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40年的企业经历是一个由管理者跨越到经营者的过程,他深谙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但他也认识到时至今日,企业领导人要更重视做正确的事,要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升华为“有效的经营者”。宋志平认为,“不是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
本文摘选自宋志平新书《有效的经营者》,在书中对有效经营者提出了五项任务,那就是: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这既是他的经验总结,也是其理论贡献。
在西方语境下,“management”一词是大管理的概念,往往涵盖经营和管理两层意思。而在东方语境下,尤其是对中国人、日本人来说,往往习惯于把经营和管理分开来讲,认为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眼睛向外,主要是正确决策和获取资源,目标是提高效益,而管理是眼睛向内,处理好企业里的人、机、物、料的关系,目标是提高效率。
在《有效的经营者》这本书中,我特别强调了经营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理解了从管理到经营的内在道理,也还远远不够,因为经营还存在着有效性的问题。本书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个层面是从管理到经营,另一个层面是如何做到有效的经营,并详细讨论了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任务。
宋志平
《有效的经营者》
01
正确选择
企业面对的巨大挑战是不确定性与脆弱性,正确选择是有效经营者的首要任务。作为经营者,最难的就是决策,谁都替代不了你。尽管做决策可以集思广益,但是最后到底做出什么样的决策还是不做,都得由企业的经营者定夺。即使做了决策之后,如果发现信息不对称或环境发生了变化,经营者还得改变自己的决策,哪怕是昨天才做的决策。
经营者如果在战略选择上、在业务选择上、在选人用人上下功夫,建立起一套选择的底层逻辑,那就不怕做不出正确的选择来,这样的经营者也可算得上是有效经营者了。因为战略、业务、人才三个方面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企业的生死,是那种不可不察的大事。
有效经营者在研究企业的战略选择时,不光要有一套明确的思路和正确的原则,关键是还要能对战略进行分解,将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战略分别执行落地。
有效经营者在选业务时遵循原则,选人时也是如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才为主,这是他们的选人标准。同时,他们还会选择那些痴迷者、专业主义者。
02
有效创新
普通经营者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也想做创新,但在创新方面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方式方法。创新是要有效益的,如果没有效益,再好的技术都不能做,因为企业长期赚不到钱就做不下去。创新有风险,但是不能说有风险就不干,有效经营者不甘冒风险,还能把风险降至最低。
对风险投资来说,30%的项目赚钱就行,但一般企业既不能这么想,也不能这么干。那么,企业要有多大的成功概率才能做创新呢?我认为,70%的成功率就可以,也就是说,对创新项目来说,要有七成的成功把握,企业才能干。
创新既有规律可循,又有模式可依。有效经营者在创新上更加注重有效性,追求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创新,同时也更重视创新模式的选择。
03
资源整合
今天的竞争,不在于企业自身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企业能够整合多少资源。做企业,资源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也不能凡事都从零开始,那样做既没必要,也过于传统,还会错失良机。经营者要有整合的理念,但又不能因单纯做大规模而去整合,整合的关键在于协同效应有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有效经营者在整合资源上也有自己的原则,不会简单盲目地谈整合,而会讲究具体的方式方法。联合重组一定是符合战略的重组,联合重组之后也会特别重视管理、文化等层面的整合。
04
创造价值
今天的企业需要面对两个市场:一是产品市场,二是资本市场。
普通经营者往往重产品市场而轻资本市场,而有效经营者则是两者皆看重,不偏废其一。
有效经营者主张从产品现场到产品市场,重视产品定价和品牌建设,不仅要善于管理工厂更要善于经营市场。做出好的产品是做企业的基础,但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能否获得客户的溢价则是经营水平高低的问题。有效经营者认为市场是个大系统,他们秉持这样一种理念: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蕴藏于行业利益之中。在价格上,他们非常重视与竞争伙伴的和谐相处,一般不采用盲目的杀价竞争,而是采取稳定价格的方式,从量本利走向价本利、从竞争的红海走向竞合的蓝海。
05
共享机制
有效经营者认为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强调企业员工等通过员工持股、科技分红等在初次分配中实现与金融资本的利益共享。普通经营者还没深刻认识到共享的价值,多数时候会从激励角度出发,而从激励机制到共享机制是有效经营者进行的一次升华。有效经营者本身也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
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与有效的经营者并不矛盾,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展。当下,我们既要把管理做好,也要把经营做好;我们既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需要有效的经营者。有效的经营者毕竟还是个新概念、新逻辑,希望大家读后多提些意见和建议,在我们的共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
最后,你认为管理和经营有什么不同吗?你现在是管理者还是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