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4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广东深圳
收稿日期:2022年8月18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8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13日
摘要
关键词
EvaluationofStereoVisualFunctioninPatientswithAge-RelatedCataractUsingCerebralVisualInspectionTechniques
SiqiLuo1,2,XiaoyanDou3*,QiyuanSong3,4
1ShantouUniversityMedicalCollege,ShantouGuangdong
2ShenzhenPingshanMaternalandChildHealthHospital,ShenzhenGuangdong
3ShenzhenSecondPeople’sHospital,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4DepartmentofClinicalMedicine,ShenzhenUniversityHealthScienceCenter,ShenzhenGuangdong
Received:Aug.18th,2022;accepted:Aug.28th,2022;published:Sep.13th,2022
ABSTRACT
Keywords:Age-RelatedCataract,CerebralVision,Stereopsis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白内障是全球首要致盲性眼病。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式。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加,白内障手术不再是一种消除视力障碍、恢复视力的手术,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屈光手术[1]。《眼科临床指南》(PPP)[2]也指出,白内障手术的收益不仅仅是传统概念里的“视力提高”,还表现在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阅读能力的改善。包括恢复和重建病人双眼三级视觉功能。因此,白内障术后立体视的改善,成为提高术后视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立体视检查方法有很多,如临床常用的同视机、Titmus立体视检查图、随机点立体图等,这些检查各有优势,但很少考虑到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脑视觉科学的发展,丰富了视觉功能的评估方式,使我们对视觉加工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脑视觉检查包括了知觉眼位、抑制度和立体视,其中立体视模块可以测量各阶度立体视功能,通过检查判断立体视的受损通路通路。本研究着重研究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2.方法
2.2.1.常规术前检查
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院后行术前检查以及详细的眼部专科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感染四项、心电图、胸片;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裸眼远视力、用综合验光仪验光后测出最佳矫正视力(BCVA),将测量结果转换为LogMar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IOL-MASTER、OCT、角膜地形图、VEP、眼底照相、角膜内皮计数;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名专业的眼科技师完成。
2.2.2.脑视觉检查
应用广东省科学院–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视感知觉检查系统,刺激模板由MATLAB生成。检查仪器:国产LGD2792PB偏振光显示器。患者坐于检查屏幕前0.8米处,双眼与屏幕中心点等高,需在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佩戴偏振眼镜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1)0阶精细立体视:刺激图像为灰色背景的随机点分布图,患者需要识别图中的E视标。结果分为四个等级,1、2、3、4级分别对应400''、300''、200''和100''。级别越高立体视辨别能力越好。2)1阶动态立体视:刺激图像为灰色背景的动态随机点分布图,患者需识别运动背景中的E视标,判断结果为:低速通过、高速通过和高速不通过。达标是低速通过。3)2阶大范围立体视:为灰色背景上的波浪形刺激图像,患者需辨别图中视标是凸还是凹,标准值为100%表示通过,其它则表示为不通过。如果能感觉凹凸,但是百分比是50%、75%,说明存在周边立体视,只是视差方面分不清具体是凹还是凸,是一种视差抑制。同时记录所有检查数据;
2.2.3.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手术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手术前常规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表面麻醉后,角巩膜缘做3mm主切口,15刀做角巩缘辅助切口,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前囊膜环形撕开,再进行充分的水分离及水分层,然后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换I/A吸除残留的皮质,做后囊膜的抛光处理,再次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均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I/A吸除剩余粘弹剂,最后水密切口并形成前房。典舒眼膏涂术眼后包扎术眼;术后用药:典必舒眼液4次/日(摇匀后);左氧氟沙星眼液4次/日;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日;典必舒眼膏睡前1次;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眼压均正常。手术设备:爱尔康infiniti超声乳化仪。
2.2.4.观察指标
1)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双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
2)使用脑视觉检查系统检查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大范围立体视、动态立体视及精细立体视,同时记录检查数据。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视力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对比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术前术后对比,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大范围立体视的术前术后对比及两组间对比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动态立体视及精细立体视的手术前后对比及两组间对比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或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入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3.2.视力
3.3.大范围立体视
Table1.BCVAoftheoperatedeyeinbothgroups(LogMar)
Table2.Thedifferenceinvisualacuitybetweentheeyesofthetwogroupsofpatients(LogMar)
Table3.Monocularandbinocularwide-rangestereopsis(n,%)
3.4.动态立体视
Table4.Monocularandbinoculardynamicstereopsis(n,%)
3.5.精细立体视
Table5.Monocularandbinocularfinestereopsis(n,%)
4.讨论
研究证明人类有3个不同阶度的立体视:1)V1区的零阶立体视差(精细立体视);2)有线性变化区域的一阶立体视差(动态立体视);3)有曲面变化区域的二阶立体视差(大范围立体视)[7]。立体视的加工主要有背侧通道和腹侧通道,本研究运用的脑视觉检查系统不仅能检测静态立体视,并且基于RDK理论设计了动态立体视觉,它比静态立体视觉更复杂、更先进,主要处理的是背侧通道[8],而静态立体视偏向于腹侧通道的加工[9],该检查是以大脑皮层为主要线索,观察各视觉通路的缺损程度,并做量化分析。可以在传统立体视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将立体视检查与视觉信息处理通道相结合,从定量、定位、定性三方面来反应患者的立体视功能。
白内障患者随着视力的下降和由此导致的双眼屈光参差,致使视网膜成像模糊或成像不等,影响视觉信号的传递,立体视觉变差,随着术后视力改善,屈光参差程度降低,视网膜成像更清晰,双眼视差变小,这增加了从这两条通路传送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信号的刺激,进而增强大脑的融合功能,提高立体视觉。一般而言,二阶大范围立体视比一阶动态立体视提供更多的立体线索,而一阶动态立体视比零阶静态立体视提供更多的立体线索,对于用传统的立体视检查方法,判定为立体视盲的患者,其运动立体视和大范围立体视尚可能有残留[7]。因此,为了全面了解患者各水平的立体视功能,进行阶度立体视评估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