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X射线;辐射危害;防护安全管理

1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1.1以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为主,诉有乏力、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等;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少数人牙痛、部分人易感冒、腰痛、关节酸痛等。

1.2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主要为皮肤、指甲的营养障碍,长期被辐射部位容易发生神经性皮炎。

1.3外周血液改变最常见的改变主要是对血液系统中白细胞的杀伤力,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易发生疾病。

1.4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等病症。

1.5X线辐射可诱发癌症,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等。人体易受辐射的组织器官: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薄的部分则相反。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乳腺是敏感组织,当大量人群每年普查时,要考虑潜在的致癌辐射风险。与乳腺组织中的脂肪、皮肤、乳晕组织相比,腺体组织对辐射最敏感,在2.25cm深处,腺体组织的吸收剂量要比脂肪组织的吸收剂量高出30%[1],要求摄影时要合理使用自动曝光系统,在大量普查时按照ALARA原则在考虑乳腺的组成和厚度的不同时,充分利用曝光模式与cR的技术特点将入射剂量最优化,达到降低被检者的辐射危害。

2防护

2.1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

2.1.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就200Ma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m2。另外,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或铅皮构成,以达防护目的。

2.1.2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套(球管套)内,球管套的窗口应有隔光器作适当的缩小,尽量减少原发射线的照射。X线通过人体投照于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前方应有铅玻璃将原发X线阻挡,近代X线检查床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2.2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

2.2.1工作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

2.2.3照片时要避免接触散射线,一般以铅屏风遮挡。如照片工作量大,宜在照片室内另设一个防护较好的控制室(用铅皮,水泥或厚砖砌成)。

2.3患者的防护要求

2.3.1患者与X线球管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5cm。球管窗口下须加一定厚度的铝片,减少穿刺力弱的长波X线,易被患者完全吸收。

2.3.2患者应避免短期内反复多次检查及不必要的复查。对性成熟及发育期的妇女作腹部照射,应尽量控制次数及部位,避免伤害生殖器官。早期怀孕第1个月内,避免放射线照射骨盆部。对男患者,在不影响检查的情况下,宜用铅橡皮保护阴囊,防止受到照射。

2.4临床的射线诊断检查有普通X射线拍片、胸透、CT、CR、DR片等。均应根据合理地使用低剂量(ALARA)原则,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剂量[2-3]。实际工作中,曝光量过大过小都是不准确的,若曝光过小,会导致信噪比过小,影像质量下降,但曝光量过大,影像质量不但无改善而且会增加曝光剂量,加大X线对受检者身体的损害,并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4]。CR摄影技术优点:因IP板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和曝光宽容度较大,使获取的信息能自动调节和放大增益,在可允许的曝光指数范围内取得稳定的适宜的影像密度,同时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质量[5];DR优点:对低对比度信息的显示功能更强[6],具备UNIQUE图像技术,使低剂量射片成为可能。以选择有效的曝光指数范围,采用在其他相同曝光条件下提高曝光指数的方法来实现降低曝光量和吸收剂量。

3加强放射安全管理

为不断加强放射安全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做到严格监管医疗照射的防护与安全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具体如下。

3.1放射工作场所要求根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工作场所的建设项目,放射诊疗装置的防护性能与技术参数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前应委托有评价资质的技术中介单位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经环保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项目建设。放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竣工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效果评价,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7]。

3.2放射诊断设备要求

3.3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操作具体要求。①确保患者所受到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所需的最小照射;②职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认真选择并综合利用各种参数,以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向接受的国家质量和临床检查目的相一致的最低照射。对儿童受检者更应该重视参数;③具有采取了严格防护措施后,才可使用携式、移动式放射学检查设备;④避免怀孕或可能怀孕妇女施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除非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进行检查的除外);⑤周密安排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的任何诊断检查以使可能存在的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小尽可能对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提供恰当的屏蔽。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执业医师必须摒弃盲目把各种放射诊断技术作为常规手段的不良倾向,医生在开具这些检查前应切实考虑对患者的影响,影像资料在院内及医院之间尽可能共享,减少因资料管理受检者受到转诊等原因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4做好防护安全管理

