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公司(企业)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公司(企业)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为指导各单位及技术人员编写公司(企业)级工法,规范公司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方法,制定本指南。一、公司(企业)级工法的编写原那么各单位在编写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那么:.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工程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方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
2、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二、公司(企业)级工法的选题分类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到达公司内领先或公司先进水平。.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m、8、kg、d、h等。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五、工法文本语言结构应注意的事项.严格掌握规定的程度,非这样做不可时或严格要求者使用“必须”或“禁止”;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时或一般要求使用者“应”或“不应”;表示容许稍有选择,在
3、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时或推荐要求使用者“宜”或“不宜”。.采用科技词汇,使用无人称的叙事方式,防止口语化方言,名词、术语、物理量代号必须正确(规范)。所用的专用名词和术语应前后一致,切忌任意编造和使用自己杜撰的不规范的词语。.文本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阐述连贯,逻辑性强。要按照事物的开展顺序和内在规律的因果关系进行描述,防止出现因果倒置和次序紊乱。.数据真实准确,不含糊,不作假。数值的表达应符合有关规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施工中发生的重要问题要作好记录。在工法的编制过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认真研究分析,以开掘其内在规律性,通过研究分析,把实践
4、中获得的信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制,并以规定的符号表达量值,要保持上下文的一致。.图表与文字表达要相互配合防止重复,图表应作为文字的补充紧跟在文字之后。表格应主题集中,内容简洁以提供统计、比照与分析价值为主。每个图表都应有编号、名称。图的编号、名称应列在图下居中位置,表的编号、名称应列在表上居中位置,图表内所列数据务必核对无误,数据之间不能相互矛盾。.表达层次按章、节、条、款、项的顺序依次排列,要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对类似现有的企业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开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5、。三、公司(企业)级工法编写内容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平安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n项。1前言简要说明(概述)开发本工法的理由、目的和形成过程及推广应用概况,本工法解决了哪些问题、到达的技术水平、关键技术的鉴定(评审)情况、技术可靠性证明情况及有关获奖情况及获奖等级和开发本工法的意义和作用等。到达的技术水平应是科技查新及专家鉴定(评审)结论,不能自我定结论,更不能自吹自擂。关键技术的鉴定(评审)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作出说明。常见误区:前言冗长不精练、不
6、准确。一般不应出现有关工法特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内容,依托的工程可以提到,但不能将工程概况写入前言。2工法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施工方法的区别,与同类工法相比拟,在工期、质量、平安、造价、用工或减轻劳动强度等技术经济效益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如果只是一个应用方法的工法,那么仅需写明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常见误区:特点模糊。一般只是写成了本技术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特别是采用新材料和新装置(构件)形成的工法很多写成了材料使用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3适用范围:说明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使用功能、施工环境、工期、质量、造价等条件,列举最宜适用本工法的
7、具体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不能夸大其词。有的工法还要规定最正确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常见误区:范围不明确。工法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不要把这一节写成最宜采用本技术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也不要仅仅强调本技术的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局部的原理及其理论依据。从理论上阐述本工法施工工艺、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着重说明关键技术形成的理论基础,使阐述严密、科学,令人信服。但凡涉及技术秘密方面的内容,在编写时应予以回避,使读者能一般了解工艺原理的大致内容而不会真正掌握机密的核心局部,以按照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利益予以保护。对工法中包含的技术专利,编写时可以写
8、明专利号,核心内容作为附件报送。常见误区:原理不明确。工艺原理在整个文本中所占篇幅不多,位置也不显赫,但这局部非常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工艺原理编写得精炼、准确,对提升工法的核心技术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难、新的工艺,其原理写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法的可信度。在写工法文本前,应先将工艺原理理解透彻,编制过程中特别需要反复推敲和斟酌。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文本的最重要的内容,最核心的局部。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依次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工艺流程要重点讲
