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SAA…检验科“新三大常规”解读细菌感染血红蛋白检验科SAACRP血小板新生儿白细胞

健康人的血小板数比较稳定,在一日之间没有大的变动,亦无性别与年龄明显差别,有些妇女血小板可呈周期性(月经期)轻度下降。

提到检验科的主要工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三大常规:血尿便常规,即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虽然如今检验科出现了新的三大常规——SAA、CRP、血常规,但不管是新还是旧三大常规,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并且日常工作中需要用到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新三大常规都包含什么,分别有什么意义,又该如何解读呢?

01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临床意义

1、快速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在感染早期、微弱的炎症刺激,SAA较CRP更灵敏,可提供更好的鉴别;

3、反应灵敏,可作为反映感染和炎症控制的敏感指标;

4、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冠心病风险预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动态监测、移植排斥反应监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改善监测方面;

5、SAA、CRP、PCT的组合检测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又多了一份依据,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映的临床增值意义;

6、SAA与CRP联用可对早期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数据,指导抗生素使用;

7、特别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的细菌和病毒感染鉴别方面有着比单项做更大的意义;

SAA水平临床解读

SAA适用科室、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汇总

02C反应蛋白(CRP)

TIPS:

急性时相反应包括感染、炎症及创伤时某些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这些蛋白除CRP外,还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触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其中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5mg/L),而在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显著升高,故被认为其最有价值。

CRP常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感冒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则多数不升高。

应用范围

器质性疾病的筛选;

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

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

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

正常参考值

十大临床意义

1.感染的诊断与鉴别

CRP在细菌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

革兰阴性感染:可发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时高达500mg/L。

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是在100mg/L左右。

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应最轻,通常不超过50mg/L,极少超过100mg/L。在细菌感染的急性期,CRP显著升高,寡聚腺苷合成酶正常。在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寡聚腺苷合酶水平升高。

2.预测将来心肌梗塞与中风的危险性

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最强的危险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可预测将来心肌梗塞及中风的危险性。

C反应蛋白含量>2.1mg/L的人与<1mg/L者比较:将来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为后者的1.9倍;发生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为后者的4.1倍。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10d也降至正常。3.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CRP无明显改变,所以可用于与风湿性疾病鉴别。若存在发热为并发感染而非疾病的恶化。

4.癌症

已升高或正在升高的CRP预示着不良的预后及常提示转移。结肠癌是导致死亡人数第二多的癌症。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含量最高的那些人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是C-反应蛋白含量最低者的两倍。

5.评估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监控

CRP为10~50mg/L表示轻度炎症。CRP升至100mg/L表示较严重的疾病,它的严重程度在必要时需静脉注射。CRP>100mg/L表示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细菌感染的存在。

6.抗生素的治疗监测

系列血浆CRP的测定,可用来作为下列情况的治疗监测:在许多感染时最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CRP水平的变化来决定抗炎药物的剂量。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菌素治疗。在高危人群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引。

7.外科

患者施行手术后24~72h,血中CRP水平明显升高,约在第5~7天恢复正常。凡骤升后持续高水平多预示合并感染。对中、大手术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7天各作常规检测一次。凡术后5~7天CRP仍持续高水平者,理应怀疑合并感染,并配合治疗作随访监测。8.内科肺炎

CRP>100mg/L,强烈提示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典型的病毒性肺炎不会超过50mg/L。心血管病,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10d也降至正常。

代谢综合征,根据CRP水平可将为:低危险组,<1mg/L;中危险组,1~3mg/L;高危险组,>3mg/L。

9.妇产科

盆腔炎和子宫附件炎,CRP值升高。盆腔肿块和子宫肌瘤通常多为阴性。诊断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时,如母亲CRP在产前6-19h超过50mg/L可作为出现AIS的标准;产后第一天出现的AIS的CRP将比正常分娩时高出2~3倍。无并发症的CT和NG感染不会引起CRP升高。但扩散到盆腔可引起急时相反应。

10.儿科

新生儿脓毒血症:出生3天前CRP>10mg/L表示感染。如果CRP在24h内没有超过10mg/L,多无新生儿感染。

脑膜炎:CRP>20mg/L提示为细菌感染的可能;>100mg/L时具有细菌感染诊断价值。结脑CRP在20-60mg/L。成功的治疗可使CRP在一周内降至正常。

03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是最简单且最重要的常规血液检查,故而取名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

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杆状核1%~5%(0.04~0.5)×109/L,

分叶核50%~70%(2~7)×109/L,

嗜酸粒细胞:0.5%~5.0%(0.05~0.5)×109/L;

嗜碱粒细胞:0%~1%(0~0.1)×109/L;

淋巴细胞:20%~40%(0.2~0.4)×109/L;

单核细胞:3%~8%(0.08~0.8)×109/L。

注:前面是分类百分占比,后面是绝对值。

(1)中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嗜酸粒细胞: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淋巴细胞: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减少见于多种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4)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5)嗜碱粒细胞:

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除了病理性的原因,别忘了还有生理性原因: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女性月经期、妊娠分娩期等都可使白细胞一过性增高。另外,一日之间亦可有波动,下午较早晨为高。

血红蛋白浓度(Hb)

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体积(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血红蛋白增多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②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在集体正常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的粘附聚合作用。

