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涉嫌非法收购、出售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嫌疑人冯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27只玳瑁遗体的绝望控诉
今天下午,在琼海公安局潭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潭门派出所一处临时存放玳瑁标本的房间。一进入房间,记者被227只玳瑁标本的绝望的“眼睛”所震惊:只见被树立起来排成纵队的玳瑁遗体,一个个睁大“眼睛”,目光空洞,表情绝望。仔细辨认才发觉,这些“眼睛”都是玻璃制作的假眼,真正的眼睛早已被不法商贩挖去。
同行的民警向记者描绘了一个凄惨场景:“听老渔民们说,那些不法商贩受高额利润驱使,大量收购捕杀玳瑁。他们杀玳瑁时,是把玳瑁捆扎严实以后,从玳瑁尾部下方‘掏洞’,把玳瑁的肉连同内脏一次性‘掏空’,再风干,在玳瑁体内塞进棉花,再把尾部的洞缝合好,然后制作成标本。”
一位70岁的潭门老渔民说,杀玳瑁时会听到玳瑁一声撕心裂肺的沉闷的吼叫,那声音很恐怖。
玳瑁标本及制品价格昂贵
玳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寿命可达1500岁,成年的玳瑁(约20多岁)身长1米,体重40~60公斤,主要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暖水性海洋。该类海龟在中国台湾、福建和海南等沿海一带海域亦有分布。
正因为玳瑁历来被认为是名贵之物,才吸引不法商贩进行捕杀、贩卖。记者今天在琼海潭门镇走访一些销售贝壳工艺品的商店时,发现仍然有商贩偷偷销售玳瑁制品和玳瑁标本。
据了解,玳瑁的甲壳上有美丽而又色彩斑斓的花纹,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可作为首饰、雕塑等饰品的原材料,高贵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长寿的象征,享有“海金”之称。玳瑁工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工艺水平在唐代已达顶峰,日本的玳瑁工艺也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人类对玳瑁的过度需求,导致玳瑁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减少,已有灭绝的危险,目前两个玳瑁亚种的保护现状均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极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