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组织。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及防护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4.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4.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4.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w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4.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4.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

4.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预防与护理

恰当合理科学的饮食也能有效降低与预防辐射。如患者条件允许,则可在接受低剂量X光摄影前,先喝杯橙汁维他命C或牛奶防止钙质流失,且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及增强对辐射的抵抗能力。如食用具有抗辐射的食品。常喝茶有抗辐射的作用,实用十字花科蔬菜,猪血、黑木耳等。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不给辐射物质留下丝毫立足空间。

总之,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在不过分限制对人类产生照射的有益实践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人类健康,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推动合理地应用防护手段来降低辐射带来的伤害。这就要求我们放射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切实搞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和医疗照射的质量保证,从而使电离辐射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6临床实践中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燕树林.乳腺摄影技术分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2007:193-195.

[2]秦维昌,刘传亚.重视医用X线检查低质量成像方法学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13-1014.

[3]赵红兰,平杰,等.婴幼儿胸部DR摄影千伏对辐射效能和图像质量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8):1270-1273.

[4]胡益斌.CR系统曝光量指数的检测及校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0):72-73.

[5]陈建新,黄艺生.CR技术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5):463-464.

[6]李萌.影像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8-231.

近些年来,医用放射设备在医疗机构中迅速普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发展到现在,医疗放射的防护对象已经从主要是医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向患者和医务人员转变。不过,医疗辐射真有那么可怕吗?

医疗辐射究竟多大?

医疗照射在人工辐射照射中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照射的普及及技术的提高,例如CT检查的普及,人均受照剂量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2000年全世界的人均受照剂量是0.4个单位,而发展到了2008年,人均受照剂量提高到了0.6个单位。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随着技术的普及,人均受照剂量已然从1987年的0.54个单位发展到2008年的人均3个单位。

而在我国,放射诊疗同样是迅速普及,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约9.8万家,包括开展X射线诊断项目、放射治疗项目、临床核医学项目及介入放射学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设备数量年增长率在7%~15%左右。据卫生部统计,我现在每年约4亿人次接受放射诊疗,其中,X射线诊断占大部分,约3.2亿人次。

天然辐射是改变不了的,但人工辐射可通过措施及严格管理来防护,医疗辐射照射同样不例外。在不少人看来,人一旦生病,听从医嘱,接受照射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还要防护呢?

照射剂量多少合适

辐射影响健康,是一个持久的话题,有专家表示,国内对于放射诊疗患者健康效应的研究基本空白,医疗辐射存在较多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部分工作人员防护不足、大医院放射诊断防护过度、患者防护不到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检查方法及仪器的更新换代,医疗辐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在专家看来,这些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更甚的是,新技术还带来病人剂量增加的问题。“有人认为数字成像可能比胶片摄影的剂量更低。因为数字成像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在剂量低、曝光不足时仍可得到满意的诊断图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对新技术的使用不当,带来的后果是病人受照剂量在成倍增加。”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启甫表示,因为曝光量增加,图像质量就会越好,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不在乎给多少剂量,只要图片质量好,病人接受照射剂量多少并不在医生的考虑范围内。

撑起辐射防护伞

如何打好辐射防护这把“伞”?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徐浩介绍,《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便提到了辐射防护的ALARA原则,即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三个方面。

正当性判断,通俗的讲,就是判断诊断或治疗时用的放射方法是否合理。如做胸部检查时有胸透、胸片、胸部CT等方法。胸透具有经济性、实时性,可动态观察疾病形态等优势,但因其影像模糊,辐射大等劣势被逐步淘汰;常规胸片是胸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诊断胸部疾病的先导,大部分胸部疾病经常规胸片可达到确诊目的;胸部CT则有密度分辨率高,能够轻易发现直径小于2mm的微小结节,低剂量CT筛查可以发现早期小肺癌等优势。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劣势,医生鉴别诊断时根据不同需求判断使用哪种方法更为合理。随着医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对过去认为是正当的医疗照射,也应当重新进行正当性判断。

