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道法专题汇编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0.16河北

专题14理解权利义务

考点1公民权利

1.(2023年重庆市A卷)15岁的黄某在参与“重度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受伤,入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1822.92元。之后,黄某父亲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遂将其诉至法院。2023年5月16日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未按法律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共计18790.77元。此案例中()

①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

②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

④黄某父亲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和依法维权等。

①②④:黄某在参与“重度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受伤,这说明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黄某父亲将其诉至法院,这说明黄某父亲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体现的是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题干没有涉及行政争议;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①权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②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③罗某的行为属行政违法行为④诋毁英雄的行为为法律所不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法不可违。

②: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必定违法,故②说法错误;

③: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说明罗某的行为属刑事违法行为,故③说法错误;

3.(2023年山西省)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下是小郑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其中有关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A.获得山西省信息科技大赛一等奖

B.向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长期交通混乱的情况

C.放学路上扶起倒地的共享单车,并摆放整齐

D.每天按时上学,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解析】本题考查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和把握。

A:行使了公民的荣誉权,属于人身自由权利,不属于政治权利,A说法不符合题意;

B:向市长热线反映问题,行使了监督权,属于政治权利,B说法符合题意;

C:属于亲社会行为,承担了社会责任,不属于行使公民权利,C说法不符合题意;

D:行使了受教育权,属于文化教育权利,不属于政治权利,D说法不符合题意;

4.(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隐私权和财产权

D.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权利

B:根据所学知识,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故B符合题意;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故A说法错误;

C: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隐私权,财产权属于经济权利,故B说法错误;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故C说法错误;

5.(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应该()

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与异性成年人接触

②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

③端正行为态度,善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忍气吞声,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和总结教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

②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应该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端正行为态度,善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

①:不与异性成年人接触忽视了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意义;①错误;

④: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C。

A.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B.体现了公民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

C.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D.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监督权。

A:依据题文描述,江西某县试点打造“码”上监督平台,让民生资金的使用发放等详细情况上网,可知该举措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A说法正确;

B:打造监督平台不能体现公民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B说法错误;

C: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说法错误;

D: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律赋予,不能随意扩大政治权利,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晓明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虚假宣传并售卖座椅按摩垫的某公司,在消费者协会帮助下,该公司返还晓明妈妈购物货款,并给予赔偿。晓明妈妈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A.调解B.和解C.仲裁D.诉讼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途径。

ABCD:分析题文,晓明妈妈在消费者协会帮助下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晓明妈妈维护权利的方式是调解;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A.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意拍摄他人,不构成侵权

B.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

C.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

D.按照法律要求,拍摄他人的违法行为并实名上传至合法平台,不构成侵权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

BCD: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按照法律要求,拍摄他人的违法行为并实名上传至合法平台,不构成侵权,BCD正确;

A: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但是随意拍摄他人会构成侵权,A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

9.(2023年重庆市A卷)近年来,网络直播日渐繁荣,许多人随时随地直播,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观众进行即时互动。以下是在以“'随手播’侵权/不侵权”为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四辩的部分观点。如果你是点评专家,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手播”他人违法行为,不构成侵权

B.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手播”不构成侵权

C.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

D.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随手播”,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但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随手播”不能超出法律的界限,否则就构成侵权;B错误;

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手播”他人违法行为,不构成侵权,因为这没有超越法律的界限,A正确;

C: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C正确;

D: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随手播”,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D正确;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应该()

①保护隐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②提高警惕,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

③加强防范,不要使用任何网络软件

11.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财产权B.劳动权C.姓名权D.名誉权

【答案】10.B11.A

【解析】10.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③: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合理使用网络软件,③说法错误;

11.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

A:从题文中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解释可以看出,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A说法正确;

BCD: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姓名权、名誉权,题文中强调的是侵犯财产权,BCD不符合题意;

(2023年重庆市B卷)黄河浩荡,九曲连环,奔腾万里,润泽两岸。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德润人心。有这样一群治黄人,他们在九曲黄河岸边守护黄河安澜,也守护着每个人的安居梦。在任务重时,不论是否节假日,他们都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他们以踏实勤勉、务实能干、甘于奉献获得河务局的嘉奖。这群治黄人()

