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分析,对于中国当下的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应当结合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市场和技术两个层面,引申出针对3G业务网络建设和3G业务开展中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以及3G移动业务平台中最核心的移动业务管理平台的概念。
3G移动业务平台,尤其是移动业务管理平台,无论是运营商之间,还是设备和IT厂商,他们都将其视为各自最为核心的研发项目。因为它实际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这个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理念。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其在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市场地位。
反思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背景,不难总结出,3G的发展和始于上世纪90年代GSM的发展截然相反。GSM发展时期,移动业务需求,特别是语音需求非常旺盛。而目前3G的发展则是业务需求并不旺盛,但经历了从3G的狂热、降温到冷静,直到目前业界更加务实地进行3G各方面的研究,人们不仅对3G系统设备领域,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在技术上得到不断提升,更为重要和难能可贵的是业界对3G业务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
3G的发展遇到很多问题。首先3G业务是什么,我们不能说短消息、多媒体业务(MMS)、定位业务(LBS)等业务是3G业务,它们不应该被称之为是几“G”的业务,原因是它们可以通过在不同的承载网络中实现。那么3G业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3G业务本质就是移动数据业务。
短消息业务发展分析
移动业务有很多不同的划分,简单地可以划分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其中语音业务又可以分为基本语音业务,增值语音和内容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分为基本数据业务和增值数据业务两类。但重要的是从短消息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看,其对3G业务和3G移动业务平台有不小的启示和指导,也是最为重要和务实的。
在短消息业务饱受赞誉的同时,业界对以短消息业务为主要代表特征的数据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冷静思考,并对3G移动业务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以某运营商开展短消息的过程分析,短消息业务从严格意义上,是属于移动数据业务,并且是移动数据业务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短消息业务发展初期,运营商也处于不断地运营摸索之中。早期发展,曾藉希望搭建一个建立在以承载网络为基础之上的数据业务平台,汇集业务、内容提供商等开展移动数据业务。
在短消息发展初期,运营商搭建网络只是为了推进短信业务的发展,当时的平台是很简单的。一切为了能够将业务开展起来。客观地说,服务提供商(SP)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个时期,服务提供商对整个短信业务包括计费策略、价格都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发起方是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则处于被动的角色,处于代收费作用。即这个时期重要特点是“SP计费、运营商代收费”。
随着以短信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大发展,业务量急剧攀升,各方都成为了受益者,一方面整个短信产业链得到保护和发展;另一方面伴随发展,业务和服务纠纷也在不断出现。对于运营商来说,借助于移动数据业务网络的业务模式,逐步让移动用户养成了使用短信的习惯,短信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点对点业务和增值业务同步发展,市场培育工作顺利完成。但此时,业务的管理却远远跟不上,运营商和SP也都逐步感觉到这个问题并越来越觉得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3G移动业务平台
3G移动业务平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范围来研究,3G移动业务平台,针对以短信业务为主要特征的移动数据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申出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的概念。也就是说,狭义的3G移动业务平台就是指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从本质上说,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即将进入所谓3G时代,对3G业务的考虑将是全方位和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的事情。从竞争的角度看,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除了现在已经表露出端倪的业务“同质化”问题以外,对每一个运营商来说,自身最核心资源就是用户和SP的数据和资源。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用户和支撑提供自身业务网络内容及服务的SP们,将是3G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中兴3G移动业务平台结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3G移动业务平台主要分成三个层次。从网络层次上看,3G业务解决方案由业务实现、业务管理控制、业务决策三个层次组成。高层的存在以低层的实现为基础,同时对低层起到规范管理作用。采用数据集中管理/开放式读写接口,业务分布式接入实现的框架结构,它所特有的清晰的网络结构便于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建设、维护和扩容升级,最终形成开放的可运营、可管理的业务环境,适应3G时代特有的多元经济实体组成的价值链体系。
它的核心是将过去的移动业务流详细地分成业务控制流、业务数据流和业务服务流等三种。其中自UE至业务门户(业务网关)至移动业务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实际上主要是针对移动用户管理的业务控制流;另一方面从内容和应用服务平台至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实际上是针对SP管理的业务控制流;而由内容和应用服务平台至业务网关至UE中的业务流,是真正的业务数据流;此外由运营商OSS系统至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主要体现的是业务服务流性质。
此外,为了更好地体现和保护运营商的业务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对来自于移动用户上传至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的用户真实ID,在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中,进行伪码处理。在内容服务商眼里,只能看到具体使用SP业务的用户伪码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移动用户和运营商、内容服务商之间,由于业务服务的不透明带来的服务纠纷。同时,通过移动业务管理平台所掌握的用户业务使用行为分析和SP业务行为分析,提供给运营商业务决策层进行业务决策分析。
固网的业务增值,通过ADSL、宽带技术得以实现。GSM移动增值业务通过2G的带宽实现,其速度和容量受到极大地限制。3G业务无论在内容的形式和复杂性方面,仅靠2G网络无法实现。3G移动业务的本质是通过在3G带宽上实现高速业务,进而移动业务容量得以同步发展。3G移动业务平台的提出和引入,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更强地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是业务管理方式上的“革命”。
从技术上讲,通过业务管理平台、业务网关及业务门户将移动用户不仅有效接入,而且将用户行为纳入其有效管理之中;同时内容服务商SP必须通过业务管理平台置入新的业务,包括新业务的申请、审核直至业务发布。实际上,这实现了对内容服务商的有效管理。同时,通过业务管理平台和业务门户,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业务更加丰富。
可以看出,电信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是推动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坚强技术保证和推动力。越来越多业界人士意识到业务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并为此在艰苦努力。同时,业务的挖掘与完善不断迫使竞争走向有序和进行业务品牌化的深层次竞争。(通信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