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保险时讯:多次赔付重疾险是智商税?是不是坑?

保70岁还是保终身?要不要加身故责任?选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

每一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钱包,还关乎着以后的保障。

有观点说“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多大概率生好几次大病?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就是智商税”!

真是这样吗?到底值不值得买呢?

01

什么是多次赔付?

重疾险的多次赔付是相对于“单次赔付”来说的。

单次赔付型重疾险:如果发生了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完成重疾理赔后则重疾给付责任终止。(重疾理赔次数=1次)

多次赔付型重疾险:通俗理解就是在得了一次合同约定的重疾并且获得理赔之后,重疾给付责任继续有效。在保障期间内如发生合同约定的其他重疾,仍有可能获得重疾保险金的赔付。(重疾理赔次数≥2次)

针对不同的产品,多次赔付重疾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分组多次」和「不分组多次」。

分组多次赔付:分组多次赔的重疾险,就是把所有重疾分到了不同的组里,一个组里的疾病只能赔一次,赔过了之后,其他组的疾病还可以赔。

就好比是吃一串串的冰糖葫芦,分组多次赔,意味着每串中只能吃一颗。

重疾不分组多次赔:就是将所有水果堆在一起,随机食用,吃完一颗,还能吃其他的水果。

但是吃过的水果就不行了,也就是同种重疾,第二次再患就不赔了。

这样看下来,我们首选的就是不分组的多次赔重疾,保障范围更广。

02

重疾多次赔付,真是智商税吗?

从前文来看,感觉多次赔付没毛病啊?为啥有人说它是智商税呢?问题在哪里?

乖小保认为,即使是多次赔付,2-3次足够了,超过3次确实没必要,除非是加量不加价,那反正咱也不亏不是。

所以,就以“赔2次”来展开分析。

一个人一辈子得2次重疾的概率高吗?

有一组来自香港保险关于首次和第二次重疾理赔占比的数据:

首次癌症理赔占比72.5%,第二次癌症占比15%、非癌症占比1.8%;

首次非癌症理赔占比27.5%,第二次癌症占比2%、非癌症占比0.6%。

根据这个数据,乖小保算了一下一辈子得2次重疾的4种情况对应的概率:

可以看出:

1.第一次得癌症后,有16.8%的概率第2次得重疾(这个概率挺高,可能跟得了癌症后,身体各方面机能变差有关);

2.第一次得癌症后,还有15%的概率再次得癌症(说明癌症非常容易复发、转移、新发)

3.第一次非癌症,第二次得重疾的概率是2.6%(第一次不是癌症,第二次得重疾的概率总体不高);

4.一辈子得2次重疾的4种情况中,第①种情况概率最高为10.88%,②③④概率较低。

另外,重疾越来越年轻化,只要患了一次重疾,下半辈子的保障将彻底缺失。

特别是患癌,30岁不到、40岁不到,大有人在。

并且,只要得过重疾的,保司通常都是一刀切,今后,如果再想买重疾险,基本无望。

这时,重疾多次赔的价值,不言而喻。

分析下来,相信大家心里也有答案了,说重疾多次赔付是智商税,这样的观点太片面了。

03

重疾单次or多次,到底怎么选?

1.支持多次赔付的重疾险需要投保人缴纳的保费自然更高。对于投保人来说,一定要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2.筛选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分组,即把不同疾病划分到多个小组当中,且同一小组当中的疾病只能赔付一次。投保人要尽量选择不分组,或高发疾病划分比较分散的产品。

3.哪些人适合买多次赔付重疾险?

40岁以下年轻群体:相对来说人生还比较长,每年多花几百块把保障做的全面一点,没什么不好。毕竟我们买保险的目的,就是赌个万一,为不确定性买单,任何小概率都不应该忽略。

比如给孩子买、学生群体、30岁左右成家立业的年纪,40岁以下比较建议买多次赔付。

04

小保有话说

如果预算足够,建议买重疾多次赔付+癌症二次,这样保障全面无死角。附加癌症二次,一般也就是多个五六百块钱。

如果暂时预算不够,可以考虑重疾单次赔付+癌症二次这样的搭配。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那我们就保住大概率的风险。

