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正规机构体检,一般都会要求按照《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完善基本项目,但很多人总会对一些小项目心...
在正规机构体检,一般都会要求按照《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完善基本项目,但很多人总会对一些小项目心存偏见甚至弃检,比如,大便隐血试验、外科检查、眼科检查等。
▲“大便标本我就不留了,又麻烦也查不到什么。”
▲“什么,外科检查?不做不做,怪尴尬的。”
▲“眼科不就是查个视力吗?有什么好看的,反正我近视。”
殊不知,这样做暗藏风险,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项目有着大作用,能捕捉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大便隐血试验是直肠癌无创筛查最重要的手段,它价格低廉、便捷无痛,适用于人群普查,有助于肠癌的早筛早治,从而可有效地降低肠癌的死亡率。
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每年检出的肠癌中,90%以上是通过大便隐血试验最早发现苗头的。总之,这项检查丝毫不能轻视,关键时候能救命。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大便里是否有隐血是一个很重要的预警信号。当然,大便隐血阳性只是提示有肠道疾病风险,并不代表一定患了肠癌。临床上,饮食、药物影响,胃粘膜损伤、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都可能导致阳性结果。
所以,发现大便隐血阳性或者弱阳性,需要高度重视,遵照体检报告的提示进一步复查以排除疾病风险。
在体检中,外科检查是基础项目,但很多受检者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外科检查就是医生看一看,查不出什么名堂。其实,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外科医生会通过看、触、问,检查甲状腺、淋巴结、乳腺(女外科)、脊柱、四肢关节、前列腺(男外科)等全身各个部位,同时会完成肛门指诊,不仅可以完成体表各个部位的基础排查,还能初步筛查肿瘤。
医生能通过以下情况:甲状腺、乳房、前列腺等外观或大小;是否有结节或肿块;结节或肿块的大小、性质、边界、移动度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风险。而肛门指诊更是“一指值千金”,是直肠癌筛查的有效方法,因为75%的直肠癌位于直肠中下段,这个位置刚好是可以通过肛门指检摸到。
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外科医生不止一次“摸”出可疑早期甲状腺癌、乳腺癌、直肠癌。
一些人以为,体检中的眼科检查就是查个视力,其实眼科是先测视力再做眼底检查。而眼底藏着很多没有症状的疾病早期信号,不仅可以筛查眼部疾病,还是窥探全身健康的重要“窗口”。
首先,医生会结合视力和眼底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盘、黄斑区等情况,来筛查青光眼、白内障、眼底黄斑变性、干眼症等常见眼病。
同时,眼底检查还可以筛查血管病变。众所周知,人的大部分血管都“藏”在皮肤和肌肉中,唯一可以直观看到人体血管的窗口是眼底。眼科医生通过眼底镜可观察眼底动脉是否发生硬化,有没有出血、有没有细小血管梗塞等情况,从而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早诊早治,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眼底检查是“捕捉”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利器。如果眼底动脉有微血管瘤、出血等情况,那就要高度警惕“糖网”了。
在国内,“不是牙疼,不看牙医”是普遍现象,在体检单上看到口腔科很多人会自动忽略,除非体检那天恰好牙疼。
其实,口腔问题远不止牙齿这么简单,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比如,大量研究证明,牙周炎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不良妊娠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所以,口腔科检查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口腔疾病,也能早期发现口腔疾病,防止其引起或加重全身系统性疾病。
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作为槟榔消费大省,湖南是口腔癌的高发地,定期口腔检查则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
耳、鼻、咽喉掌管着我们的听觉、嗅觉、呼吸、语言、吞咽等功能,一旦出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鼻炎、咽喉炎等病严重时甚至会让人”生不如死“。
现实生活中,耳鼻喉病发病率极高,但重视、懂得预防知识的人并不多。体检中,耳鼻咽喉科医生会做一些系列检查,包括外耳道、鼓膜、鼻腔、扁桃体、声带等,为您筛查头颈部的炎症、息肉及新生物,预防耳鼻喉局部疾病及部分全身疾病。同时,还会根据您的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预防、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