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电子产品,含铅、镉、水银、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1]。比如电视机显像管含有易爆性废物,电视荧光屏含汞;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含有有毒物质;电冰箱的制冷剂和发泡剂能破坏臭氧层;而废电脑则更厉害,一台电脑所需要的700多种化学原料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有资料显示,每一台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中的阴极射线管平均含有大量铅,而铅一旦进入土壤会严重污染水源,最终将危害人类、植物和微生物,还会对儿童的脑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据专家介绍,电子垃圾对环境、土壤的破坏难以估量。因此电子垃圾处理确实是事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2高回收价值
尽管电子垃圾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但是电子垃圾又是一种特殊的垃圾,它里面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以及一些仍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等[2],其回收利用具有广阔前景。如果处理得当,电子垃圾可成为与天然资源同等重要的城市矿山,国外有关研究表明,1吨随意收集的电子板卡中,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仅1磅黄金的价值就是6000美元。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电子垃圾回收经验表明:电子垃圾回收已经成为盈利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黄金产业。由于贵金属具有稀有、难提炼和高价值的特性,若从电子垃圾中提取回收这些贵金属,不仅可以节省有限的自然矿产资源,还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处理现状
2.1国外处理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电子废弃物的制造国。据报道[3],美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高达700~800万吨,已占全美垃圾量的2%~5%,而且逐年增长。2000年美国约有2000万台电脑被废弃,其中仅有10%的旧电脑被回收利用,其余大多数被堆置或出口到了其他国家。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重视资源回收技术的开发1995年美国在新泽西州建造了一个年处理电子废弃物约2万吨的资源化工厂,而且又在休斯顿开发了处理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的工艺,安全有效地处理了有害物质铅,又将玻璃破碎作为填料进行了再利用,目前此工艺已很成熟。日本从2001年4月起开始实行《家用电器回收法》,要求主要家用电器回收率达到50%~60%,2008年要求达到80%~90%。一方面,强迫制造商回收旧电器,另一方面则要消费者承担大部分的回收循环费。除积极开发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之外,还投入巨额资金研究电子电器环保产品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已经正式启动,其中所包含的产品覆盖了彩电、冰箱、空调等10类电器产品。在芬兰,库萨科斯基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全国每年回收利用的2万吨家电和电子垃圾中,50%是由库萨科斯基公司进行分类加工处理的。该公司将分类后的各种电子垃圾送到相应的专门加工厂进行粉碎、铸造等再处理,使电
子垃圾变成各种工业生产原料,供应本国和外国的工业企业使用。回收的铅、水银等有害物质则被送到专门的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理。
2.2国内处理现状
在我国,目前城市中大量的电子垃圾只有两个出口:收垃圾的小贩和拆解作坊。在郑州的南阳路等废旧电器集中地区,人们随时可以看到,小贩收来旧电器把能用的稍加整理改装之后再卖到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这样的旧电器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没有再利用价值的电冰箱、电视机等,回收后就在露天道边拆卸,其中的玻璃、塑料、金属等能卖钱的卖了,其余的当垃圾扔掉,大量有害物质最终被当做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也有一些所谓的“电子垃圾处理厂”,实际是拆解作坊,他们把电子垃圾中含有的金、银、铜、锡、铬、铂、钯等贵重金属拆出来,用硫酸把其他成分腐蚀掉而留下贵金属,酸液等大量有害物质也就源源不断地被排入河流、渗入地下,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可见,整治电子垃圾在我国已刻不容缓。
电子垃圾的处置方法
3.1电子垃圾的科学处理必须从源头抓起
3.1.1电子产品的外壳选材
电子产品的外壳无非是塑料或金属,外壳材料的选择不能包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要以环保、低公害、便回收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为设计目标,如塑料外壳的选材必须采用可便于回收的环保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必须在外壳上永久标明材料名字或成分,以利于回收。
3.1.2强制在电子产品组装生产中采用无铅技术
多少年来,电子工业中成功采用了锡铅钎料,并显示了价廉物美的优点,使得电子产品生产商非常不情愿放弃它。但是,电子垃圾处理残渣的填埋,极大地污染了土壤及地下水源,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欧盟通过了在电子工业中限制使用铅等有毒物质的法规,并将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从此,推动无铅钎焊技术的快速发展。日本出于商业及市场的考虑,积极推进所谓绿色电子产品。现在日本在无铅钎焊技术上,已经超过欧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1年,我们就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电子垃圾的处理。当时,我们组织了一个调研组。调研的结论是,电子垃圾的处理要经过“五步曲”。第一步,加强舆论宣传;第二步,加快立法进程,没有法律保障,电子垃圾处理工作很可能做不下去;第三步,规范市场――2001年,进口的电子垃圾很多,在当时不知道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市场的无序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第四步,建立回收体系,这是电子垃圾进行合理化处理的一个有效途径;第五步,启动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一整套的数据,使立法有据可依。
关于电子垃圾处理的“七个乐章”的构思。第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以人为本,中国还有13亿人吃饭、就业的问题,我们后面的工作要以这个为着眼点去考虑。第二,以市场为主。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工作首先要以市场为主。在国家还没有政策和规范的情况下,现在市场有几十万人从事着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工作。我们要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再采取有效的方法。第三,政府引导。第四,标准先行。今后,如果电子废弃物处理过程没有标准,二手电子产品没有质量保证,我们怎么样对消费者负责?因此,要制定一整套的标准和规则。第五,技术攻关。我们要利用科研技术,通过技术力量提高拆解技术,解决拆解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为环境做出贡献。第六,产业提升。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回收、处理、再利用是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中的关键环节。以前,我们只考虑到了生产、开发、销售和市场服务、维修服务,没有考虑到回收、处理、再利用。现在,全球资源枯竭,我们的资源都要到废品里去找。因此,对于产业提升来说,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是很有意义的。第七,持续发展。
