年轻化?肿瘤科相关的数据表明,癌症是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的身上之所以出现癌症,可能是由于现在年轻人频繁接触一些致癌...https://www.bohe.cn/iask/view/znbitmq4ekbk0v1.html
2.为什么很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身体活动不足、工作生活压力大和睡眠不足等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等外部因素。 首先,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是导致慢性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中,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消费量增加,而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健康食...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2871700_1092871700.html
3.7种疾病年轻化,当代青年现在预防还来得及心脑血管病从前是一种老年病,现在却越来越年轻化了,青年群体更要预防脑卒中。压力过大,精神紧绷,血管也会“紧张”,使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此以往,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将大幅提升。若有熬夜、过度劳累、不良情绪等刺激,很可能突然诱发心脏疾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导致心肌梗死,猝死,严重的心力衰竭。 https://www.meipian.cn/24ka0q5a
1.为什么现在有不少病越来越年轻化杜医生还提到,年轻人普遍对自己的健康不太在意,有点小毛病也不当回事儿,总觉得自己年轻能扛过去。可等到真正严重了,才后悔莫及。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别仗着年轻就肆意挥霍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合理饮食、少熬夜,让疾病离我们远远的!医生年轻人饮食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1076802&efid=kIPMg3dYzJbA_akHMVKYag
2.糖尿病为什么趋向年轻化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在强调该病对生活影响的同时,更在提醒人们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越来越年轻化的糖尿病 小张今年25岁,是一名职场新人。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他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病。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怎么也无法想象,这么年轻就患上这种“老年病”...https://paper.zbnews.net/zbwb/pc/content/202311/14/content_93073.html
3.[关注妇女降]妇科疾病逐渐年轻化,如何让子宫越来越降?那么,为什么中国妇女会有这么高的发病率呢? 导致女性妇科炎症的罪魁祸首还是女人自己对自己的疏忽,女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女人,就是因为女性有子宫,而子宫有是孕育生命的源头,且子宫又被称为女性的第六脏器。但却很少有女性会去真正的去注意过自己子宫的健康。 http://gxsdyy.com/nd.jsp?id=667&_ngc=-1
4.今日头条:为什么现在精神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成都精神病医院排名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年轻人的心理压力,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精神疾病年轻化的趋势,为年轻一代创造更健康、快乐的未来。https://disease.39.net/cdjsbyy/231105/i6iw3jf.html
5.扬子晚报:30岁长途车司机心脏“老”到了60岁“虽然小吴从不喝酒,烟抽的也不多,但他精神压力较大的工作成为了加速心脏衰老的原因。”东南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刘乃丰教授告诉记者,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心脏疾病是老年病,年轻人身体好心脏不会出大问题,但现在心脏病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心脏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自身血压...https://www.njzdyy.com/info/1012/1747.htm
6.为什么中国重疾年轻化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重大疾病年轻化,尤其是癌症低龄化都让白领们开始意识到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家庭支柱们来说,利用重疾险来储备健康专项金显得尤为重要。健康保障需专款专用提到重大疾病,普通人首先会考虑到高额的治... ...https://www.shenlanbao.com/he/1052023
7.我国超50%人超重成世界第一肥胖国,慢性病年轻化严重,减肥刻不容缓近年来年轻人患慢性病趋势上升,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这些以往在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疾病, 如今日益年轻化。 而长期处于超重肥胖状态, 是造成慢性疾病重要的原因, 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等, 都是超重肥胖的“元凶”。 https://www.douban.com/note/822478239/
8.警惕“老年病”年轻化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血管外科章希炜主任介绍,《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20-29岁的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达15.3%,心脑血管疾病已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你的血管年轻吗? 过去很多人认为猝死、心梗等问题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生活节奏和习惯的改变,昔日“老年病”正逐渐...https://www.jynews.net/newsWeb/toDetail?desId=156896
9.“沉默的杀手”年轻化低龄化,河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糖尿病要及...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淑会)今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而且年轻化低龄化发病趋势,全国调查显示,11.6%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典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和进展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https://hebei.hebnews.cn/2020-11/15/content_8210277.htm
10.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陈葵教授科普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癫痫这种古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而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癫痫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癫痫的基本知识。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以表现为频繁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癫痫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https://m.health.china.com/hjlzydxyy/tsyl/20231127/45814436.html
11....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血压升高是心梗和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据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血压升高是心梗和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导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调查问卷并随机选取了300个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3f28bce7757d1dbc614871915c3e88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