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介绍: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群和血清型众多,其群特异性的化学组成为类脂多糖复合物,型特异性的化学组成为蛋白多糖复合物,不同型钩端螺旋体的多糖组成有所差异,患者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检查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钩端
钩端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介绍: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细长柔软螺旋体,广泛存在于多种野生动物与家畜体内,可引起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全身性感染,带菌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传染源,以接触传播为主。在我国鼠和猫是主要传染源。当人感染后,采集发病2周的血液检查血清IgM抗体,对早期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有重要价值。2-4周后
钩端螺旋体抗体介绍: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可利用已知抗原及抗原致敏的载体来测定。钩端螺旋体抗体正常值:显微镜凝集试验:小于1:3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血清抗体滴度小于1:100。间接凝集试验:单份血清间接血凝滴度小于1:160。间接炭凝滴度小于1:
病人常在感染后1-2周俄然病发,临床颠末分3个阶段:一、早期(钩体血症期)持续2-4日,出现发烧、头疼、全身乏力、眼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逢迎肿大等感染中毒症状。二、中期(钩体血症极期)病后4-10日,表现脑膜炎症状,如剧烈头疼、频仍呕吐以及颈强等;个别病例可见大脑或脑干侵害,CSF可分
病人常在感染后1-2周俄然病发,临床颠末分3个阶段:一、早期(钩体血症期)持续2-4日,出现发烧、头疼、全身乏力、眼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逢迎肿大等感染中毒症状。二、中期(钩体血症极期)病后4-10日,表现脑膜炎症状,如剧烈头疼、频仍呕吐以及颈强等;个别病例可见大脑或脑干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较长,通常为3个~7个月。症状随病鲍种类不同而异,红鲍和白色鲍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而黑鲍通常表现消化腺病变和炎症。以1龄~2龄患鲍症状典型,表现为厌食、嗜睡、虚弱和不同程度的消瘦,严重的腹足肌肉萎缩。此外,出新壳的鲍异常增多。病鲍行为变化,厌食、嗜睡;常呈水平匍伏,不愿垂直
检查前: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检查后: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
钩端螺旋体疫苗,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用于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显微镜凝集试验:小于1:3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血清抗体滴度小于1:100。间接凝集试验:单份血清间接血凝滴度小于1:160。间接炭凝滴度小于1:640。乳凝滴度小于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P/N小于2.1)。
全身及局部反应一般轻微,偶有发热及局部疼痛、红肿,一般可自行缓解。
最近报道的悉尼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常常是致命的细菌感染,这引发了同样影响人类的动物疾病的问题。这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大鼠和其他啮齿动物传播的。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悉尼地区,这一最新的犬群中还没有出现人类病例;狗的病例并不总是伴随着附近的人的病例。那么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呢?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
1.脑CT可发现因脑动脉炎导致脑梗死的低密度影。2.脑MRI可更准确地发现大小不等的脑梗死灶。3.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炎改变,表现为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不同程度的狭窄,管腔粗细不均,管壁不光滑,呈蚕食状,甚至可完全闭塞而不显影。同时可见丰富的侧支循环,以颅底部为主的细小新生和
1.避免与带菌动物(尤其是猪与鼠类)及被其尿所污染的水接触。2.驱鼠、灭鼠。3.严禁食用病畜肉及带菌动物的生肉及其他产品。4.管好猪、犬等家畜,接种兽用钩体菌苗,避免使用新鲜畜肥。农田在插秧前施石灰氮,割禾前10天放干田水。5.人群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接种钩体菌苗。
病理改变本病的病理表现常与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第Ⅲ型变态反应疾病相似;但程度较轻。主要有小血管扩张、粒细胞浸润和水肿等。有人曾对3例因接受大量马抗癌血清而致命的病例进行了尸解,发现肾脏的病变甚重,有缺血、纤维素沉着以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临床表现症状的发生和程
人类常因屠宰病畜或接触被带菌动物排泄物污染的田沟、坑道、矿井的泥土或水而感染。饮用被污染的水或吃被污染的食物也可被感染。感染后,一部分呈隐性,一部分发展为钩端螺旋体病。临床常见的有黄疸出血型(韦尔氏病)、流感伤寒型、出血性肺炎型、脑膜脑炎型和肾功能衰竭型。不同的螺旋体引起感染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病理改变本病基本病变是血管炎,累及毛细血管、细及小静脉、少数为细动脉,在大血管中是静脉多于动脉。血管各层病变程度不一。一般是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显著者聚集成团,以及管壁水肿,少许嗜伊红性物质沉积,肌层分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而血栓形成者少;细动脉内膜下纤维性增生而内膜增厚。滋养血管亦呈上述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本病没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弥漫性非化脓性脑炎。神经细胞,特别是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变性,血管周围出现单核细胞和少数多形核细胞构成的浸润灶—血管套。延脑和脊髓也有神经细胞变化,脑膜充血。
结肠病变以局限性粘膜下小脓肿开始,其孤立散在分布。组织破坏逐步向纵深发展,自粘膜下层直至肌层,形成口小底大的典型烧瓶样溃疡。早期病变仅可见粘膜小溃疡,表面周围略上翻,但边缘不整齐,溃疡表面可见深黄色或灰黑色坏死组织,在其深部可找到滋养体。溃疡与溃疡之间的粘膜一般正常,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无炎症反
病理机制肠道阿米巴病主要由于食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包囊囊壁具有抗胃酸作用,能安全地通过胃而到达结肠的回盲部,在肠液的消化作用下脱囊而出,发育成为小滋养体。小滋养体直径约为3~12μm,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吞噬肠内容物和细菌为营养,不能吞噬红细胞。在结肠功能正常时,横结肠以下的
流行病学世界各地均有此病,我国已发现有25个省、区有钩端螺旋体患者或带菌动物,以广东及四川比较严重。致病性钩体分为20个血清群,172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18个血清群,77个血清型。南方流行群复杂,主要是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秋季热群、澳洲群、七日群和流感伤伤寒群分布较广,其中以黄
检查前:(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检查后:(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
抵抗力钩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致病螺旋体为强,在水或湿土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这对本菌的传播有重要意义,该螺旋体对干燥、热、日光直射的抵抗力均较弱,56℃10分钟即可杀死,60℃只需10秒,对常用消毒剂如0.5%来苏、0.1%石炭酸、1%漂白粉等敏感,10~30分钟可杀死,对青霉素、金霉素
①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的先兆期:患者面色苍白(个别也可潮红),心慌,烦躁。呼吸、心率进行性加快,肺部逐渐出现罗音,可有血痰或咯血,X线胸片呈纹理增多,散在点片状阴影或小片融合。②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的出血期:如未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面色转极度苍白或青灰,口唇发绀,心慌,烦躁加重,呼吸、心率显
钩体病早期突出的临床表现腓肠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呈世界性范围流行。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
病理改变有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肿形成等。登革出血热病理变化为全身微血管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及出血。消化道、心
病理改变本病系从动脉中层及外膜开始波及内膜的动脉壁全层病变,表现弥漫性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呈广泛而不规则的增生和变硬,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常合并血栓形成,病变以主动脉分支入口处较为严重。本病常呈多发性,在2个受累区之间常可见到正常组织区,呈跳跃性病变(skiplesion)。随着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