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工程系列建筑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申报评审标准条件

评审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应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

业一线工作,工作业绩突出,能够独立主持和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能够解决复杂工

程问题,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培养和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二、基本条件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守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作风端正。

(三)热爱本职工作,身心健康,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四)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年度考核合格次数累计达到同级任职要求的最低年

限数量。

(五)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

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后,

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技工院校毕业生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申报。

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城乡规划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作为科研项目完成人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或省(部)级科研

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承担国家、省(部)级标准、规范和规程1

项以上,并经过专家评审和成果验收。完成省(部)级城乡规划科研项目2项以上,

或完成市(厅)级城乡规划科研项目3项以上,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省(部)

级标准、规范和规程2项以上。

2.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完成行业或地方标准2项以上,并通过省(部)级业务

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9—3.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完成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地级)

的区域规划、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体规划2项以上,主持编制完成20万人口以下

城市总体规划3项以上,或规模与之相当的单独编制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开发区、

园区总体规划。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加编制完成跨市域的城镇体系规划1项、20万人口以上

的城市总体规划3项以上;参加编制完成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3项以上,或

规模与之相当的单独编制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开发区、园区总体规划。或作为主

要完成人参加编制完成跨市域(地级)以上的区域规划3项以上、20万人口以上的

城市总体规划2项以上。

4.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完成20万人口以上总体城市设计

2项以上或详细城市设计1项以上;20万人口以下总体城市设计3项以上或详细城

市设计2项以上。

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完成20万人口以上总体城市设计3以上项或详细城市设计

2项以上;20万人口以下总体城市设计4项以上或详细城市设计3项以上。

5.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组织或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旅游区、文物古迹历史街区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专项规划3

项以上,或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公用共设施、城市交通、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规划

3项,100公顷以上的风景园林规划1项以上,或其他专项规划5项以上。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加编制完成省级以上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历

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专项规划3项以上;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公

用设施、城市交通、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规划5项以上,100公顷以上的风景园林规

划2项以上,或其他专项规划6项以上。

作为专业负责人组织或主持完成规模20万人口以下城市或镇县城总体规划或县

域城镇体系规划3项以上,或规模与之相当的开发区、园区总体规划。

6.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组织或主持完成5平方公里用地以上控制

性详细规划3项以上,经规划部门组织评审并经政府批准;或10公顷以上的建设工

程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5项以上(含居住小区规划、片区规划和街区环境景观规划、

工业用地规划等),并经过部门审定通过。项目主管行政部门组织评审通过。

(二)从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或项目管理、岩土工程、

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作为科研项目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

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和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业务主管部门组织

的鉴定或验收或评价。

—10—2.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完成行业或地方标准2项以上,并通过省(部)级业务

3.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新产品、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3项以上,

并通过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位。

5.从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岩土工程、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作的工程技术

人员,按专业分别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一条:

①建筑设计:作为主要负责人或技术(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3项大型工程项目

或4项中型以上工程项目的设计;

②建筑施工、监理及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作

为项目经理或技术(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1项以上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或2项以上

二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

③岩土工程(岩土勘察、设计、测试、治理,水文地质勘察,建设项目水资源

论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作为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专业)负责人完成3

项大型或4项中型工程;

④安装工程(管道、钢结构、工业设备、起重运输、工业电气仪表等):作为项

目经理或技术(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1项以上一级机电安装大型工程或2项以上

二级机电安装中型工程项目的施工;

⑤装饰装修:作为项目经理或技术(专业)负责人主持完成2项一级房屋建筑

工程或3项以上二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装饰装修的设计和施工。

(三)从事建设工程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招标代理、工程测量、质量

检测、工程造价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和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业务主管部门

组织的鉴定或验收或评价。

并通过省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单位。

5.从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招标代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项目主要

—11—负责人完成5项以上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或10项以上二、

三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咨询、招投标

等工作;从事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程负责人或专业负

责人完成2项以上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或3项以上二、三

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的监理、项目管理工作。

6.从事工程测量、质量检测(监测)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完

成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项目5项以上,或二、三级房屋建筑

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项目8项以上的工程测量、质量检测(监测)工作。

7.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的编制与审查、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标准(规范、

规程、规则)的编制与审查工作的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①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过一类建筑工程建设项目3项以上,

或二、三类建筑工程建设项目5项以上的工程造价确定的编制和审查;

②作为编制人员或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主持或参加过全国统一、省(区、市)、

行业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以及国家或地方计价标准(规范、规程、规则)的编制(审查)

和管理(以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国家或地方计价标准发布的名单为准);

③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并负责编审本地区新技术、新工艺、

新产品3项以上补充计价依据并发布执行。

(四)从事公用事业(给排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的科研、规

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作为科研项目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

上,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和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业务主管部门

2.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完成行业或地方标准2项,并通过省(部)级业务主管

部门批准实施。

3.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3项大型或4项中型以上,或作

为专业负责人完成4项大型或5项中型以上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或施工管理工作。

4.担任公用事业生产运营大型企业生产技术负责人工作5年以上或从事本专业

生产技术连续工作10年以上,或在中小型企业担任生产技术负责人7年以上或从事

本专业生产技术连续工作10年以上,无重大责任事故(包括质量、安全、设备)。

(五)从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交通与照明)科研、规划、设计、施工、

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12—上,或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和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业务主管部门

