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女士是一名职业教师,作为主课老师,有时候一个早上都需要上课,长期大声说话加上不能好好休息,不时发生声带受损声音沙哑、咳嗽不止、咽炎发作等。慢性咽喉炎也是困扰不少教师的一种常见疾病。覃女士常常调侃自己职业病常伴随,因此经常熬一熬,好一点就不去医院了。实际上,我们要重视我们的职业,也要重视职业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健康问题。
职业病与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健康检查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筛查性的医学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
通过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预先发现职业禁忌症。在岗期间,通过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患者(观察对象),从而进行及时治疗处理。离岗时,通过职业健康检查,确定劳动者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时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在岗期间是否患了职业病,故离岗时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一般体检不同
一般体检是用人单位对非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身体检查,属于常规体检,以查五官科、心、肝、肾、肺、泌尿科、妇科等为主,以发现常见病,得到早期治疗,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健康体检与一般体检不同在于:
职业健康体检具有针对性。如就业前的职业健康体检,是针对即将从事有害作业工种的职业禁忌进行的。
职业健康体检具有特异性。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不同。如接触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作业,可能引起铅中毒,因此要检测血铅或尿铅等。
职业健康体检具有强制性。为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用人单位对有毒有害作业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是强制性的,对此,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
哪些人需职业健康体检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是指用人单位对即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劳动者在上岗之前,对劳动者身体进行的特定检查。
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是强制性的,应在劳动者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前完成。对于即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人员,均应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
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主要目的,是掌握劳动者是否有职业禁忌症,是否适合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以便建立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劳动者的基础健康档案。上岗前为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体检,不是剥夺有职业禁忌症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而是保护其身体健康。
在岗期间,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这样做的目的,是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的作业,包括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中健康异常改变。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一定要进行定期体检,需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职业体检可及时发现现有职业禁忌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如接触苯作业的劳动者,接触噪声和粉尘劳动者,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从业人员等,均应该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