9、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这局部在工法文本中占的篇幅最多,是文本的重点和核心局部,一般分为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两节来写。常见误区: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不对应。很多文本操作要点都是摘抄或者照搬施工方案、科研成果资料,篇幅冗长,没有提炼和升华(很多工法都是强调本工程、本工程如何操作,并且设置了大量的特定条件,表现出实用性差,没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而且和工艺流程完全不对应。操作要点一定要对应工艺流程图中施工顺序进行详细地阐释。不能流程图中提到的施工步骤
10、在操作要点中没有解释,也不能把操作要点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流程图中没有反映。6材料与设备应说明该工法主要材料、设备的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施工机具、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最好是列表说明,采用新型材料时还应注明其检测方法。为保证工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关材料设备的指标数据一定要严谨、准确。此外还应强调该材料设备在操作要点中起到的作用,以证明该材料在工法技术实现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本章还应配置有劳动力组织表。常见误区:材料设备列项不全或与工法实施无关。7质量控制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
11、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如果工法涉及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还没有现行的规定,要注明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并提供企业标准。常见误区:没有说明执行标准,质量控制泛泛而谈。有些工法的质量要求可依据现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中末规定质量要求。因此,在这类工法中,质量要求应注明依据的是国际通用标准,国外标准,还是某个科研机构、某个生产厂家、企业的标准,使工法应用单位能够明确本工法的质量要求,使质量控制有参照依据。8平安
12、措施说明在工法实施中,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现行有关平安规定所制定的平安和预警措施,内容要针对其工法的特点来编写。常见误区:平安措施不周全,例如缺少“季节性的施工平安措施”,还有就是套话、空话太多,没有针对工法特点,缺少实质性的内容。9环保措施说明实施本工法应重点遵照的环境保护及控制各种污染的指标及防范措施,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所对应的经济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及可行的节能减排建议。特别是应符合当前国家政策,以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施工为重点,强调文明施工,说明工程的环保监测、措施及效果。常见误区:环保措施不全面,基本上都只写了文明施工。10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
13、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质量效益等,在编写中要实事求是,根据工法特点编写。从该工法在应用中的工程实践效果(工时、物料的消耗及真实本钱数据)与传统施工方法或同类工法比照,综合分析说明其先进性。采用本工法对工程质量、工期确实保、本钱及环保、节能等指标的有效性综合分析比拟,对工法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客观的评价。效益分析要能和应用实例相呼应,尽可能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常见误区:效益分析太片面。工法之所以要推广是因为技术先进,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工法的效益分析中往往只注意本钱效益的分析而忽略了工期效益,质量效益等的分析。其实有些工法要推广的技术前期本钱投入并不低
14、,然而他带来的工期效益、质量效益、平安效益、环保效益等综合效益却很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前期本钱投入过高的工法就不是一篇好工法,更加不能认为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工法,在效益分析上没有可比性,这样会走入效益分析片面性的一个误区。11应用实例说明应用本工法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工程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情况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一项成熟的工法的形成一般须有3个工程的应用实例(一般省(部)级工法要求为两个或者以上,已成为成熟的先进工法,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推广的可适当放宽)。常见误区:应用实例描述针对性差,很多都只是大篇幅地写了工程概况。写工法实例的目的,是
15、用来证明本工法的优越性、独特性,因此,在撰写时除对工程本身的特点、难点做必要的介绍外,应把重点放在如何使用本工法解决了这些难题。前言中列出了这些问题,只是简单扼要的点到,工程实例中那么要比拟详细地说明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效果如何。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清楚,数据要可靠,用词用句应准确、规范。其深度应满足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需要。、公司(企业)级工法文本要求.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工法题目层次要求:工法名称完成单位名称主要完成人.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1)工法的表达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局部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编号例如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1234I6.1|6.2|6.316.4|6.5|.6.66.71234I6.1|6.2|6.316.4|6.5|.6.66.7I1.0.1|1.0.3164.1|6.4.2|6.4.3|6.4.56.4.6|6.4.7|6.4.9|6.4.104.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