[关键词]放射防护;社区;效果评估

放射诊断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城乡各地医疗机构,随着医疗技术及放射诊疗技术飞跃发展,人们遭受电离辐射的机会明显增多,所受放射剂量亦相应增多[1]。放射诊断过程可以产生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在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中忽视对患者的防护普遍存在[2],而且还有自然发生的潜在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所以电离辐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本研究是在我国《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框架下,在社区医疗中采用实际数字化监测和计量、遵从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下,旨在探讨放射安全防护干预措施在保障社区群众、就诊患者及职业人群等放射安全及健康中的效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1日~2012年11月31日对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医用放射情况进行放射卫生防护干预、监督及监测,对象:我中心各类医用射线机如高频数字胃肠机、高频拍片机、CR、牙科机、碎石机等的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我中心附近本社区公众群众。各类医用射线机6台,工作场所4处,职业人群人数48人,随机选取干预前后我中心就诊患者150例及社区公众150例。

1.2方法

1.2.2利用实时监测技术,采用BH3103X-γ射线便携式巡测仪进行射线防护监测、FJ-377热释光剂量仪进行个人剂量监测、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S-95多道γ谱仪进行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大功率采样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进行输入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受过放射辐射的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社区居民的情况。所有设备都经国家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标定。

1.3监测方法

参照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规定的布点原则进行射线防护监测[5]。对工作场所及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测量时随机布点,重要部位(门、观测窗)多布点,每个点测量5次,结果取其平均值,测量条件为正常工作条件和最大工作条件两种情况;依据GBZl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监测周期为3个月[6]。

1.4观察指标

对防护干预前后X射线机及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就诊患者及社区公众辐射水平剂量监测,监测周期3个月,监测两个周期(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工作场所和周围辐射水平平监测结果

防护干预前后比较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明显下降。候诊室位(P=0.035

2.2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表2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就诊患者及社区公众个人剂量干预前后

检测对比(mSv/a,x±s)

3讨论

[参考文献]

[1]LeroyDH,RyanMT,WileyJR.Improvingtheregulationandmanagementoflow-activityradioactivewastes[J].HealthPhys,2006,91(5):439-448.

[2]刘保昌,向彩良,曾婷.医用辐射预防性监督及质量控制[J].预防医学杂志,2002,20(3):232-234.

[3]WallaA,DomotorS,VazquezG.DepartmentofEnergypolicies,directives,andguidanceforradiologicalcontrolandreleaseofproperty[J].HealthPhys,2006,91(5):526-528.

[4]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30-2002,医用X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陈福忠,刘海燕,刘莺.对放射治疗与安全防护的认识与思考[J].医学信息杂志,2010,23(10):3835-3836.

[8]陈光远,刘军.基层医院影响X线受检者放射防护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868-2870.

[9]强永刚.医学辐射防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81.

[10]郑钧正.我国放射防护新基本标准强化对医疗照射的控制[J].辐射防护杂志,24(2):74-91.

儿童尤其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尚未完成,对儿童直接进行X线照射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产生严重影响,X线检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在儿童检查中被应用的越来越普遍,因此探讨儿童X线检查防护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关于如何做好儿童X线检查防护工作的粗浅认识,以供广大同仁参考指正。

现阶段儿童X线检查概况

儿童摄影检查在放射科日常检查中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近几年来X线检查和治疗的频率在逐年增加并大幅度提高,据本科近5年来的登记统计,X线检查占日常检查工作量的20%左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因发育尚未成熟,抵抗外来病毒的侵袭能力较弱,在当前空气质量下降和大量抗生素应用导致耐药性的情况下,使儿童成为肺部易感人群,鼻窦腔感染的几率也大大提高。直接导致放射科儿童X线检查如小儿胸片、鼻窦瓦氏位片、小儿胸部透视等的频率明显增多。

