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人对新冠状病毒没有免疫力,容易感染新的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后,有些人会患上重病甚至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患病,重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对新冠状病毒疫苗进行有序的疫苗接种,可以逐步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并阻断其免疫。
2、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如何在人体中发挥作用?
接种疫苗后,人体将产生保护性抗体,某些疫苗还将使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力并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具有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新的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可以识别,中和或杀死病毒。
3、我国批准了多少种新冠状病毒疫苗?
我国的新冠状病毒疫苗已被五家制造公司批准用于有条件的使用或紧急使用。其中,有条件地批准了三种灭活疫苗和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上市;此外,批准了一种重组新的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用于紧急用途。
4、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批准生产商是哪些?
国药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武汉研究所)和国药集团提供了三种有条件上市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产品。北京科兴中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卫)生产。有条件批准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由CansinoBiotechCo。,Ltd。(Cansino)生产。批准用于紧急用途的重组亚单位疫苗是由安徽直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直飞龙科马)生产的。
5、如何追踪新冠状病毒疫苗的全过程?
《疫苗管理法》要求该国在整个疫苗过程中实施电子追溯系统。疫苗投放市场后,在生产,运输,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方面都应有准确和标准化的记录。整个可追溯性中记录的信息包括疫苗品种,疫苗制造商,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和疫苗接种病例信息。
6、新冠病毒疫苗适用对象是指哪些人群?
我国新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目标是18岁以上的人群。
7、新冠病毒疫苗分别需要接种几剂次?间隔多久?
8、新冠病毒疫苗去哪儿打?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疫苗接种是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疫苗接种部门进行的。通常,疫苗接种部门位于辖区内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中心或综合医院。如果疫苗接种涉及重点对象的部门或企业,当地还将根据情况设立一些临时疫苗接种单位。
9、接种疫苗有哪些禁忌?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10、如何发现和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在疫苗的第一剂期间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并且不能排除它是由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使用第二剂。为了了解疫苗的成分,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不应该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接受者应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健康状况,疾病史,过敏史等。疫苗接种医生将询问接受者的健康状况和以前的过敏史。
11、不同厂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
根据“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使用同一公司的新的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来完成整个疫苗接种过程。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采用其他企业生产的灭活疫苗完成接种。
12、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
目前,已批准的5个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部位全部在上臂的三角肌上,且接种途径为肌内注射。
13、在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4、接种疫苗后为什么要呆半个小时?
接种疫苗后,极少数人可能会遇到急性过敏反应和晕厥。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急性过敏反应通常在接种疫苗后30分钟内发生。如果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可以在现场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5、为什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剂次之间需要一定的间隔?
通常,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根据临床试验数据,第一剂灭活的新冠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部分免疫反应,而第二剂后,可以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
16、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接种者如何进行补种?
对于完全免疫为两剂或三剂方案的疫苗,建议未接种疫苗的人应尽快重新接种未完成的疫苗,并且无需根据免疫方案重新开始疫苗接种。
17、两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间隔小于3周的对象需要补种吗?
对于在14天内完成2剂新的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人,应在第二剂疫苗接种后三周尽快补充一剂灭活疫苗。对于在14到21天内完成2剂灭活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人,则无需补植。
18、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还需要加强免疫吗?
在此阶段不建议加强免疫。
19、接种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还能接种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吗?
目前,新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需要按照两剂免疫方案完成。在完成2剂灭活疫苗的剂量后,是否需要加强免疫以及是否可以使用其他技术途径进行加强免疫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冠状病毒疫苗是一种新疫苗。为了便于识别或区分可疑疫苗不良反应,目前不建议同时将新的冠状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包括HPV疫苗)一起接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接受新冠状病毒疫苗后不能再接种其他疫苗。
21、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如果您在接种疫苗后怀孕或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则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了解,不建议仅因为使用了新冠状病毒疫苗而采取特殊的医疗措施(例如终止妊娠)。建议进行妊娠检查和随访。对于有怀孕计划的妇女,不必仅仅因为使用了新冠状病毒疫苗而延迟了怀孕计划。
22、60岁及以上的人可以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吗?
60岁及以上的人是感染新的冠状病毒后极有可能患上严重疾病和死亡的人。目前,在这种人群中,有条件地批准上市的4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数量有限。重组亚单位疫苗的III期试验仍在进行中,目前尚无有关该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功效的数据。
23、现阶段18岁以下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目前,现有疫苗尚未获得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因此不建议18岁以下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4、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吗?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是指被新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情严重,死亡风险很高的人。健康状况稳定且慢性病得到良好控制的人们不被视为新冠状病毒疫苗的禁忌症,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25、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可以接种新冠状病毒吗?
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是那些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后极有可能患上严重疾病和死亡的人。目前尚无新冠状病毒疫苗对人群(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和艾滋病患者)和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接种疫苗后,该人群的免疫反应和保护作用可能会降低。
26、曾经感染过新冠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在新冠状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很少有再次感染的情况。感染了新冠状肺炎病毒的患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的人可以在充分通知的基础上于6个月后接受一剂。
根据先前针对新冠状病毒的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在第二次灭活疫苗注射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具有更好的免疫效果。
28、接种前后是否有必要检测抗体?
接种疫苗前无需进行新的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不建议将常规抗体检测作为接种疫苗后免疫成功的基础。
29、接种后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吗?
在接种新的冠状病毒疫苗后,由于以下原因,由于保护失败,极少数接受者仍具有阳性的核酸测试或疾病:
(1)在整个疫苗接种过程后,有些人没有获得免疫功能有效保护。暴露于新冠状病毒后,这部分人群的核酸可能呈阳性,或者由于感染了新冠状病毒而生病。
(3)在疾病或无症状感染潜伏期的患者,即使已接种疫苗,仍可能感染了核酸阳性或患有疾病。
30、新冠病毒变异后接种还有作用吗?
从对新冠状病毒突变的全球监测来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病毒突变会使现有的新冠状病毒疫苗无效。
3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什么?
疑似疫苗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接种疫苗后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也称为疑似疫苗不良反应。包括以下情况:疫苗的不良反应,与疫苗质量问题有关的反应,与疫苗接种错误有关的反应,心理反应和偶联障碍(偶联反应)。
32、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什么?
33、普通疫苗接种反应和异常疫苗接种反应有什么区别?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都是疫苗不良反应,它们是由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接种或意外反应的目的无关,并且与接受者的个体差异有关。两者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2)临床表现:一般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反应,例如在疫苗接种部位发红,肿胀,硬结和疼痛,以及全身反应,例如发烧,疲劳和头痛。异常反应通常表现为急性严重的过敏反应。
(3)需要报告:大多数轻度的一般反应不需要报告。所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都需要报告。
(4)调查和诊断: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调查和诊断;由疾病控制机构组织的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疑似严重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