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21甘肃
一、检查项目
pH、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隐血、亚硝酸盐、白细胞、比密、Vc
二、pH
1.检测原理:酸碱指示剂法(溴麝香草酚蓝)
2.晨尿多偏弱酸性,PH5.5-6.5;随机尿PH4.5-8.0。
3.临床意义
①升高:严重呕吐、碱中毒、尿路感染等
②降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热、服用氯化铵等药物、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低血钾性碱中毒(肾小管分泌H+增强,尿酸度增高)等。
三、尿液蛋白质检测
1.定义: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或100mg/L
2.正常参考值:<0.1g/L,或<0.15g/24h。
3.蛋白尿生成的原因以及分类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损伤引起)
1)选择性蛋白尿:主要是清蛋白,尿液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1。
2)非选择性蛋白尿:主要是大和中分子量的蛋白质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对小分子蛋白重吸收减低。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相继损伤引起的蛋白尿。
(4)溢出性蛋白尿,血液循环中出现了中、小分子为主的异常蛋白,如: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等。可见于:浆细胞病、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肌肉损伤等。
(5)组织性蛋白尿,组成成分以T-H蛋白为主。
(6)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蛋白尿,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生理状态时,导致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
4.检测方法
4.1试纸法
(1)检测原理:pH指示剂法,对清蛋白(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且可漏检本周蛋白。
(2)影响因素
①假阳性:pH≥9(奎宁、奎尼丁等药物)
②假阴性:pH≤3、青霉素
4.2.磺基水杨酸法
(1)磺基水杨酸法为NCCLS推荐的确证试验
(2)影响因素:
①假阳性:青霉素、含碘造影剂、高浓度尿酸等
②假阴性:pH≤3、pH≥9
(值得注意的是:大剂量青霉素对磺基水杨酸法产生假阳性,而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
四、尿糖检查
葡萄糖是否出现于尿液中,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时,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1.检测方法
①试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只与葡萄糖发生反应,特异性强)
②班氏法:试剂与标本的比例为10:1
2.影响因素:试带法假阳性见于强氧化物质,假阴性见于尿液中含有高浓度酮体、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使干化学产生假阴性反应,而使班式法产生假阳性。)
(1)血糖增高性糖尿(真性糖尿):
1)摄入性糖尿,摄入增多
2)应激性糖尿,由于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一过性糖尿。
3)代谢性糖尿:糖尿病
4)内分泌性糖尿:甲亢、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
(2)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管对滤过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减低,肾糖阈减低所致的糖尿。如:家族性肾性糖尿、新生儿糖尿、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五、酮体
1.定义:尿酮体是乙酰乙酸(20%)、β-羟丁酸(78%)、丙酮(2%)
2.检测原理:亚硝基铁氰化钠法(与乙酰乙酸、丙酮反应,与β-羟丁酸不反应)必须记住。
六、胆红素
①试带法:重氮法
②Harrison(氯化钡溶液)
2.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未结合胆红素入肝后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形成结合胆红素,其分子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由尿中排出,总结来说就是只有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高时才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
3.黄疸的鉴别
(1)胆汁淤积性(梗阻性)黄疸,因胆汁淤积,使肝胆管内压增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结合胆素不能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由尿中排出,故尿胆红素阳性。
(2)肝细胞性黄疸,因肝细胞损伤,致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受损。在病毒性肝炎黄疸前期,当血清总胆红素或黄疸不明显时,尿胆红素阳性为最早出现阳性的检测指标之一,阳性率达86%。
(3)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UCB),超过肝细胞的摄取、排泄能力,使UCB在血中潴留而引起黄疸。但肝细胞将UCB转变成结合胆红素(CB),并经胆管排泄均正常,因而血液中并无CB存在,故尿胆红素阴性。
七、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
检测方法:Ehrlich法(生成樱红色化合物)
三种黄疸的鉴别诊断必须记住,如果理解不了的考前就把它印在脑子里,这个几乎是必考的。
八、隐血
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当其量>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体外。
1.检测原理: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2.影响因素
①假阳性:肌红蛋白、对热不稳定酶、氧化剂或菌尿
②假阴性:维生素C(>100mg/L)
九、亚硝酸盐
1.检测原理:亚硝酸盐还原法(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2.阳性条件
①尿液中致病菌含有亚硝酸盐还原酶
②体内存在适量硝酸盐
③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超过4h
3.影响因素:
①假阳性:放置过久、亚硝酸盐污染
②假阴性:菌尿、维生素C等
十、白细胞
检测原理:粒细胞酯酶法(试纸膜块中含有吲哚酚酯)
十一、比密
检测原理;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十二、维生素C
检测原理:还原法
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胆红素、血红蛋白、葡萄糖及亚硝酸盐可产生严重的负干扰。
十三、尿本周蛋白检查
1.本周蛋白(BJP)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2.在PH值4.8-5.0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发生凝固,升至90-100℃溶解,温度降至56℃左右又凝固,称为凝溶蛋白
3.蛋白电泳时,出现“M”带。
4.临床意义
①多发性骨髓瘤(出现M蛋白)
②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③巨球蛋白血症
十四、尿微量白蛋白
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十五、β2微球蛋白(β2-M)
β2-M,为尿中肾小管性尿蛋白,用试带法筛检常为阴性,用加热乙酸法可为阳性。
十六、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1.HCG含有α和β亚基,其中α亚基与卵泡刺激激素(FSH)、黄体生长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高度同源,可发生交叉反应,呈现假阳性。
2.检测方法
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β-hCG,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
②放射免疫试验:灵敏度最高
3.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到高峰
①早期妊娠诊断
②流产诊断和检查
③异位妊娠的诊断
④其它畸胎瘤、睾丸间质细胞癌等患者血液和尿中HCG也明显升高。
十七、尿液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牛奶状称乳糜尿。
十八、尿干化检测
尿8项:pH、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隐血、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