THE END
1.友邦重疾赔付条件友邦是一家专业的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多种保险产品,其中包括重疾险。重疾险是一种保障客户在罹患严重疾病时获得经济支持的保险产品。那么,友邦重疾险的赔付条件是什么呢?首先,友邦重疾险的赔付条件是客户被确诊患有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重大疾病。友邦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包括多种常见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脑中风等。客...https://www.xyz.cn/toptag/youbangzhongjipeifutiaojian-604477.html
2.重疾险销售理赔套路多条款暗藏玄机还有一些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保险理赔时关卡重重,陷入“理赔难“的境地。 对此,赵默说,“保险条款和理赔程序比较严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重疾险属于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需要盈利。但关键问题是,搞理赔的人有时候非常严苛,即使符合标准,也要挑各种问题“。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I7SflZRBUNfEOjM9Ha15181031
1.重大疾病保险如何理赔所以,购买重疾险很有必要。但是听说重疾险理赔比较难,真的是这样吗?假如患病了,怎样才能及时获得赔款呢?重大疾病保险如何理赔对于比较特殊的重疾险来说,不仅具有保险专业名词,还有医用专业名词。很多投保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重大疾病保险如何理赔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人生无常,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哪天会...https://www.66law.cn/laws/550366.aspx
2.重疾险覆盖哪些疾病,那种情况可以理赔报销?随着近几年重疾险的发展,各大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保障范围越来越广了,不同的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所保障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出现了越来越多含有轻/中症(重疾的早期症状,发生概率更大)等保障责任的重疾险,即就算疾病没有达到重疾的理赔标准,同样可通过轻/中症理赔,大大提高了重疾险的理赔概率。https://www.cpic.com.cn/c/2024-04-19/1860704.shtml
3.都是重疾险,为什么我能比别人多赔不少钱?距离新旧重疾规范迭代过渡期截止,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新产品要来、老产品纷纷下架这样的交替之际,大家疑问最多的就是:是直接购买新产品的优势更大,还是赶在新规正式施行前抓紧时间“上车”更好? 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纠结是因为新旧重疾定义理赔上各有利弊,为了打消顾虑,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重大疾病择优理赔...https://www.pingan.com/official/strategyDetail/19778997
4.重疾理赔被拒?厘清解题思路,保险公司积极赔付2017年3月26日,张某某在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健康无忧险。2023年9月,张某某不幸患病。2024年3月,张某某去保险公司汾阳支公司申请重疾理赔,却被告知张某某不符合条件:张某某没有按保险合同的要求做肾脏穿刺检查,不予理赔。而张某某也因病情严重:血小板持续走低,做穿刺将有生命危险,无法...https://lllsfy.shanxi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8/id/8072207.shtml
5.保险公司重疾险不理赔怎么办保险理赔知识问答买了重疾险不理赔,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https://www.baoxianlipeiwang.com/baoxianwenda/1084.html
6.中国平安保险重疾理赔流程及时限1、一般来说,除了智能核保能即刻出审核结果,平安保险对重疾险的核保通常是3-5天。理赔审核时间一般在3-15天之间,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案件比较复杂,或是提交的理赔资料不全,可能审核时间要更长,具体还得以实际为准。 2、总的来说,保险理赔时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报案阶段、审核阶段和理赔阶段。一般来说,报案...https://www.yoojia.com/ask/5-13712884847326360985.html
7.重疾险怎么理赔?(1)确诊合同约定的重疾或达到合同约定的状态 当被保人感觉到身体出现不适,有异常情况的时候可以立即到保险公司所指定的医院进行就诊,当医院对被保人的身体状况做出诊断,得出被保险人患有某种具体重疾以及达到重疾某种状态的结论,医院会提供确诊书,而确诊书是重疾险理赔的重要依据。 https://www.275.com/article/16665.html
8.风险技术流谁说重疾理赔金就一定不会被偿还债务重疾保险金是有两个属性,其一是保险理赔金,其二在保险理赔金没用完后会转化成为遗产。 如果发生疾病理赔的理赔金,这笔钱是直接给到被保险人的,在其生存期间,不得执行该保险金,是因为保险金具有专属性。法律依据见下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3条规定 ...https://www.douban.com/note/830975450/
9.重疾险保险拒赔怎么办《保险法》第七十五条:“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履行赔偿责任。” 《保险法》第七十六条:“被保险人申请理赔时,保险人应当及时进行核定和赔款,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支付赔款。” 二、重疾险保险赔付比例是多少 关于医疗保险补偿事宜的说明如下: ...https://www.64365.com/zs/3121972.aspx
10.平安重大疾病保险怎么报销?报销要多久?1. 保险理赔申请:当被保险人确诊患有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时,需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申请时需要填写相关的理赔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文件。 2. 提供医疗证明文件:在理赔申请中,需要提供确诊证明等医疗证明文件。 平安重大疾病保险是一种重要的保险产品,为人们提供了重大疾病的保障。然而,很多人...https://www.hspingan.cn/article/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