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法培训班二OO九年五月第三章工法编写第一节分部编写第二节检查推敲第三节修改定稿第一章工法制度第一节工法概念第二节工法开发第二章工法选题第一节查新第二节预测第三节评估第四节构思工法培训班第四章工法申报第一节申报表第二节工法材料第三节附件第五章注意事项工法制度就是确定工法含义和工法管理的制度,包括工法开发、选题、编写、查新、评审、申报、奖励、修改、考核、推广、转化、培训等。第一章工法制度第一节工法概念第一章工法制度1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2工艺为核心,3运用系统工程原理,4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5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一、工法定义第一节工法概念
2、第一章工法制度1、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2、工艺为核心3、运用系统工程原理4、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5、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二、工法特征第一节工法概念第一章工法制度(一)工法与施工方法的关系(二)工法与施工方案的关系(三)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关系(四)工法与项目施工标准化的关系三、工法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关系第一节工法概念第一章工法制度(一)工法能够控制质量(二)工法能够降低成本(三)工法能够传承(四)工法便于交流(五)工法促进技术进步四、工法好处第二节工法开发第一章工法制度工法开发是指施工企业加速科技成果和成熟经验的物化,是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
3、企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并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工法研究、工法改进和工法推广的活动。一、工法开发含义第一章工法制度二、工法开发类型(一)按照工法开发的动力划分,分为需要动力型、技术动力型、管理动力型和综合动力型。(二)按照工法开发的内容划分,分为软技术主导开发和硬技术主导开发。(三)按照工法开发的途径划分,分为原理开拓型、移植综合型、采用开发型、发掘整理型、局部改进型和反求开发型。(四)按照工法开发的组织划分,分为联合开发型、独立开发型和个人开发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工法之“神”在于“变”。1、变什么?2、为什么要变?3、怎么变?提出三个问题变”
5、法的新颖性,通过省部级或国家级具有资格的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确定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查新。第二章工法选题一、查新范围3个行业内同类技术查新、国内同类技术查新和国际联机技术查新。例如:科技查新委托单一、查新目的及查新范围目的(请选择):范围(请选择):国内国外国内外科技查新报告四、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检索范围:中文数据库检索策略:西文数据库(DIALOG系统)检索策略:二、查新注意两点1、采用关键词检索,根据查新结果,逐步添加限定词进行检索,直至查出需要的结果;2、关键技术数量和质量的区别,只要具备明显区别,就可能具备新颖性。三、提供资料*(1-22)1、科技查新单位资质证书;2
6、、科技查新报告。第二节预测预测工法的先进性。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原理先进;(二)构成先进;(三)效果先进。(一)原理先进,包括三种情况:1、采用最新的科学发现;2、借鉴国内外有独到见解的原理;3、处理别的企业没有遇到的情况,并揭示出的原理。(二)构成先进,即工法软硬技术结构有独到之处,采用了“四新”技术。1、所谓软技术指管理方法、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这类工法的特点是不改变现有物质技术状况,而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提高技术要素之间的有机程度。2、所谓硬技术指物质技术手段,比如机具设备、仪表仪器、新型材料和新型能源等。这类工法的主要特点是硬技术决定工艺、工艺围绕着硬技术展开。这类工法可以
9、也可能市经验工艺等。总之,是以经济效益最好为前提的。一、适用性工法须具备四个特点1、经济效益最好;2、能够推广,对推广范围、推广应效益估计;3、可以向深度、广度开发,取得的社会效益、技术指标的大小;4、能够综合利用资源,产生多方面的效果,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及环保效益。二、提供资料*(26-27)1、工程应用证明;2、经济效益证明;3、社会效益证明;4、环保效益证明。第四节拟题与构思拟定题目与整体构思是编写工法的准备阶段。一、拟定工法题目题目是工法容的高度概括。工法题目要具备两个性质:一是吸引性;二是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够判断出工法里面的内容和范围。工法题目做到五点1、确切。用语准确,能够反映工
