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李璐.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教育模式及特点探析[J].社科纵横.2009(11)
[3]张洪华.和而不同和合而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作的生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5]胡耀宗.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研究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6]魏志春.新阶段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应如何转变[J].人民教育.2009(23)
[7]孙成英.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8]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
[9]李晓凤.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模式研究--从青少年社会服务的角度[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10]王学风.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特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
[11]爱中华.心理类型理论在中国高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12]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3]苏君阳.和谐社会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与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14]彭正文.新加坡中小学的社会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0)
[15]刘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形态[J].思想教育研究.2011(09)
[16]胡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
[17]马云鹏,王雷.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现状的审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0(12)
[18]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狄晗.心理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
[2]李祺,刘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
[3]王金祥.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05)
[4]杨鹏.临床医学实习生心理浅析及应对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1(23)
[5]蒋彩凤,姚明荣,施斌,姚定康,谢渭芬.加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9(02)
[6]程晓娟,唐绍洪.论勤工助学对推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05)
[7]马金耀,崔开艳,王旸.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对方式及个体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06)
[8]肖旻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9]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0]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颜意娜.体育活动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6(06)
[12]马志青,李晓斌,刘丽宁,任建宇.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关怀[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01)
[13]唱丽荣,赵阳,周桂霞.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压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23)
[14]谭宗梅,刘国秋.论社会控制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05)
[15]宫亮,周向东,熊玮.国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特点和我国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
[16]李舒,朱薇.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J].中外医学研究.2011(22)
[17]栗红侠.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校医.2011(03)
[18]江陆平,李丹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06)
[19]刘葵,陈庆健.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院.2010(11)
[20]牟娇,贾德福,冯兵,袁发焕,叶自林.浅析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1(05)
家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三:
[1]田淼淼.中国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3]肖旻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
[5]李梦龙.运动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4
[6]杨帆.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7]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
[8]马广水.基于系统动力学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9]吕本艳.基于车载移动的诊疗服务模式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0]郝刚.我国中药药药药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1]谭光明.基于QFD的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前馈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2]郝刚.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4]崔德行.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5]赵锐.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6]陈羲.农村公共卫生绩效反馈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7]何莎莎.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8]王珩.可持续性理论视角下的县级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9]童雪涛.贵州省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施效果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0]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1]谭光明.基于QFD的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前馈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