我们的设想:筹资建立一个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委员会,吸收各界人士,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各行各业认识到这个问题;通过这个委员会,组织大家研究开发有关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管理系统;提供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美丽乡村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①。村民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趋于城市化,垃圾自然而然的也趋于复杂化,除了原来的农作物垃圾和基本的易于处理的生活垃圾外,含有有毒成份且容易造成空气和水土污染的电子垃圾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农村居民对于不当处理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缺乏了解,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垃圾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因为农村聚居地相对分散,政府的管理难度加大,因此农村垃圾问题长期疏于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各地政府、各界学者针对该问题也都做出了不少的研究和对策,但是效果不够理想,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问题的重点就在于没有做到在源头上就对这些垃圾实行分类运收。
据统计,目前农村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为0.86kg,全国农村每年仅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已逼近3亿吨,约为城市生活垃圾的70%-80%;且每年正以1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东西坏了都拿去修,现在各种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东西还没有用坏,就要赶潮流换新的,更别说会拿去修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农村垃圾量的猛增。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量与垃圾处理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垃圾问题的主要矛盾。
一、中国农村垃圾处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二)缺乏专门处理农村垃圾的成熟技术
农村垃圾虽然是日趋城镇化,但是和城市垃圾还是有本质区别,再加上城市和农村的情况不同,如果完全照搬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很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处理不当等问题。然而农村魍车姆偕蘸吞盥竦壤圾处理方法已经不能解决全部的农村垃圾了。
(三)农村聚居地分散,缺乏专业的环卫工作人员
农村基层垃圾处理人员和机械数量不足,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员结构的原因,环卫工作人员较少,年龄结构偏大。农村环卫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的指导准则和岗前培训,影响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管理质量。
二、上海崇明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的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③。全岛共13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70多万,平均日产生垃圾量800多吨。崇明县政府因地制宜,创建了一套以农户收集垃圾为基础,垃圾中转站运收为辅助,垃圾综合处置场处理为主体的垃圾处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更是引进了专门的湿垃圾处理设备,实施干、湿垃圾分类投放,运收,处理。经过实行,崇明岛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崇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按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乡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进一步提高湿垃圾分类减少及资源化利用率,崇明县有关部门按照就近就地,集中处理的原则,支持各乡镇新建了一批湿垃圾处理点。
以元六村的一处湿垃圾处理点为例,该处理点远离村民聚居区域,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内置专业处理设备。据介绍,工作人员将收集来的湿垃圾处理后,放入发酵池,加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附近村民的农业生产。另外,湿垃圾处理点将实行专项收集―专项运输―专项处置模式,湿垃圾处理点的设立,降低了处置垃圾的运输成本,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实施高效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后的变化―崇明丰乐村为例
1.垃圾明显减少
根据“分类减量,无害处理”的垃圾投放原则,村民们在源头上就可以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地分类,把可以直接循环利用的垃圾收集起来以一定的比例来换取有用的生活用品。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平时的垃圾投放量。该村的垃圾量比以往减少将近一半。
2.环境压力大大减轻
餐厨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变废为宝,成了有机肥被回收利用。“湿垃圾”在收集途中减少了对路面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垃圾的总体体积,节约了垃圾填埋的空间,减轻环境压力。
3.村民积极参与
在对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操作过程中,村民们都积极地参与,这样政策的实施,使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好处,因此也更加热衷于对垃圾分类这样的工作。该政策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人都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
所以我们在崇明当地原有的垃圾运收模式上提出改进: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合理处置。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减量化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垃圾的数量在迅速增长,但是专门针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方法却还没有跟上垃圾数量增长的速度。因此在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前,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才是现在最为恰当的可行之策。
(二)推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
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运收是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先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实现对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这和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减少垃圾数量也使垃圾资源化,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也只有先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更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自然是指可以直接回收循环使用的废品。都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宏观环境经济角度来看,所有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是守恒的,这些能量只是从一种物质形式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形式,但不可避免的是在转换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放错位置的资源,从更大程度上实现垃圾循环使用。