医学发展的影响: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各种X线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影像诊断中,另外,临床医师对X线检查和诊断的依赖性不断加大也导致了儿童X线检查数量的增多。正因为儿童X线检查越来越多,做好防护工作就更为迫切了。

儿童X线检查防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儿童对X线照射具高度敏感,特别是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的婴幼儿,器官及组织都不成熟,对X线的照射更加敏感,尤其是性腺、甲状腺晶状体和骨髓等,接受X线照射时防护不当常常会导致未来器官功能出现异常,应该高度重视。

X线照射对儿童有潜在危害。对儿童进行X线照射还可以诱发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等随机性有害效应,潜在危害较大,须高度警惕。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而来就诊的独生子女居多,其父母对X线检查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直接要求接诊的临床医师为其开据X线检查的申请单,导致儿童受检几率增大这也不容忽视。

如何做好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工作,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宣传儿童X线检查防护知识,正当化合理化检查:对小儿X线检查防护知识要广为宣传,特别要和临床儿科医师及时地交流沟通,使他们首先做到应用X线检查的正当化,即对每位小儿患者针对情况,综合分析,使每次检查都具有正当理由,避免不必要的各种X线检查。其次,检查方式要合理,也就是说存在检查指征的患儿,检查时应尽量避免透视检查,尽可能地选择受照剂量少、诊断信息多、可靠性强的摄影检查。原则就是可用可不用的,以不用为主,非用不可的以摄影为主,这样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受检儿童的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平。

职场人员32.84%至41.21%存在眼睛亚健康状态,39.38%至43.70%存在耳朵亚健康状态。31岁至40岁年龄段和51岁至60岁年龄段男性眼睛的亚健康状态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辐射。小到手机、电脑、无线网、耳机,大到各种核设施产生的核辐射及其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置身于各种辐射场当中,辐射损伤已经成为种巨大的公共健康危机。然而,除了一些专门领域的专职人员有某种专业的射线检测仪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准确评价身体所受辐射量与辐射损伤程度。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可以借助某些仪器来评价经常受到某些辐射伤害的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状态,来间接评价辐射对健康的伤害,从而提高认识度和重视程度,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本文结合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亚健康检测数据,就职场人员耳朵、眼睛的亚健康状态作出分析,并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抗辐射研究成果,谈谈中医药防护辐射伤害的思路与前景。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11年1月7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公职人员3800人。

2.方法

2.1研究方法:采用AuramedBioPulsar人体能量监测仪(北京奥美之路技术顾问有限公司提供)对受试者手部143个生物医学反射区进行低频电流扫描,获取身体近50个器官的能量数据。按照操作手册,器官能量评分≤50分属于“能量不足”,51~70分属于“能量均衡”.>70分属于“能量阻滞”。能量均衡表明器官功能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能量不足与能量阻滞是器官功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两种表现形式。分析公职人员耳朵、眼睛的能量状态及亚健康状态的患病率,并对男、女耳朵、眼睛亚健康状态的患病率差异进行统计推断。

2.2质量控制:由从事健康体检的专职人员操作。受试者需心情平和,餐后1h后方可测试。检测时须摘除左手金属物品,并用消毒纸巾擦拭掌面。受试者根据手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将左手平放在传感器上后,用右手压按在左手上,尽量保证各反射区均与传感器密切接触。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数据分析时剔除接触不良部位的数据(系统会自动提示接触不良部位)。

2.3统计分析:由操作系统自动导出各测定值,应用SPSS12.0软件与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的主要方法为患病率调查和x2检验,以P

结果

1.基本情况

受试者3800人,其中男性2179人(57.35%),女性1621人(42.65%),平均年龄为(44.65+11.18)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4.34%),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最多(占87.21%)。

2.各年龄段眼、耳能量测评

职场人员各年龄段眼、耳能量状态测评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职场人员中,32.84%至41.21%存在眼睛亚健康状态,39.38%至43.70%存在耳朵亚健康状态。

3.男女各年龄段眼、耳亚健康状态患病率的比较

31岁至40岁年龄段和51岁至60岁年龄段,男性眼睛的亚健康状态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

