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审计定价;客户特征;审计师特征;公司治理
一、引言
审计定价即审计服务定价。
从字面上看,它是供需双方对审计服务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它是一个过程概念,是一种决策行为。
从决策过程来看,对审计师提供的服务如何确定价格,不仅涉及到审计服务成本、审计服务质量及供求状况,而且涉及到供需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审计定价是一个审计师与客户就审计服务这一产品的博弈过程。
从经济含义来看,审计定价指审计服务的价格,它是审计服务市场供需双方均衡价格,随着审计服务市场供应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市场需求量的减少而增高。同时,审计定价也受审计产品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审计服务产品价格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审计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源于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
二、影响因素之一:中国的独特背景与监管特征
在中国,价格管制制度的独特背景导致审计服务收费不同于西方国家。首先,与国外审计服务市场高度集中相反,中国审计服务市场比较分散,参与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较多,地域分布较广,审计市场竞争激烈。其次,为了防止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恶性的低价竞争,财政、物价部门对审计收费制定了最低标准,实行价格管制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证券市场审计收费独特制度表明,中国实行的是价格管制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事务所恶性的低价竞争,其手段是制定最低审计服务收费标准,具体的方法是按照资产规模分段制定不同的审计收费标准。
三、影响因素之二:客户特征
(一)客户规模
客户规模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现有的文献提供了几种替代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存货、应收账款、证券与投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子公司数量以及外国子公司数量等。客户规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私人公司、上市公司,也表现在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审计定价中。随着客户规模的增加,审计费用也在增加,且审计费用与规模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资产规模不仅显著影响审计费用,而且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率。
(二)复杂性
(三)风险
(四)其他因素
客户行业差别、所有权控制、公司上市状况等都对审计费用有一定的影响
四、影响因素之三:审计师特征
(一)审计师规模
公众会计服务特别是审计服务的市场结构受到来自监管者、从业者和研究者详细审查,主要的焦点是供应者(审计公司)规模。审计师规模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产品差别。产品差别主要通过审计公司的质量差别反映出来。伍利娜(2003)认为,国际“五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较强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声誉,其品牌往往是较高审计质量的象征,其审计收费相应也比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高。
2、规模经济。就审计成本而言,某种行业专业化的审计公司能够体验到规模经济。当审计公司对大客户竞争时,规模经济的影响更明显。
3、非竞争性定价。关于审计定价,研究者做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小客户市场是竞争的,这一市场大量的审计生产者支持了这一假设。大客户市场的竞争性是研究者更为关心的,在大客户市场,超过90%的公司由“五大”公司审计。因此,在大客户市场有更高的审计费用是非竞争性定价的依据。
(二)审计任期与审计师变更
(三)审计师行业专业化
现有的研究表明,行业专业化并未引起审计费用溢价,然而这些研究忽视了审计定价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客户能够对审计师的服务进行估价,那么审计师因为存在较少的竞争而处于较强的讨价还价位置。对于审计师而言,小客户可能是不重要的(与大客户相比),因而更可能是审计价格的接受者。大客户利用其对审计师的重要性,可以与之商榷其审计费用。因此,具有专业化的审计师,更可能实行差别化战略而提升其竞争优势,导致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四)审计生产成本
五、影响因素之四:公司治理
(一)董事会特征
(二)审计委员会特征
在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日益增加了监管者兴趣而成为一个主题。审计委员会通过行使其决策权和执行公司治理的职责,能避免来自管理当局的压力而快速完成任务。
(三)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
六、结论与意义
(一)结论
在中国独特的监管背景之下,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客户特征(客户规模、复杂性、风险、客户获利能力以及盈余管理等)、审计师特征(审计师规模、审计任期与审计师变更、审计师行业专业化、审计生产成本以及非审计服务等)、董事会特征以及审计委员会特征等方面。虽然现有的文献对某些方面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但这些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定价。
(二)研究意义
由于本文是从审计师和客户两个方面研究审计定价的成因,因此主要从独立性出发阐述其在行业监管和公司治理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天生在矛盾中生存,在对立中发展。一方面,审计要保持超然的独立,独立于客户,同时又依赖于客户,从客户获得赖以生存的收益。审计定价与审计独立性的矛盾日趋突出,研究隐藏于审计定价背后的审计师的某些行为,有助于审计师独立性的提高和审计市场的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2、张继勋,陈颖,吴璇.风险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5(5).
3、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2).
4、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