11、艺类别等;二是关键技术或工艺;三是工法功能;四是工法类别。前三部分可根据表到习惯前后颠倒,第四部分则位置不变。1、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法工艺功能工程对象类型2、烟囱定向倾倒控制爆破工法对象功能工艺类型3、钢箱梁吊模支撑施工工法对象工艺类型4、扩底后注浆灌注桩施工工法对象工艺类型5、过江沉管施工工法对象类型6、巨型石材铺装施工工法对象工艺类型二、构思工法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就是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如果再进一步浓缩,可以发现整个工法都是围绕关键技术展开的。工法选题过程是从大量现行材料中综合提炼关键技术与技术原理的收敛、升华
12、过程,构思过程是从关键技术或关键技术结构扩展的发散和建构过程。构思有四步骤:(一)建构关键技术结构*(28)一项工法一般包括几项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是呈链形联结的,大型工法的关键技术,则可能是立体结构形态,有时这些关键技术是某项关键技术派生出来的,所以要把关系理顺。建构关键技术结构时,注意软技术和硬技术关系,要全面考虑,这样才能使工法核心完整。该步骤是完成从工艺原理到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部分的整体构思。这些内容必须服从关键技术要求。(二)围绕关键技术和工程要求构思质量、安全、环保、效益部分,这些部分必须服从关键技术要求。(三)提炼工法特点和适用范围。(四)筛选关键技术内容1、
13、按照技术新颖程度和企业推广中配套程度,筛选企业应用“四新”技术的工程项目或工程部位。比如“反求工程”型工法,即研究分析引进的工法,在施工中对引进的工法进行吸收和改造,所形成的工法。图4连拱隧道三导洞工法施工步骤图图5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步骤图2、企业独特的工艺,按重要性和复杂性排序;3、针对特殊自然环境工程,按特殊性排序。第三章工法编写工法编写采用三个步骤:分部编写、检查推敲和修改定稿。第一节分部编写工法内容11项:(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材料与设备;(7)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环保措施;(10
14、)效益分析;(11)应用实例。每项内容有各自的编写要求和编写技巧。一、前言前言就是对工法形成过程和意义的高度概况。前言有四项内容:1、扩展工法题目,字数比摘要短;2、简述工法形成过程;3、简述获奖、获专利、关键技术评审(鉴定)、推广应用情况;4、简述工法意义。例1:“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路堑施工工法”前言:1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区修建的铁路,穿越550km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海拔大于4000m以上地段约965km,线路最高海拔为5072m,为世界铁路之最。2我单位十六标段完成的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路堑基底稳定,经过三年恶劣气候考验,未出现开裂和不均匀下沉,路基稳定,质量优良,
15、通过对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路堑的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后形成此工法。32004年4月19日高原高寒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技术研究通过了中铁建总公司科技成果评审,评审意见: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05年度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经总结形成的工法获得20052006年度的铁道工程建设工法。例2“高海拔高寒隧道防冻胀施工工法”前言:1高海拔寒冷地区的隧道,在施工领域较为少见。2我国已建成的高原地区或寒冷地区的隧道中,大多由于未能有效解决防冻胀这一问题,而造成施工极为艰难,投入急剧增长;或者由于冻害而影响使用甚至报废,成功的例子极少。我们在当时位居世界第一海拔高度的青海省大坂山公路隧道施工中,与科研
16、、建设、设计多家合作,共同研究,取得了成功,通过总结形成此工法。青藏铁路开工后,此工法即被广泛运用。二、工法特点特点是工法内在特征。写五个方面:1、在技术功能、效果方面的特征;2、在施工过程中表现的特点和长处;3、工艺、质量、造价、用工等技术经济优越性;4、技术或管理长处;5、发展前景。例如:(一)在隧道施工中,多工序平行作业,充分利用空间小,工期短。(二)以防冻胀为基准点,通过解决防水和保温两个问题确保了质量和安全。(三)以防寒泄水洞和正洞复合式防排水层为主,多种途径相结合解决高寒区隧道防水难题,消除冻胀之源。(四)采用结构表面复合保温层及防风保温门,确保结构的保温,依靠混凝土施工及隧道用
17、水、用电等保温,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和工程质量。(五)少刷或不刷边坡、有规划弃碴和排污处理等措施,保护冻土,保护高原脆弱环境。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推广程度的体现。从两个方面写:1、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2、用本工法时对施工季节、环境及条件的要求。例1:适用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或公路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路堑施工。例2:适用于纵坡2.0%、曲线半径2000m、墩台高度1.65m、梁重900t的32m和24m双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的原位整孔现浇施工。例如3“连拱隧道两导洞施工工法”:适用于铁路、公路连拱隧道及其他类似结构的工程项目;对于开挖后工程地质稳定性较差(如级围岩)且跨度较