3.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20万人口以上城市道路交通规

划;或交通工程设计3项以上划。

4.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2项以上大型或4项以上中型城

市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或作为专业负责人参加完成4项以上中型以上

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

5.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城市道路、桥梁、照明养护管理6项

以上的独立维护工程,且在养护管理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负责的设施完好,

未出现安全事故。

(六)从事风景园林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条:

3.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1项以上,或

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规划2项以上,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3项,或风景园林规划3

项以上,并已经实施。

4.主持完成2项以上大型或3项以上中型或5项以上小型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

设计。

5.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大型2项以上或中型3项以上或

小型5项以上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经验收合格。

6.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从事城市绿地养护管理10年以上,养护工

程连续3年以上被评为优秀等级,或荣获省级以上行业评优称号。

7.作为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所承担的工作获省级以上业务表彰、奖励、命名。

四、业绩成果条件

—13—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三条:

的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以上或三等奖2项以上。

(二)获省(部)级优秀规划、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以上或三等奖2项以上,

或者获市(厅)级优秀规划、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以上或二等奖2项以上或三等奖3

项以上。获省(部)级建筑业、房地产业行业奖项1项以上,或者获市(厅)级建

筑业、房地产业行业奖项2项以上。

(三)参与主持省级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研发、规划、勘察、设计、施工、

安装、监理、生产等技术工作3项以上,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得到省级以

上业务主管部门鉴定或验收(附鉴定或验收材料)。

(四)参与主持省(部)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设计、

引进、实验、示范等技术工作3项以上,已投入生产,可比性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

内较高水平,并得到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或验收(附鉴定或验收材料)。

(五)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者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本

专业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上,转化实施后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专利证书、

转让协议和转化效益证明为准)。

(六)参与完成省级以上重点项目技术报告(项目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设计报告、技术论证报告等)3篇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技

术论证有深度,调研、设计、测试数据齐全、准确,通过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的论证

并实施。

(七)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行业或地方标准(含省级工法)或地方性法

规(含规章、规范性文件)1项以上;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完成行业或地方标准(含

省级工法)或地方性法规(含规章、规范性文件)2项以上,并正式公布实施,用于

生产实践。

(八)独立或作为主要编著者(前3名)公开出版本专业著作;或独立或作为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九)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完成大型工程项目1项或中型工程项目2项,或

者参与完成大型工程项目2项以上或中型工程项目3项以上,其项目通过县级及以

上业务主管部门验收(附验收材料)。

五、破格条件

对业绩突出,做出重要贡献的工程师,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符合现任职称规

定年限要求,由2名以上具备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或具备规定学历学位,

取得现任职称2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三条,可破格申报:

(一)获本专业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限前5名)。

—14—(二)参与主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3项以上,取得重

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于本行业领先水平,或参与主持完成省(部)级2项以

上或市(厅)级工程项目4项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通过省级权威部门鉴

定,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三)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行业或地方标准(含省级工法)或地方性法

规(含规章、规范性文件)2项以上;作为主要起草人(限前3名),编制完成行业

或地方标准(含省级工法)或地方性法规(含规章、规范性文件)3项以上;作为主

要编著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具有本专业较高学术水平论文3篇以上,或在学术期刊

发表本专业论文5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篇,或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独著

10万字以上,合著20万字以上其中独立完成10万字);或担任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的

主要设计者,或国家级工法的主要编写者,或国家级建设工程定额的主要编制者,

或国家级新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或建设科技示范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四)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发明专利2项以上。

六、附则

(一)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本数量级)。

(二)省(部)级:省是指行政划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是指国务院的

部、委、总局等。市(厅)级:市是指设区市,厅是指省政府的厅、局、委、办等。

(三)年度考核:对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满2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累计2年考核均合格以上掌握;对具备硕士学位或第

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

工作满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累计5年考核均合格以上掌握。

(四)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照

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相应系列职称。

业的,其学历(学位)可按取得的最高学历(学位)认定。

(六)对长期坚守基层一线且从事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工作的民营企业专业

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侧重评价其技术经历和实际工作业绩,视情况适当放宽学

历要求。

会举办的各种专业评奖,及省职改办认定的其他市(厅)级奖励,是对专业技术人

员在科学研究成果和业务工作方面突出业绩和创新性的肯定。奖励的级别分为国家

级、省部级和市(厅)级。

(八)本专业奖项为:国家级奖项指国家科学技术奖(5个子项);省级奖项指省

—15—科学技术奖(5个子项);部级奖项指国家部委及国家级有关行业学(协)会颁发的本

专业奖励;市级奖项指市科学技术奖;厅级奖是指省直厅局或省级有关行业学(协)