讨论

1.辐射的多样性和辐射伤害的不可测量性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处在辐射场当中,如通信办公设备的手机、电脑、无线网;家用电器中的微波炉、电磁炉、电视;医学检查设备中的X线、红外线、放射性核素扫描;还有肿瘤治疗采取的各种能量的放射线疗法;也包括臭氧层不断遭到破坏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的紫外线辐射,还有各种核设施产生的核辐射及其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以及家庭装修材料和手机信号发射塔的辐射等等。

然而,人们尽管已经从头疼、失眠、视力下降等不适感当中认识到辐射对身体的伤害,却无法准确计量每天所受辐射的剂量和身体受到怎样程度的伤害。一些专门领域的专职人员(如医院放射科医生)虽然有专业的射线检测仪,却也无法检测特定射线之外其他辐射的剂量。更没有多少人会监测身体受到了多少剂量的低频电磁辐射(如电脑、手机、耳机的辐射)。人们感受不到这种低频电磁辐射,但这种辐射伤害却是可以累积的。尽管没有仪器可以测量人体受到了多少辐射,却通过某些仪器设备对人体器官功能的测评,来间接地评价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从常受辐射的人体器官的亚健康状态患病率看辐射的危害性

3.中医中药抗辐射研究成果

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从辐射危害和辐射防护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抗辐射中医药单方或复方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人参:李学军等学者研究显示,人参皂苷可提高受照小鼠数,降低辐射诱导的小鼠生殖细胞UDS(DNA程序外合成))值,还可使受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下降。人参蛋白对γ射线所致小鼠辐射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人参还具有抗微波辐射、抗衰老、清除辐射所致的自由基、保护DNA和生物膜等多种功效。

*灵芝:丁妍等学者研究显示,灵芝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损伤作用,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江红梅等学者研究显示,灵芝孢子油能够显著地提高辐射损伤老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细胞DNA含量、胸腺/脾系数及血/组织SOD活力,并明显降低骨髓细胞微核率。

*枸杞:石桂英等学者研究显示,枸杞可以促进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分化,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红景天:马天翔等学者研究显示,红景天中6种苷及醇类化合物――红景天苷、异槲皮苷、酪醇、洛塞琳、熊果苷、络塞维对60COγ射线照射所致人淋巴细胞损伤具有定的保护作用,其中络塞维抗辐射作用最强。

*党参:孔祥娟等学者研究显示,党参乙醇总提物能显著提高受辐射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损伤作用。

*当归:陈凤鸣等学者研究显示,当归多糖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少其凋亡,从而加速受辐射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丹参:杨顺清等学者研究显示,丹参多酚酸盐对辐射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黄芪:刘耀等学者研究显示,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能显著提高致死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延长其生存期。

*鹿衔草:刘颖等学者研究显示,鹿衔草醇提取物对辐射小鼠免疫系统有定的防护作用。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王俊婷等学者研究显示,姬松茸多糖对辐射损伤后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芝麻:路路等学者研究显示,麻酚可有效降低受照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肝毒性,提高受辐射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生姜:谢振飞等学者研究显示,姜辣素可以显著提高受辐射小鼠的脾脏指数,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和骨髓细胞DNA含量,减轻辐射对肝脏的毒理作用,明显降低辐射引起的骨髓细胞遗传物质的畸变率,对受辐射小鼠白细胞和骨髓细胞DNA具有保护作用。

*当归补血汤:王晓玲等学者研究显示,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组成)可通过影响NF-KB的表达调节bcl-2/bax,减少骨髓内细胞凋亡,有利于辐射损伤后机体造血免疫机能的恢复。

*五麦党黄口服液:李航等学者研究显示,五麦党黄口服液(由五味子、麦冬、党参、黄芪等配制而成)对辐射所致小鼠免疫功能损伤有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生血丸:严苏纯等学者研究显示,生血丸(由鹿茸、黄柏、山药、炒白术、桑枝、白扁豆、稻芽、紫河车等组成)可有效预防和修复肝细胞氧化损伤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损伤,减少染色体断裂率,从而进步预防细胞突变、癌变。