18、大的隧道,应慎重采用该工法。例如4:本工法适用于采用钢丝绳或钢绞线或成品索做主缆索股的自锚式悬索桥,尤其适用于环绕闭合型主缆架设。若采用平行钢丝做主缆的自锚式悬索桥采取梁面放索的方法,应设简易的猫道整理主缆丝股,以提高主缆施工的工效和安全。四、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是工法的理论基础。工法工艺原理有五种:1、唯一原理;2、多种原理;3、作用机理;4、定性原理;5、设计原理或计算原理等。例1:本工法的工艺原理是1通过精确量测手段确定轨道梁实际空间位置、应用空间几何理论将轨道梁上精确定位的点转换到实际测量点上,根据其与理论设计值的相差量来合理确定轨道梁三向的精密调整量;2利用轨道梁荷载对Z轴向千斤顶的压
19、力和调位底座板与盖梁的摩擦力(底座板之间滑移板滑移系数底座板与盖梁的滑移系数关系,采用水平千斤顶来精密调整轨道梁在X方向与Y方向的位置,利用Z轴向千斤顶的油缸升降来精密调整Z方向位置,以此使轨道梁空间位置满足设计精度要求。例2:弹性整体道床工艺原理是以加工好的高精度组合式轨道排架(轨道排架按每榀6.25m长度制作)作为关键的施工模具,将工厂预制好的支承块在道床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弹性扣件固定在轨道排架上,然后利用行走式龙门吊依次吊装拼接,将多榀200型轨道排架通过夹板联结成组后,利用精密贯通测量的中线及水准控制桩按照“内轨高程及外轨水平中线轨面高低及轨向水平及三角坑复核高程及中线”程序反复进行精密
20、测量调整锁定,其轨面系的精调锁定由排架支腿和轨向锁定器完成(其中轨距1435mm和1:40的轨底坡为定值,由轨排制造精度保证,高低、水平由左右支腿螺柱调整,轨向由轨向锁定器调整)的一种高速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艺。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9)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应具备四项内容:1、施工方法;2、施工过程;3、工艺流程图;4、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要点。六、材料与设备*(30-33)材料与设备部分包括四项内容:1、本工法必要的材料与设备的文字说明、原理图或示意图,文字说明包括设备型号、技术性能、主要用途、选用的理由、数量;2、自主研制的专用设备或机具,应说明设计原理,并附必要的图表;3
23、/月)31(个月)16(口井)1.3665(综合取费)=552万元;2、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比人工开挖提高工效3倍,节约施工费用203万元,即51.16(元/m3)5.3(万m3)43=203万元;3、桩柱支承法在洞内施工钻孔桩的难度、所投入的费用、总工期等与“眼镜法”初期支护相比基本持衡,略有节余,即减少破除钢筋砼数量1058.8m3,节约投资298.46(元/m3)1058.81.3665(综合取费)=43万元。但桩柱支承法所提供的安全、稳妥、可靠的施工环境及较大的作业空间所创造的效益是无法计算的。2、技术经济分析用于独创型工法,当没有比较对象时,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潜在
25、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3、通过超前注浆支护和跳格开挖,使初期支护成型好,减少超欠挖。4、地下方厅的顺利施工,未对市民的工作生活造成任何影响。5、地下方厅理想的防水效果,使防水维护问题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3、社会效益即社会价值或使用价值,社会价值或使用价值内容包括提前完工、填补了某个区域的空白、突破了某个新领域等。例1:在青藏铁路施工中运用高原高含冰量冻土路堑施工工法,成功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堑施工的难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例2:1采用以防排相结合的防水技术,施工与结构相结合的保温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高原高寒隧道的冻害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成功。2防冻胀工法的研究填补了施工
26、领域的空白,对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防冻胀工法的研究为企业在施工领域的拓展树立了良好的信誉。4、环境效益环境效益包括消除污染、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自净能力四个方面,可以写降低或消除污染的程度;达到国标的情况;长远、间接的环境效益。但不能把环保措施内容写进来。例如:因采用水力掘进和水力运输,有效地控制地表的沉降,采用顶管施工避免了明挖给附近20m处的高压铁塔、景观河渠带来的倾覆的危险。且在穿越道路、铁路、河渠的管道施工中,减少了降水和封锁交通,对环境无影响。十一、应用实例*(41-42)除了写实例的工程概况外,还要写实例的应用效果,从技术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问题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