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车管”服务系统,全面拓宽“互联网+车管”服务。记者郭诚摄
以打造服务型和人民满意车管所为目标,我市全面拓宽“互联网+车管”的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于9月15日正式建成了具备实用性、智能性、便民性的“智慧车管”服务系统。
邮政人员“上门采集”,在家轻松搞定期满换证
“有人就要问了,不去医院体检?那怎么保证体检的公正性呢?”赵保山笑着跟记者解释,本着“让数据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腿”的理念,公安交警研发了基于手机客户端“体检工具”模块,将体检医院直接搬到手机上,打通服务市民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办理业务的市民,可自主通过体检程序完成身高、视力、辨色力、听力以及四肢等体检项目。上门的邮政人员利用“上门采集”功能模块全程分段录像,防止体检作弊。医院医生后台远程审核,确保体检工作真实有效,“这种体检方式在全国属首创,只是目前暂时提供主城区二环以内上门服务,后期技术完善后,也将在各县区推广。”
“智能引导屏”规划通道,“智慧查验”全程闭环查验流程
对于线下到现场办理业务的市民,公安交警也通过增加科技设施,提供现场全流程跟踪式服务。
“今年8月我办理新车上照手续时,那时还是从车管所北侧入口进入,有不熟悉的群众容易进错区域,虽然有好几个民警进行引导,但还是混乱。”莲池区市民任先生到车管所办理车辆变更登记业务,在进入查验区后,他发现查验区建设了“桥架式智能引导屏”,规划4个查验通道,其中1条大车通道、2条小车通道、1条进口车通道,车辆按照导向进入不同待检通道,通道之间用护栏物理隔离,“跟之前相比,机动车各行其道,减少了换口的麻烦。”
“整个查验流程的设计在全国属于首创。对于一天内超过2次进入查验区的人员,系统自动预警锁定,禁止进入,彻底将黑中介挡在门外。”赵保山说。
10月再推三项服务项目,意见建议功能也将上线
在“智慧车管所”,除了“警医邮·家”“体检程序”“上门采集”外,安排专人对接企业,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的“绿色通道”和回答各类业务的“疑难杂症”“语音服务”也各有特点。尤其是语音服务,则是将车管所的智能客服“小度”搬上了手机客户端,这在全省尚属首创。
“群众在咨询办理业务时,习惯用语音咨询,但由于对于业务术语不熟悉,导致有些群众无法获取到精准的咨询服务。”车管所民警说,公安交警将智能语音机器人小度搬上了手机客户端,此项功能可通过语音、语义的分析,回答各类业务问题,“比如市民提出‘机动车审验’的问题,‘语音服务’不仅会回答审验流程,还会对应问题进行‘驾驶人去哪里办理审验业务’和‘如何办理机动车年检业务’等反问和相似问,给出关键问题的索引,为市民提供全覆盖、无死角的业务咨询服务,这在全省尚属首创。”民警解释。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