*藤黄霖:马琼等学者研究显示,中药复方藤黄霖(由刺五加、黄芪、党参和鸡血藤等10味中药组成)能够提高微波辐照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比例并改善CD4+/CD8+比值失衡状态。

*斛芪浸膏:张军勇等学者研究显示,斛芪浸膏(由黄芪、石斛、白术、麦冬、薄荷组成)能在定程度上降低电离辐射后早期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具有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的氧化损伤的作用。

*凉血活血颗粒:樊金灼等学者研究显示,凉血活血颗粒(由生地黄、连翘、川芎、牡丹皮等组成)能升高受辐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DNA、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提高胸腺指数,降低肺脏指数。

*八珍汤:黄茜等学者研究显示,八珍汤(由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组成)传统煎剂和八珍汤配方颗粒剂均可促进骨髓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两者作用相似。

*补康灵:张锦林等学者研究显示,补康灵(由党参、黄芪、茯苓、大枣、白术、当归、枸杞子和熟地组成)对辐射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麦门冬汤:刘建军等学者研究显示,麦门冬汤(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组成)可下调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蛋白的表达,能较好地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补肾填精方:孙玉文等学者研究显示,补肾填精方(由熟地、当归、枸杞和灵芝组成)可促进辐射损伤小鼠ATR基因(种对受损DNA分子进行修复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强。

*参苓白术复方提取物:高志买等学者研究显示,中药复方参苓白术(由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山药、甘草、白术组成)对辐射性肠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当归红芪超滤物:畅艳娜等学者研究显示,当归红芪超滤物(由当归、红芪组成)具有拮抗辐射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灵芪扶正汤:刘文文等学者研究显示,灵芪扶正汤(由灵芝、黄芪、鸡血藤等组成)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定的保护作用。

*六味地黄丸:杨云霜等学者研究显示,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可以降低辐射损伤,保护免疫器官,其辐射防护作用优于八珍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和扶正解毒自拟方(由人参、冬虫夏草、麦冬、白花蛇舌草、丹参组成)。

*芩丹颗粒:徐俊杰等学者研究显示,芩丹颗粒(由黄芩、丹皮、栀子等十几味中药组成)可增强微波辐射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可提高小鼠IL-1、IL-2、IL-6、IFN-α、TNF的活性。

*四物汤:马增春等学者研究显示,四物汤(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可以逆转并调整辐射损伤使小鼠机体的脂类代谢、糖类代谢及部分氨基酸的合成代谢紊乱。

4.中医药防护辐射伤害的优势与展望

目前西药抗辐射药物主要包括含硫类化合物、激素类、细胞因子类。但这些抗辐射药物都有各自的不足,如含硫类化合物,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发挥抗辐射作用,但达到必要浓度时也会表现出定的毒副作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也会影响机体自身正常激素的分泌水平,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门诊;护理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probeintotheapplicationofcontinualqualityimprovement(cqi)inspecialnursingmanagementinopd.methods:usingflow-sheetmodelofcqifromjointcommitteeonaccreditationofhealthcareorganization(jhaco)forreference,toidentifynursingservicetargetandworkingextent,todefinenursingqualityexaminationinopd,toworkoutstandardformeasurement,andtoevaluatenursingquality.results:thesatisfactiondegreeofoutpatientsincreasedremarkably.thesatisfactiondegreeofspecialoutpatientsenhancedfrom92.5%to98.9%(p<0.05).andthesatisfactiondegreeofpatientstowardmedicallaboratoryenhancedfrom83.6%to95.0%.conclusion:theeffectofapplying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inspecialnursingmanagementinopdissignificant.

