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策解读信息较少,不够深入。本局出台政策很少,加之对上级政策重执行轻解读,政策解读信息较少,解读形式单一、质量不高。
3.公开信息范围不全面,数量有待提高。
二、整改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政务公开文件的学习,将专项行动工作任务和要求贯彻落实,并借鉴学习优秀单位先进经验,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知识水平,切实提高信息数量与质量。
四、打击“两非”长效机制形成情况:
我局自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一来,通过排查和自查工作后发现以下问题:
一、过去在岗位上存在监管力度和监管范围有盲点、采矿登记资料审查不够严和资源管理中执法不严等问题。
二、在思想道德上存在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不注重实践和调查研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与党的规定不够吻合等问题。
三、在业务流程上存在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的问题。
四、在制度机制上存在制度机制不够健全、责任心不强、对制度规章执行不力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五、在外部环境上存在滥用职权、原则性不强和徇私情等问题。
六、在内部管理上存在执行工作流程不严密、内部管理不严格、排查和防控风险不够深入等问题。
一、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够深刻、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和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不严等原因。
二、部分工作人员没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工作责任心不强和组织纪律换散。
三、没有细化分工,责任落实不到位,对责任人员追究不力,造成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和有错不纠等现象。
四、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所获得的经验
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更新知识
二、细化工作,落实责任
三、建章立制,严肃纪律
制作廉政警示牌,从岗位职责、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内部管理、防控措施等多方位进行排查,找出漏洞,并提出整改措施,力争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思想滋生。
四、领导牵头,严加监管
为更好更快的落实“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我局党组领导班子牵头,由专门领导负责,成立监察小组,不定时的对各股室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成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力争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中创佳绩,为国土资源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建议
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只有不断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应对社会巨变,顺应社会发展,才能够发现新变化,新问题,才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czd0325”为你整理了这篇政务公开“六提六促”专项行动排查整改情况的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县政府办: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效果,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务公开“六提六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实际,对政务公开各栏目开展自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信息公开范围不全面,公开质量有待提高。
2.政策文件解读不充分,解读要素不全、解读形式单一。
1.不断扩展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在继续做好原有的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扩展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加大新闻媒体、政务大厅窗口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2.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栏和网站建设,加大公开力度,把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最想解决的事项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进行反馈,真正发挥信息公开平台作用。
3.持续完善制度,加强长效管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简化审批流程,确保应公开信息及时、权威、有效公开,切实做到制度完备、工作长效。
(一)组织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建设局、环保局、监察局、发展计划局、经贸局、工商局、司法局、安监局、电力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为开展专项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专项行动的指导思想、整治范围及重点、工作步骤、工作措施及组织领导都作了明确要求。同时,按照专项行动的进度要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多次对全县专项行动进行督办检查,有力地促进了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搞好协调。环保专项行动中,县建设、环保、监察、计划、经贸、工商、安监等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联合行动,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狠抓落实,切实保证了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国土、环保、水利、安监等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行矿山开采全过程监控,及时制止、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在环保执法检查中,各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了环保各项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整体工作情况
环保专项行动期间,按照专项行动任务和计划,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饮用水源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建设项目违法问题、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摸底,分别造册登记、汇总归类,逐一进行清理整顿。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先后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检查企业8个。办理案件2件,接待群众来访1批,,来电2次,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处理,案案有结果,事事有回音,整个环保专项行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是集中整治饮用水源污染和隐患,全县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切实保障饮水安全,我们结合县人大视察《水污染防治》的贯彻实施情况,集中开展整治水源污染工作。一是开展水环境安全大检查。对全县范围内的新建项目和工业污染源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向厂周围和河内倾倒、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了查处;安排专人在各企业巡回检查,“三废”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得以提高,有效杜绝了企业“跑、冒、滴、漏”现象;对医疗机构的废物废水,我们配合县卫生局,对县医院和5个乡镇医院认真进行了检查,督促医院按县环保局、县卫生局的要求,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防止医疗废物对水体的污染。二是加强水源保护。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县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源及供水设施开展了全面监测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二是集中整治建设项目违法问题,环评制度进一步规范。我们在七月中旬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对全县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县水电开发、单位建房、化工建材等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未作环评的单位下发了《补办环评通知书》,进一步规范了建设行为。目前全县新上的新、改、扩建项目都能及时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做到了与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保持“三同时”,建设项目的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有所提高。
四是认真抓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意见(建议)、提案以及群众投诉工作,代表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我们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专项行动,对各项议案提案逐一进行了落实,给予了书面回复,同时采取开门办案,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汇报议案及提案的办理情况,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环保专项行动以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5件,其中因废气污染举报1件。对这些来信来访我们坚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给予了认真办结和回复。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维护,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环保专项行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达标企业超标排污时有发生。部分达标企业的环保治理设施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运行费用高,难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加之环保部门监管目前还不可能全方位及时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在专项行动期间思想警惕,达标排放,专项行动过后思想放松,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建设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企业环保法制和环保意识观念不强,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建设项目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在建设项目审批时把准入口关,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力度迫在眉睫。
三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展不够平衡。矿区生态治理进展不平衡。大部分企业能够按照要求建设规范化环保设施,有效治理尾矿和废渣,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仍有少数企业业主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认识还未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未能按要求建设环保设施,废渣尾矿治理还不到位,致使矿山生态环境局部地区还存在急剧恶化状态。同时,治理资金投入难也是制约矿山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瓶颈”问题。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巩固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果,保障群众健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环境意识。通过电视、报纸、信息、网站等多媒体、多视角、全方位地深入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正反典型,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大环保意识,从而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关心、支持环保执行的社会氛围。
二是严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对违法企业依法查处,该取缔的取缔,该淘汰的淘汰,该关停的关停,绝不心慈手软,姑息迁就,确保执法到位,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三是严把环评准入关,控制新污染源产生。环保、建设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建设项目管理上,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强化“环评”和“三同时”管理,把好新上项目环保关。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对于污染重的项目坚决做到一个也不引进,从严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