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会是领导核心,董事会是决策核心,党委会和董事会在银行中谁领导谁?不少银行都存在着困惑。
作为因风险暴露而被接管的银行案例,包商银行可以作为“麻雀”供解剖研究。日前,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撰文,以包商银行为例,试图厘清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关系。
从接管组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在银行中,董事会决不能领导党委会;重大决策不能绕开党委会;党委会领导与董事会领导是统一的;党委会领导更能解决外部性问题。
巧合的是,日前,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对“明天系”的公司治理提出了严厉批评。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撰文指出,对于民营资本占主体或外资控股的银行保险机构,也要根据情况建立健全党组织,积极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共同推动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董事会不能领导党委会
周学东撰文指出,包商银行党的领导缺失,党委主要负责人附庸于大股东并演化为内部控制人,总行党委、纪委的作用被严重弱化,逐渐成了摆设,“党委书记是在董事长领导下的党委书记,党委是在董事长领导下的党委。”
李镇西统帅“三军”,是事实上的内部控制人和大股东代理人,董事会、党委、经营决策层皆直接听命于他。
重大决策不能绕开党委会
党的领导,重大事项要经过党委会讨论决策。
由于缺乏党内监督和引导,包商银行形成了扭曲的文化,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还比如,全行近3000名党员中,有468名党员党组织关系未转入包商银行,他们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按规定缴纳党费。
包商银行纪委对大量的举报线索不立案、不查处、不追究;对一些严重违法违规放贷案件居然只做内部处理,不报案。党内监督问责机制完全失效。
党委会与董事会是统一的
周学东指出,包商银行之所以出现重大信用风险,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委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党委书记放弃职守,“主动投降”。
回头看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即“党委书记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即“董事长的领导”统一起来,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让党的领导真正通过“党委书记的领导”和“董事长的领导”发挥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并不矛盾:党委的目标之一也是确保银行首先要守法经营、合规经营,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把银行办好,这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更有优越性
党的领导还体现为,各级党组织要求党员要比一般员工更奉公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