keywordscontinualqualityimprovement;outpatientdepartment;nursingmanagement

1993年始,美国有许多医院开始采用质量管理来推动医院的活动,除了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外,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委员会(jhaco)提出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alqualityimprovement,cqi)的理念以取代原先的医疗质量保证(qa)活动。医疗质量从早期的质量控制追求零缺陷到qa的发展,找出医院潜在问题,解决问题,并设计建立一套良好的病人服务作业体系,把错误转换成经验,以避免再次犯错;再至cqi,管理的层面越来越广,包含全员参与,不断改善,以客为尊,以期达到顾客满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目的。我院从2007年7月开始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不断推进cqi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科室包括有眼科、耳鼻喉科、皮肤、口腔、医技、体检、导诊等部门,共有16名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4名,护士5名。由门诊护士长负责管理。

2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实施

借鉴美国jcaho持续质量改进程序模式[1]。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是在护理部质量控制小组的指导和门诊护士长的领导下全体门诊护士共同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经过培训与考核,让门诊护士充分掌握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对照标准每周针对科室重点项目进行自查,护士长每周重点抽查各科室对护理制度、工作职责、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寻找问题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最终将测评结果通过医院自动办公系统(oa)呈报给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2.1全面了解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现状

2.2明确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及考核指标

针对门诊专科护理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定义重要的护理方面: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管理、病人的健康教育、门诊综合环境管理放射防护、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及知识更新、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科室医技人员的协调与合作、科室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根据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标准,制订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指标,要求急救物品完好率为100%;消毒隔离合格率≥95%;病人满意度≥90%;病人健康教育≥90%;门诊综合环境管理≥90%;护士知识更新,技能考核合格率为100%。

2.3描述当前的过程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工作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也影响到医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2]。护理是病人最容易感受到的服务,护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满意度的高低[3]。门诊每一个小科室的护士,既是护理服务的执行者又是各自科室护理单元的管理者,护理质量考核除常规护理操作考核外,还强调医护间团队合作的精神,重视病人的权益保护和护士的道德规范,把病人对护理的评价,病人健康教育作为考核重点,注重护理人员职责的落实和服务环境管理,同时把现代管理体制中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积极参与科室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

2.4采取多种方式的质量评价

护士长随机抽查、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病人满意度调查,观察护士工作过程,观察门诊就医环境,科室年终综合质量考评及成本效益分析。

2.5查找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2.6落实改进措施

2.7在持续质量改进中不断提出更高标准

制订进一步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4]。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管理制度,制订病人安全目标和实施方法,并监督实施;加强护理服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规范咨询、导诊行为(导医站立、微笑、热情主动服务)尝试开放式服务窗口,规范服务用语和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医院首问负责制,重视医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

3实施效果

4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过程,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门诊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要坚持目标一致的原则,以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服务为最终目的,把满足顾客的需要和超越病人的期望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5]。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方针目标的思想基础,是实现病人满意的重要保证,不断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是质量改进的重要内容。倡导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意识,发动全员参与,只有员工将自身融入团队中,共同对最终结果负责,才能极大地提高工作积极性,是做好护理质量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最基本的保证。护理质量体系的改进是重点,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最低的护理成本是护理质量改进的核心。护理工作面临着需要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群体-病人,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减少医疗缺陷,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是护理质量改进的永恒目标。在质量考核中正面强化出现的错误,通过系统分析查找导致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流程。

jcaho持续质量改进要求把日常护理服务行为、护理管理活动标准化、规范化。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不仅有利于转变管理者的角色,强调医务劳动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能力,降低护理成本,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的管理目标。护理质量改进模式的实施,对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安全就医环境和减少医疗风险方面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通过建立护理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规范护理服务管理,以及对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为门诊各专科病人提供人性化、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爱萍,孙红,姚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124.

[2]张元红,魏素芳,郑文兰.我院门诊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4245.

[3]王红.谈服务意识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8,21(5):436.