2.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虽然不属于可回收垃圾,却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垃圾。厨余垃圾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多,除含大量的有机物外,还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因此厨余垃圾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肥料供农作物生长使用。此步骤正是实现了农作物能量的“循环利用”。
3.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主要就是指建筑垃圾。在农村,农户自己盖新房子或是翻新旧房子都是近几年来很常见的现象了,这无疑会产生不少的建筑垃圾。虽然农村的建筑垃圾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和城市偌大的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垃圾数量相比只是寥寥。因此农村并没有专门针对这种垃圾的运收、处理政策。
(三)垃圾正确处理,实现垃圾无害化
对于可回收垃圾,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处理技术,对这些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变废为宝。回收废纸经过加工处理成为造纸的原材料,从而可以节约木材,减少对树木的砍伐速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转换为原材料;将废钢铁重新冶炼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节约原材料,保护环境。
厨余垃圾虽然是加工循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处理起来最简单的垃圾。厨余垃圾如果没有被正确的处理掉也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危害。在很多地区,村民让家里养的家禽、牲口直接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厨余垃圾为食。这使得很多有害物质在这些动物体内储存,当人们长期食用后,会引起很多疾病。因此一定要对厨余垃圾进行严格有效的处理。
3.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经过恰当的处理后很多都可以被作为原材料重新使用,节约资源。但是很多地方都将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或者是随着其他垃圾一起被填埋处理。这样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实在是太过可惜。
我们还应该要从自己做起,将保护环境和垃圾分类的理念带给更多人。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蚴凳翟诘靥岣吒多人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凤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
[2]曹艳乐,杨洁,朱阳光,王桢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效益评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4).
作者简介:
李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支雯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对策
按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焚烧和卫生填埋相结合,滨海新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合理配置,采用世界先进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逐步推行垃圾处理行业产业化、市场化,打破管委会间区划界限,就近收集,科学调配生活垃圾资源,减少投资,提高效益。
一、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截至目前,新区以海河为界建成使用的垃圾处理设施共5座,其中垃圾填埋场2座:汉沽生活垃圾填埋场(2011年9月28日封场)、大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1座: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2011年9月28日后投入使用);大型垃圾中转站2座:滨海转运中心(塘沽)、开发区转运中心。2011年,滨海新区人口为253.66万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6.06万吨,全部无害化处置。其中,汉沽垃圾填埋场产生23.8994万吨垃圾,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11.9600万吨垃圾,大港垃圾填埋场产生10.2035吨,均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滨海转运中心(塘沽)运转量为19.40万吨,开发区转运中心运转量为8.76万吨,均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置。汉沽垃圾填埋场、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接纳处理塘沽区(海河以北片)、汉沽区、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港区等区域的生活垃圾;大港垃圾填埋场接纳处理滨海新区海河以南的生活垃圾。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占地面积74420平方米,一期日处理1500吨,年处理50万吨,年发电可达到1.26千瓦/时。此外,大港垃圾焚烧发电厂处在建设之中,预计2013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在渗滤液处理方面,区内垃圾处理设施均设有渗沥液处理设施,并合理选择渗沥液处置工艺,确保外排垃圾渗滤液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大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采用生化+物化的组合工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达标后采用场内回喷系统对场内作业面进行回喷降尘,不外排;汉沽垃圾处理场在封场前采取多项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部分进行深度处理,随着汉沽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汉沽垃圾填埋场于2011年9月关闭,停用后封闭覆盖并进行绿化;汉沽垃圾焚烧发电厂采取调节--气浮--UASB--好氧MBR--污泥浓缩--回炉焚烧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达标后通过管道排至营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滨海转运中心(塘沽)和开发区转运中心均没有渗滤液产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滨海新区的生活垃圾现状,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致使一些环卫设施未能充分发挥效益,或是造成重复建设;生活垃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导致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落后,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监督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未建立完整的垃圾收费制度,导致政府治理垃圾资金短缺,效率低下;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仍有待加强,滨海新区应尽快出台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及配套法规,在继续完善环境立法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保护环境执法力度。
三、采取的对策措施
1、做好环卫设施布局规划
在滨海新区环卫设施现状基础上,不断细化《滨海新区环卫设施布局规划(草案)》,对环卫设施组成及现状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评价,对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和特性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滨海新区区环卫设施规划点位布局的落位条件,为落实"十二五"期间环卫设施建设奠定基础。
2、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生活垃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
