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又称董事会主席,英语翻译Chairman,一般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由董事会选出。在日本和韩国的会社(公司)称为“会长”。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可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2、董事长的职责
(1)召集和主持董事会议
(2)审核公司机构调整和重大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3)检查董事会议决议的实施情况
(4)提议公司总经理和其他高层人员的聘用,解聘,工资。
(5)审核总经理提出的各项发展计划及执行结果,对公司总经理和高层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监控等。
二、总经理
1、什么是总经理?
2、总经理的职责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6)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7)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8)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三、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权的区别
(一)董事长的职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董事长对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会负责,是公司的直接负责人,是公司的最高领导者。
2、董事长为公司长远的发展,提出战略规划。
3、董事长要能够选择合适的人选担任总经理,帮助其做好公司管理。
4、董事长对公司的一切事务,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二)总经理的职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总经理要根据董事长的战略规划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性比较强的方案,保证公司各部门正常运转。
3、总经理对董事长负责,拥有公司的经营权、行政权和部分事务的决策权。
四、案例分析:展示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在不同央企中的控制权。
1.成功案例
在一家央企,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工明确,协同效应显著。董事长牵头制定企业战略,总经理负责具体实施。双方的相互支持和默契配合,使企业取得了优异的经营业绩。
2.缺点和挑战
另一家央企,董事长和总经理关系比较紧张,导致公司治理出现问题。董事长试图干涉总经理的日常工作,影响了总经理的权威和执行力。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结论:央企领导中董事长与总经理控制权的比较与协同。
综上所述,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央企领导中的职责不同,拥有不同的决策权和影响力。董事长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而总经理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决策、人事任免等方面有很大的决策权。理想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应该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央企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明确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责任边界,确保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事实上,不同的央企,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控制权可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来自很多因素,比如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个人能力等等。为了提高央企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需要注意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控制权的平衡和协同,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或分散的现象。
一句话总结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不同?董事长是决策者,总经理是执行者,董事长是“国家主席”,总经理是“国务院总理”。
虽然可以兼任,但最好不要兼任。
总之,央企领导层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控制力对比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实践中,央企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配置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确保公司治理顺畅,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董事长和总经理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个人利益放在企业整体利益之前,为央企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