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未来公司主要目标在于业务层面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全面提升市场份额,具体而言包括:继续平衡进出口比例,集团销售目标45亿元;
4、政策、需求、企业自身等层面共同促成了出口跨境电商的火热;
5、传统外贸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三大挑战”和“四大机遇”。
企业名片:
·网站名称:有棵树(www.youkeshu.com)
·成立日期:2010年
·CFO:李志强
·高管简介
以下是网经社(100EC.CN)刘彦希独家对话有棵树CFO李志强:
商业模式:覆盖进出口双向跨境电商
刘彦希:公司2016年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何?
李志强: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了10.98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84%,其中出口业务收入7.04亿,同比增长227.10%。据预计,2016年全年公司的营收与进口、出口业务均会保持100%以上的增长。
刘彦希:与其他同行企业相比,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
李志强:与同行相比,模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棵树是极少数覆盖进出口双向跨境电商企业,在信息公开、量级相同的跨境电商中,没有模式相同的企业,也因此我们较难准确定位竞品,在进口与出口我们均面对不同的行业环境与竞争对手。
协同:公司是极少数业务覆盖进出口双向的电商企业,且两大板块比重较为平衡,使得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并获得集约化、规模化带来的议价权与成本优势,如完成跨境电商行业首次双向包机运输。另一方面,双向进出口可以带来外汇风险对冲效应,降低外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供应链:公司与配套制造商、方案公司、磨具公司联合创新,使产品具备更贴近市场的设计,更轻的重量,更有利于电商快递的包装。目前已经拥有多个自有品牌。
(网经社注:图为央视315曝光的有棵树旗下海豚供应链平台销售的卡乐比麦片)
刘彦希:跨境物流是行业发展的痛点之一,公司是如何解决这一痛点的?
李志强:对于消费者而言,跨境物流的痛点在于时效与高昂的运费,对于企业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时高效性、低运费的需求,以及自身降低成本的需求,物流也是一大痛点。公司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不断优化物流体系,力图优化每个环节,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
解决方式一:与物流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拥有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
公司与邮政、国际物流企业、目的国当地物流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积累了良好的企业信誉。一方面,由于双向运输需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优势,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议价权,使得公司即便是在一仓难求的旺季,也能以低成本获得效率高、体量大的运输资源,例如,公司在旺季完成了跨境电商中首次双向包机。另一方面,公司与物流公司实现系统集成与包裹进行分发前置,包裹分拣到航班、分拣到海外目标城市和区域的工作在公司仓库中完成,降低物流服务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耗时与成本大幅降低。
公司在世界主要主要市场均设有海外仓,选品、采购、集运、清关等一系列繁琐的环节在消费者下单之前完成,商品以大宗商品出口的方式提前运往海外仓存储,消费者下单后,商品可以直接从境内发货,获得与境内网购相同的物流体验。
解决方式三:增强关务、仓配能力,精细把控物流全流程。
公司在全球的分支机构均配备了专业的仓配团队与关务团队,物流方面,利用高速分拣系统,直接将包裹按照国家、物流渠道、包裹重量、产品属性,时效、成本等多维度进行最优分拣,大幅提升效率。
解决方式四:充分利用物流行业的发展
解决方式五:构建“海陆空铁”,组合多种运输方式。
未来目标:集团销售45亿元
刘彦希:未来,公司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
李志强:未来,公司主要目标还是在于业务层面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全面提升市场份额,具体而言包括:继续平衡进出口比例,集团销售目标45亿元,在此目标之下,公司规划全面提升与之配套的综合运营能力。
选品:公司将不断优化大数据系统算法,提升选品的精确度;持续拓展品类,在原有3C电子类产品中发掘新品、爆品,同时依托海外仓,可以拓展大件商品品类,如家具家居、服饰等。
仓储:将全面提升国内外仓储面积及运营能力。在2017年,公司将在海外扩建40000平方米的仓库面积,并全面提升机械化程度与运营效率,大力发展海外发货模式,作为公司提高商品配送效率,升服务标准,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国内仓储面积也将进一步扩大。
物流:将加深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关系,全面优化物流成本。
财务:公司将推广全面的预算管理及事业线的独立核算,严控费用支出,提升费效比。
政策、需求等促成行业火热
李志强:出口跨境电商的火热,是由政策、需求、企业自身、其他行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层面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
刘彦希:您觉得出口跨境电商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李志强:机遇:需求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挑战:监管和知识产权存在风险。
随着中国出口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面临出口政策监管与知识产权监管逐渐加剧;一方面,监管层面对跨境电商的政策倾向将对行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方面缺乏认识,商标、专利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成为未来重要风险点。
海外仓建设有着多重意义