探索并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逐步增加对生活垃圾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一是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二是全面推进垃圾处理处置付费制度,适度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三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入力度。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是推进中新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建设及投入使用。建成后,中新生态城的厨余类、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不可回收类等不同类型的垃圾,不仅可以分类收集,还可以分类处理。垃圾的接受、输送、转运将实现全自动控制,管理集成化,且运行高效,避免了二次污染。二是推进大港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其选址于滨海新区南港轻纺工业园东南侧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内,工程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达到8.07亿,日处理生活垃圾达1500吨,年发电量1.26亿千瓦时。这两个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改变现有填埋场处理工艺落后的情况,并有力推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垃圾回收处置体系。
3、严格监督管理
坚持依法监管、长效监管,把市民的来信、来访、来电及媒体的反映,作为环境监管的重要机遇,认真对待,务求实效,严格查处。健全法制法规,制定并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管和奖惩制度。定期开展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考评督查工作,对发现的存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不断的规范和强化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12369"环保投诉、环境督查和应急平台建设,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及时处置环境应急事件,有效消除了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确保了环境安全。
4、宣传教育建设
搭建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开辟滨海新区泰达跳蚤市场,引导居民梯次消费、鼓励居民循环消费;推广"绿箱子"行动,在社区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箱,回收的垃圾由专业公司进行安全处理;在部分社区、学校设置"三精蓝瓶"回收点,引进企业支持市民参与回收活动,推动生产、销售、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开办社区环保课堂或举办环保讲座,加强社区居民的环保培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市民环境素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电子屏、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以"65"环境日、"916"保护臭氧层日、科技周等节日为契机开展行之有效的环保宣传活动,丰富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
四、结语
滨海新区的生活垃圾应进行区域性综合处理,实现区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同时,在控制垃圾污染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思维、科学决策,合理布局和规划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多元化筹集资金,建设和升级改造垃圾基础设施,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积极推广资源回收、分类收集,最终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1]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统计年报,2010-2011
关键词:固废处理行业技术发展投资与风险
一、固废行业概况
图1我国环保投资情况及预测
我国的环保产业发端于“七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环保投入也持续高速增长。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较“十一五”期间1.54万亿的投资额上升121%,年平均增速达24.2%,环保投资力度的加大促进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的1.01%提升至2008年的1.43%,所处的水平与美国环保产业80年代水平相当,该阶段为美国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后半段,环保产生的增速约为GDP增速的两倍,因此,若是中国GDP保持8%的增速,2015年环保投资/GDP提升至2.5%,则2015年中国环保投资额将达1.35万亿,2008-2015年复合增长率可至16.97%。
表1环保投资概况
“十一五”期间,中国固废处理投资规模2100亿,年均增速18.5%,其中的垃圾处理以25%的增速位列环保投资之首,但固体废物处理问题依旧在恶化,因此中国固废处理投资规模需继续加大以抑制这种趋势。而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一环,与污水处理和大气处理相比,中国目前固废处理行业仍处于初始阶段,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均非常低,随着投资规模的快速加大,固废处理行业也必将高速发展。
二、技术发展趋势
(一)固废处理方法分类
图2固废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对固废处理的认知尚浅,技术能力较弱。我们执行的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3类技术政策,其中又以无害化为主,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以资源化为主。通过预防减少或避免源头的废物产生量,实现减量化;对于不能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的废物,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减少其量和毒性,然后在先进的填埋场处置,从而实现减量化;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废物和消费者产生的废物加以回收、再使用、再循环,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实现资源化。
目前广泛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三种。卫生填埋是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因为该方法简单、投资少,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高温堆肥是我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利用的一种方法。
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可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回收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
表2固废处理技术比较
三、固废处理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一)投资机会
(二)风险
1、政策风险:固废处理行业的主要风险为政策风险,且主要针对固废运营类企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状况,比如垃圾焚烧发电,尽管前景看好,但在某些地区由于补贴标准和上网电价标准较低,一些企业仍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3、技术替代风险:一方面,随着固废设施环保标准的逐步趋严,部分高污染固废处理技术必然被低污染技术所替代;另一方面,国家对固废处理投资的高速增长,必将使得新的高效率、低污染固废处理技术的不断涌现。
四、结束语
固废污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持久性,其危害程度也较大。随着固废污染事件的不断披露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固废处理逐渐引起了重视,其对应的产业也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思琪,方晓骝,费宁.关于城市生活垃处理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3
[2]胡杰平,唐学星,李建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