会颁发的本专业奖励。上述奖项以奖励证书为准,其中规划、勘察、设计类等奖项,

限额定人员;施工、监理类等奖项,每项目主专业限2人,其它专业限1人。

(九)获得优质工程等类型奖的认定:以公布的获奖项目、单位名单为准,主

要获奖人员是指项目经理(含专业(土建、水暖、电器)工长各1名)、总监理工程

师(含总监代表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且有符合规定的佐证材料

(如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人员和过程及竣工验收签字资料等)。严禁同一获奖材

料重复使用。

(十)项目分类,参照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确定,大、中、小型工

程项目,是按国家工程设计资质标准执行;一、二、三级房屋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

工程项目,是按国家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执行;一、二、三类建筑工程项目,

是按河北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规定执行。

(十一)工程建设标准:指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

导则或特定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的机构批准。层级是: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为政府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为社会标准。

(十二)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

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它必须具

有先进、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环保、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特点。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工法分为国家级(一级)、省(部)级(二级)和

企业级(三级)三个等级。企业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国家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

到省(部)先进水平、有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省(部)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

到本企业先进水平、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企业级工法。

(十三)主持、项目负责人(含设计总负责人、施工总负责人、课题总负责人)

是指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工作,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写工作大纲,组

织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任务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及疑难问题,协调各专业工作,确定

总进度计划,并在项目中承担主要工作,撰写成果总报告的人员,一般为项目第1

名。参与主持、技术负责人一般为项目前3人,指参与者至少参加了该项目总工作

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人员,或分支专业技术负责人,一般为项目人员的前5名,对

—16—于大型项目为前7名。

(十四)主要完成人:指科技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该项科技成果自始至终从策

划、研发、试验全程参加)。一般1-2人,较大综合性科技成果一般不超过5人。

(十五)主要起草人员是指标准、规程、技术规范、法规等的主要创作(编写)

人和单位。一般不超过5人,重大综合性基础标准不超过7人,以出版物所列人员

名单为准。

(十六)成果推广转化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指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

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两年占该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30%以

上。

成果推广转化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指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

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两年占该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20%以上。

成果推广转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指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

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两年占该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10%以上。

(十七)公开出版的著作指具有ISBN书号的学术著作,是指作者在某一学科领

域内从事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撰写的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或实验上有重大发现的

学术研究成果,不包括编著和译著。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是指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

在我国境内出版的具有ISSN刊号和CN刊号的正式学术期刊。核心期刊是指中国科

学引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的期刊。论

文应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主流数据库进行论文信息的检索,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

(十八)在“四、业绩成果条件”中,同一事项若同时符合条件中几个条款,

仅认可其满足最前面的一个条款;同一项目获多个奖项的,仅以最高奖项作为业绩

材料,所提供业绩不累计。

(十九)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指县级(不含)以下从事建筑工程专业工作的人

THE END
1.工程建设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工程建设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490/3291683qs29fwkysr.html
2.隧道特殊管棚支护工法导向跟管钻进法建研工程机械动态5、工法介绍 本工法根据上述原理设计钻杆钻进轨迹,要求是在设计轨迹与初期管棚搭接部位前2米左右位置处交汇后将角度逐步下调,在一定范围内回归到管棚打设中心线后水平钻进。(见下图) A设计各种打设数据: a.根据施工环境找出管棚打设的限制数据。主要数据有四个: ...https://news.lmjx.net/2019/201904/2019042317342498.shtml
3.在中国,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在中国,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 A、施工工艺B、新技术C、施工方法D、工艺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头发变白的原因有( )。 A.血热 B.血虚 C.肝郁 D.其他不都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5a043ed8632648e7a4f73ac06bd2d070
1.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轨魅网1.2 工法原理 将地铁营业线普通滑床板更换为辊轮滑床板,使尖轨与滑床台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尖轨与辊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小道岔的转换阻力,提高道岔运行的可靠性。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提高辊轮滑床板的更换速度与质量,确保地铁安全开通,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 https://www.guimei8.com/2443.html
2.工法范文12篇(全文)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为水利水电行业建设工法,是指以水利水电工程为对象,施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将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划分为土建工程、机电与金结工程、其他工程3个类别。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0kuzzo3.html
3.钢板止水带施工方法(精选7篇)本工法适用于淤泥质、粉质粘性土、砂层、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断层破碎带等地层富水和流动水条件下基坑工程的止水帷幕施工,也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和水利等基坑工程。 三、工法原理及关键技术 1.工法原理 ①在淤泥质、粉质粘性土、全风化、中强风化及断层破碎带富水和流动水条件下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34y64el.html
4.工法工法(1) 工法一词来自日本,日本《国语大辞典》将工法释为工艺方法和工程方法。在中国,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它必须具有先进、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环保、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特点。工法是企业标准...https://baike.sogou.com/v508375.htm
5.隧道管幕暗挖法原理及应用探讨1.2 工法特征 基于管幕暗挖工法原理及目前既有的管幕暗挖工 第 6期 旷文涛,等:隧道管幕暗挖法原理及应用探讨 2020年 12月 程案例,在超强管幕的保护下,隧道在大断面开挖的同 时尽量缩短各工序之间的距离,使隧道尽早形成环,纵 向整体刚性支护体系,能满足隧道的安全及沉降控制 要求.该工法的主要特征如下: (1)...http://gstljs.paperonce.org/OA/pdfdow.aspx?Sid=2020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