THE END
1.胃癌治疗,美国日本治疗胃癌与此同时,医生通常不建议仅服用这些药物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因为它们会对某些人造成严重的副作用。 分期 前哨淋巴结定位 医生正在尝试使用这种技术来识别胃癌在淋巴结中的扩散,这种方法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中已经证明非常成功。 在前哨淋巴结定位中,外科医生将蓝色染料和/或放射性示踪物质注射到癌症中。这些集中在...https://m.chujingyi.cn/zhiliao/weiai
2.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北京协和医院60. 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有哪些优点,价格贵吗? 当前治疗骨转移癌引起骨痛的方法如镇痛剂、化疗、激素治疗等均有很大的副作用,对晚期病人效果也不理想。应用外照射治疗虽然能有效地治疗骨痛,但对单发的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较好,不适用于广泛骨转移。而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是一种靶向治疗,治疗...https://ims.pumch.cn/detail/11337.html
3.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3.患者及其亲属的宣教:应告诉患者及亲属:镇痛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重要内容,忍痛对患者百害无益。吗啡及其同类药物是癌痛治疗的常用药物,罕见成瘾;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镇痛治疗,患者不能自行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要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的副作用,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定期复诊。 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kBvoh302091
1.尤文氏肉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儿童肿瘤小组的新试验,预定在未来几个月内,对局限病灶患者将增加拓扑替康进入目前的标准药物疗法。目前,正在进行试验,验证ESFT晚期患者(Wagner 2007, Casey 2009)使用伊立替康和替莫唑胺的可能性。此外,新生物制剂的工作目标,在于杀死癌细胞而不是身体生长快速的正常细胞,这样治疗会更具体并且副作用较少。如胰岛素...http://sarcomahelp.org/translate/ch-ewings-sarcoma.html
2.放疗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减轻病人的副作用痛苦?-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2020-05-29 放疗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减轻病人的副作用痛苦?-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射治疗是指用放射物消除病灶。放射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对许多癌症都能产生良好的疗效,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首先,...https://www.petctchina.com/event/105163/
3.体检可查癌症8项目发现身体肿瘤人们现在都知道了健康的重要性,定期体检也成了人们的习惯,有一部分人经常去检查关于防癌体检项目。你知道体检也可以查出身体中的肿瘤吗?哪些体检项目可以查出身体的肿瘤呢?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通过血液检测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体检是健康养生的重...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79849.html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09问58、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检测空腹血糖? 59、老年人健康体检时为什么要检测血脂?为什么需要空腹检查? 八、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60、什么是高血压? 61、人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62、高血压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63、国家为什么提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http://www.taojiang.gov.cn/25111/25933/content_1006931.html
5.体检时如何选胸透胸片CT?避免不必要的射线接触。由于X射线对人体存在副作用,选择检查方法时一定要谨慎,能用非辐射方法(如超声、磁共振)的就用非辐射方法,能用拍片解决的就不做CT检查。放射检查优先选用普通X射线摄影、CR,有条件的推荐使用DR,辐射量更少,图像效果更佳;尽量避免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 https://www.hnsrmyy.net/info/2072/23485.htm
6.做CT检查,造影剂对身体有害吗导读:CT检查在医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很多朋友对CT造影剂是否有副作用产生疑问,其实增强CT造影剂是没有什么大的危害的,但是对身体多少也是有一些影响的,有的人会对造影剂过敏,还有的人由于个人体质因素的关系,会对肝肾等内脏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碘过敏反应。 https://www.kanghuwang.com/news/6447.html
7.体重不会突然下降,突然变瘦的人,或3种疾病缠身为了更快减肥,很多人会选择助泄的药物或者美容院推销的排毒产品,帮助毒素排出,但是往往会让身体承担副作用的风险。反而往往最有效的是我们的天然食物,中医推荐:玫瑰花、薄荷、冬瓜、决明子、苦丁茶、山楂、橘皮、荷叶。这几种天然食材,不伤身体,还能有助于减肥润肠道,对通便也有一定的好处,调整胃动力,增进食欲。https://www.jd.com/pccontent/231713
8.体检前一天同房有影响吗体检前一天同房是否会对体检结果产生影响,取决于具体的体检项目和个人情况。 对于一般的常规体检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同房并不会对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些项目主要是通过血液和尿液等样本来检测身体的基本指标,与性行为无直接关联。因此,同房不会对这些项目的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对于某些...https://www.haozai120.com/article/17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