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要点解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四川大学主编:刘伦旭刊期:月刊ISSN:1007-4848CN:51-1492/R

引用本文:王培宇,黄祺,王少东,陈先凯,张瑞祥,赵佳,邱满堂,李印,李向楠.《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要点解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31(7):933-954.doi:10.7507/1007-4848.202405013复制

下载CSV

自2018—2022年,各个大洲的癌症总体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占比保持稳定。各个大洲男性癌症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占比与女性癌症新发病例占比未见明显变化。然而,相较2018年,2020及2022年亚洲女性死亡病例占比有所增高(53.9%vs.60.6%vs.58.9%),而非洲女性死亡病例占比则有所下降(9.0%vs.5.9%vs.6.3%)。

全球男性发病率前10的癌症排序在2018—2022年间保持稳定,其中前5位包括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占比在2022年有所下降(胃癌:7.2%vs.7.1%vs.6.1%;食管癌:4.2%vs.4.2%vs.3.5%)。癌症死亡率方面,肺癌和肝癌一直是导致男性癌症死亡的前两位原因,而胃癌和食管癌导致的男性死亡占比呈下降趋势(胃癌:9.5%vs.9.1%vs.7.9%;食管癌:6.6%vs.6.8%vs.5.9%),因而结直肠癌在2020及2022年取代胃癌成为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位因素。乳腺癌在2018—2022年间一直是女性最常见且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在2020年及2022年超过结直肠癌成为女性发病率第2位的恶性肿瘤(肺癌:8.4%vs.8.4%vs.9.4%;结直肠癌:9.5%vs.9.4%vs.8.9%)。肺癌导致的死亡占比稳居女性癌症死亡第2位,随后依次为结直肠癌和宫颈癌。女性胃癌发病及死亡占比则在2018—2022年间有所下降,而肝癌也在2022年超越胃癌成为女性第5位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女性食管癌导致的死亡占比也在2022年有部分下降(3.6%vs.3.8%vs.2.9%)。

基于HDI,高度和低度发展区域男性及女性的ASR死亡率(/10万)在2022年较2018及2020年有显著下降(高度-男性:147.7vs.141.1vs.119.9;高度-女性:87.8vs.90.3vs.72.4;低度-男性:78.2vs.78.0vs.72.0;低度-女性:91.1vs.88.4vs.82.6),而中等及极高发展区域则未见这一变化。类似的变化趋势也见于75岁前的CMS发病和死亡风险情况。

(2)全球癌症发病与死亡谱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和死亡例数持续增长。上消化系统中的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胆囊癌发病和死亡数量均有下降,而男性前列腺癌与女性乳腺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生殖系统肿瘤发病数量有所增加。全球甲状腺癌发病例数在2022年有显著增加,新发病例主要来自中国。

(3)全球癌症流行病学特征存在显著的性别、区域和发展程度差异。男性总体患癌风险略高于女性,而癌症死亡风险则显著高于女性,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显著。随着区域发展程度提升,男性患癌及死亡风险均有显著增高,女性患癌风险有所增加,但女性死亡风险趋于稳定。随着区域发展程度提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发病率增高,而宫颈癌及唇/口腔癌发病率显著下降。

(5)中国癌症流行病学具有自身特点和演变特征。中国癌症发病负担和死亡负担高于全球总体水平,其中额外的发病负担主要来自女性,额外的死亡负担主要来自男性。中国肺癌发病和死亡负担继续加重,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甲状腺癌发病风险激增。中国肝癌、胃癌及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负担高于全球总体水平,但近年有所下降。男性前列腺癌与女性乳腺癌等生殖系统肿瘤发病和死亡负担低于全球总体水平,但近年呈现增长趋势。

基于上述结论要点,如下措施或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及全球肿瘤防治效果。

(4)加强科学研究,寻求机制突破。癌症发病易感因素、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突破依旧是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负担的根本手段。提升癌症筛查手段,做到早诊早治,对降低癌症死亡负担大有裨益。学科技术优化创新、免疫治疗等手段革新、多学科诊疗模式、肿瘤治疗的均质化及标准化等都将有助于降低癌症患者死亡风险。总之,科学研究是提升肿瘤防治效果的重要、可行且有效手段。

利益冲突:无。

表12018—2022年GLOBOCAN全球36种癌症新发病数据[例(%)]

表22018—2022年GLOBOCAN全球36种癌症死亡数据[例(%)]

表32022年全球36种癌症新发病和死亡数据(例)

表42022年全球24个区域癌症新发病和死亡数据

表5中国癌症发病及死亡情况2016年与2022年对比

点击下面内容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

引用本文:王培宇,黄祺,王少东,陈先凯,张瑞祥,赵佳,邱满堂,李印,李向楠.《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要点解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31(7):933-954.doi:10.7507/1007-4848.202405013

THE END
1.国家癌症中心:大多数癌症发病并没有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部分具有长期连续监测数据的人群肿瘤登记数据来看,如果扣除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假定人口的结构不变的话,大多数癌症的发病并没有呈现出年轻化或者老龄化的趋势,而是基本保持相对的平稳。但是个别的癌症,比如前列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确实是逐渐趋向于年轻的,而肺癌的发病年龄分布则逐渐上升。https://m.gmw.cn/2023-11/15/content_1303572024.htm
1.湖南肿瘤最新数据发布:癌症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肺癌仍处发病首位潇湘...3月5日,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主办,湖南省癌症防治中心(湖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市州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对2023年湖南省癌症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安排了2024年重点工作,并发布了全省肿瘤登记最新数据分析结果。 湖南省癌症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肺癌仍处发病首位 ...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5e7de8e0c4e475e0234ea89.html
2.癌症逐渐年轻化!浙大哈佛研究发现,30年来年轻人癌症激增79%医药...?ByDrug医药新闻摘要? 2023-09-21 11:00,赛德特生物: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中国已经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d98308df8844109c0e389c5078ba65b0
3.剑指全球第一大癌症,中国学者建立乳腺癌预后评分系统MIRS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的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 年全世界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的快速增长达 226 万,首次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其中,我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数 42 万例,位居第一,远超女性其他癌症类型。 由于具有高并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https://blog.csdn.net/HyperAI/article/details/136038536
4.研究发现:近10年年轻人患癌数量正不断增加,癌症逐渐年轻化对于15-39岁的各年龄层年轻人群来说,白血病和脑肿瘤是所有性别和年龄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除了30-39岁女性,她们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为乳腺癌和宫颈癌。 虽然这项研究统计针对的是美国人群,但实际上我国的整体情况也类似,根据中国癌症中心2018年统计数据,我国癌症发病率在持续上升,也呈现癌症年轻化趋势。 https://ca.51daifu.com/2021/0506/5EDD519FC1101T7852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