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气体交换和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小儿血气分析正常值见表6-1。
表6-1小儿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
项目
新生儿
~2岁
>2岁
pH值
7.35-7.45
Pa02(kPa)
8-12
10.6-13.3
PaC02(kPa)
4.00-4.67
4.67-6.00
HC03-(mmol/L)
20-22
22-24
BE(mmol/L)
-6-+2
-4-+2
Sa02(%)
90-97
95-97
96-98
胸部X线透视和摄片是最常用的检查。如今,CT、高分辨CT(HRCT)、磁共振(MRl)和数字化胸部X线摄片等技术使肺部疾病的诊断率大为提高。
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干燥气候,北方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气候干燥易引起人体机理的上火症状,从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症状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fever)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告诉病家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1.抗病毒药物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或2mg含服,每2小时一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亦可试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
2.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4.中成药亦有较好的效果。
5.美国4S清肺平喘疗法。
空气负离子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对人体产生作用,同时对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也有明显影响,在电离空气过程中,氧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而产生大量的氧负离子,[3]负离子可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促使呼吸系数增加(吸收氧气增加20%,排二氧化碳增加14.5%),负离子也可使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加强,纤体分泌增加,另外,负离子还能促使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粘膜的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