刘彦希:很多政府/企业都在建设海外仓,跨境电商中海外仓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李志强:海外仓的建设是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也是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升级、发展壮大的必行之举,具有多重重要意义,根据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意义
提升利润空间。随着消费者对时效性的需求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更快收到货物,因此能够高效收货的产品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空间。
满足国外消费者对商品多样性的需求。建设海外仓,通过大宗商品出口的方式运输,使得品类摆脱了重量限制,获得更丰富的SKU拓展空间。
倒逼企业能力升级与技术迭代。一方面,海外仓靠近消费者,但是对企业来说大幅拉长了供应链,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这将倒逼企业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加强供应商体系质量升级,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
另一方面,海外仓模式对运营、IT系统应用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企业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与IT系统应用水平,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一批自我迭代迅速、资金实力雄厚、人才结构完善的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利于行业环境发展。
(二)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拉动出口贸易:海外仓建设是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够大幅促进跨境电商出口的发展,进而拉动中国外贸出口增长,而目前,中国外贸出口正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海外仓可以视作跨境电商在目标国家中建设的新兴港口,直接对接正在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输出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满足目标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同事快速扩大我国与目标国的出口贸易量。
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中国品牌的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由于出口跨境电商是直面国外终端消费者的渠道,海外仓的发展可以助力国内品牌直达国外终端消费者,输出中国品牌价值,进而将贸易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中。
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全球影响力:出口跨境电商建设海外仓的主要国家与“一带一路”战略投资的主要国家在很大程度上相吻合,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践行者,有助于加强我国国际贸易在全球的影响力。
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三大挑战和四大机遇
刘彦希:传统外贸企业纷纷转型,您认为传统外贸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在哪?
李志强:传统外贸企业种类繁多,商业模式、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位置、主营产品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其转型所面临的环境也有巨大差异,难以一概而论。此处我们以线下出口外贸企业的转型为例,概括性地提出一些观点。
(一)机遇
供应链能力:传统外贸企业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拥有稳定的上有采购渠道及下游的分销渠道,相较于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需要重新建立或拓展供应链体系,在相同的大环境下传统企业具有一定优势。
线上线下零售新业态: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线上购买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新零售”也正成为发展趋势,传统企业积累的线下资源一方面可以助力线上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提升消费者体验。
(二)挑战
行业竞争激烈:目前跨境电商领域集中度低,大量创业者进入,加之更早进入行业的企业、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使得行业内竞争极其激烈,传统企业的转型则势必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但集中度低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脱颖而出的可能,可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经营理念转变:传统贸易企业与跨境电商的拥有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在转型过程中势必会面临适应性问题,在选品策略、管理效率、所面临的市场方面都需要进行大幅度调整。此外,传统外贸企业往往有稳定的采购、分销结构,这与互联网去中间化的思路相悖。
刘彦希:您觉得当前出口跨境电商领域创业的机遇在哪?成功创业的必备因素有哪些?
李志强:当前出口跨境电商领域创业者众多,对于正在创业的创业者、准备进入行业的创业者,在企业的积累、团队的构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从团队的角度来说难以一概而论。在外部,概括来说可以分为监管层面与行业层面两个维度来看:
人才资源丰富: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吸引了物流、贸易、营销、金融等领域的人才大量流入行业,有利于创业者构建起完备的团队。
市场集中度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至今,行业竞争激烈,但行业集中度不高,还存在大量机会,例如,某个品类或地区的垂直领域还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白,是很好的创业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