(100~300)×10^9/L

男性(108~273)×10^9/L

女性(148~257)×10^9/L

平均值190×109/L

(1)生理变异:

(2)病理意义:

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内科疾患如胶原性疾患,脾功能亢进,尿毒症,肿瘤骨髓转移引起骨髓纤维化时可继发血小板减少,某些造血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粟粒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

血小板显著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髓转移(有溶骨性变化时),在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性增多,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单位:%)男:10-18%,女:10-18%,新生儿10-18%。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单位:fL)男:7-13fL,女:7-13fL,新生儿7-13fL。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单位:%)男:10-50%,女:10-50%,新生儿10-50%。

血小板压积(PCT)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儿0.10-0.35%。

编辑:青翠欲滴,校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SAASAA联合CRP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pptxSAA-SAA联合CRP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pptx 38页VIP内容提供方:liwenfang 大小:7.39 M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3-12-11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SAA-SAA联合CRP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10/7105165133006015.shtm
2.临床免疫检验病毒感染(重症)、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24小时SAA水平下降30%提示有效,预后好 15.2炎症三项的临床应用和常见问题 炎症三项作为炎症的指标,其单个意义往往十分有限,但当这三个指标联合在一起或者加上其他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这可大大增加其诊断的价值。 15.2.1全程CRP、CRP和HS-CRP的区别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72930161_1072930161.html
1.saacrp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问题描述:saa crp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医生回答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SAA和CRP都出现升高,说明身体存在炎症感染。一、CRP,即C反应蛋白,当有急性感染时会呈时相反应,通常可在一两日内达到较高升高指数,是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二、SAA,即血清淀粉样蛋白,也是一种急性时反应蛋...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f5672217c57129f9b143a8ad0ae4672e.html
2.壹生资讯意义: SAA、CRP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并非是简单的重复检查,二是1+1>2,两者优势互补,使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加上血常规检查,被称为临床检验新三大常规。 文献报道: 1、SAA、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及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时SA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RP。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02188f97-197e-4565-9847-cca12c28d010.html
3.CRP+SAA两联检的临床价值目前,白细胞(WBC)计数和分类、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常用的感染初筛指标均对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超过80%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最先引起。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作为一个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被证明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感染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监测有较重要的价值,特别在...https://docbook.com.cn/information/1142
4.CRP+SAA联合检测随之应运而生了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应用场景,像门急诊常见的"CS"(CRP+SAA)组合,住院临床常见的“IP”(IL-6+PCT)组合。临床医生经常同时检测多个炎症标志物,那么对于感染的诊断和监测,联合检测比单一检测是否更优,如何合理进行组合检测?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指出“多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https://www.ebiotron.com/news/77.html
5.SAA概念及SAA与肿瘤的关系介绍2、互补应用:SAA与目前临床最广泛使用的CRP相比较,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同之处:SAA升高见于病毒、支原体、细菌感染,且敏感性高于CRP;CRP升高见于细菌感染,病毒及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 SAA的临床意义 1、SAA是诊断病毒、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SAA与CRP相比优势是:上升早、幅度大、...https://m.douban.com/note/724626336/
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临床意义企业动态目前,细菌、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疾病中均检测到血清SAA升高。某些疾病,如病毒感染、移植排斥反应、冠心病等,SAA的敏感性高于CRP,可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1. 感染性疾病https://m.biomart.cn/news/16/3209893.htm
7.联合检测SAACRP及CEA对结肠癌诊断的意义SAA、CRP与CEA可作为结肠癌的血清标志物; 3.血清中SAA、CRP与CEA三者均可分别作为结肠癌的诊断指标;分组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者,以SAA-CRP-CEA联合检测的方法在诊断结肠癌方面最具有临床意义; 4.结肠癌患者的血清中的SAA与CEA、CRP与CEA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SAA及CRP与CEA一样是临床诊断上不可以...https://wap.cnki.net/lunwen-1014125775.html
8.关于CRP,PCT以及SAA等项目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临床检验综上所述,鉴于项目自身的缺陷以及干扰因素众多,与快速发现炎症以及监控炎症水平的作用相比,个人认为CRP,PCT以及SAA的优势并不在于感染的鉴别诊断,以此为卖点推广上述项目可能并不合理。 而如果使用上述项目进行感染的鉴别诊断建议一定需要注意: 1. 以临床信息为主,实验室指标为辅:并非一锤定音的指标(如培养),一定要结...https://3g.dxy.cn/bbs/topic/41169563
9.血常规/CRP/SAA三联检在婴幼儿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因此,SAA检测既可辅助诊断细菌病毒感染,又可动态监测病情、观察疗效、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本文仅以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为例,探讨SAA联合CRP 和传统WBC 检测的临床意义。 图.炎症刺激下SAA生成及作用机制https://www.dymind.com/information_detail/36
10.血清淀粉样蛋白A结果分析正常值临床意义寻医问药网临床意义 1、与CRP相仿,用以评估急性相反应进程。SAA是个灵敏的参数,它在炎性反应大约8h后开始升高,且超过参考范围上限时间早于CRP,然而CRP在正常人中的中位数值与参考范围上限的差距,大约有10倍。在SAA中仅有5倍。轻微感染,例如,许多病毒感染,SAA升高要比CRP更为常见。在感染性疾病中,SAA的绝对上升要高于CRP...http://jck.xywy.com/jc_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