A.辛苦付出得不偿失

B.追求人生价值,勇于承担责任

C.主动承担防汛重任,无需承担其他责任

D.守护黄河是他们的份内之事,不应该被嘉奖

13.法规行为。2023年4月1日,某法院公开审理张某某等5人在黄河滩区禁采区非法采砂案,依法判处张某某等5人有期徒刑三年零四个月到七个月零十五天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等。由此可看出()

①法院公正司法,保护黄河资源安全

②法院依法对张某某等人进行行政处罚

③张某某等人行使权利超过了权利的界限

④张某某等人擅自开采砂土并出售是漠视法律的违法行为

【答案】12.B13.C

【解析】12.本题考查积极承担责任。

B:这群治黄人踏实勤勉、务实能干、甘于奉献,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勇于承担责任,B正确;

A: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是追求人生价值的表现,A错误;

C:他们是需要承担其他责任,C错误;

D:他们甘于奉献,应该被嘉奖,D错误;

13.本题考查法院的职权、依法行使权利。

①③④:张某某等人擅自开采砂土并出售是漠视法律的违法行为。他们行使权利超过了权利的界限,法院公正司法,保护黄河资源安全,①③④正确;

②:法院依法对张某某等人进行刑罚处罚,②错误;

(2023年重庆市A卷)春植树、夏送考、秋助老、冬献血……在重庆,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一边开着的士,一边坚持学习雷锋做好事,载爱前行。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雷锋的士”。十年间,“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开展各项公益活动近1500次,义务接送考生1.2万余人次,到敬老院慰问看望老人、义务劳动70余次,免费接送孤寡老人、贫困山区儿童及残障人士参观游览重庆中心城区景点600余人次,义务献血60余万毫升,涌现出拾金不昧、文明义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2万余件。十年来,“雷锋的士”已经成为山城流动的文明名片。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德润人心。“雷锋的士”()

①辛勤付出得不偿失②不计代价与回报,服务社会

③尽己所能,关爱他人,传递美好④载爱前行有利于撑起山城文明名片的美誉

15.法规行为。“雷锋的士”()

A.拾金不昧,维护了他人的财产权B.义务接送考生,积极履行了法定义务

C.参与志愿服务队,行使了政治权利D.作为志愿者载爱前行,行使了劳动权

【答案】14.D15.A

【解析】14.本题考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②③④:分析题文可知,“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的行为体现了不计代价与回报,服务社会;尽己所能,关爱他人,传递美好;载爱前行有利于撑起山城文明名片的美誉;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这是服务社会的行为,并不是得不偿失,①错误;

故本题选D。

15.本题考查财产权。

A:分析题文,“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拾金不昧,这是维护了他人的财产权;A符合题意;

B:“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并不是履行法定义务,是道德义务;B错误;

C:材料并没有涉及政治权利;C不符合题意;

D:材料并没有涉及劳动权;D不符合题意;

16.(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共建和谐社区】

某社区居民张某养了几只宠物狗,经常出现吠叫扰邻、粪便不及时清理现象。邻居王某找他提意见,张某却态度强硬:“养狗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王某十分气愤,与张某发生争执,推搡中失手导致张某轻微伤害。

(1)请你对张某和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2)社区居委会准备制作“温馨提示卡”发放给居民,请你提出两条倡议。

温馨提示卡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

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减少和化解邻里纠纷,我们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加入到“共建和谐社区”的行动中来,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让小区更加温馨美好。

××社区居委会

【答案】(1)①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张某有饲养宠物狗的自由和权利,但养狗出现扰民、破坏公共卫生现象,损害了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居民合法权利和自由,其他居民有权要求他停止损害行为。

②公民在权利受损时,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王某有权对张某提出意见,但不应以非法方式解决纠纷,他在推搡中致张某轻微伤害,侵害了张某的人身权利。

(2)①团结友爱,邻里守望,遵守社会公德、社区公约、法律法规。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采取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化解纠纷,依法维权。

【分析】考点考查: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养狗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可链接行使权利有界限+张某养狗的影响。

关键词②:王某与张某发生争执,导致张某轻伤→可链接依法维权+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为建设和谐社区提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7.(2023年山西省)小华同学的寒假生活

今年寒假,学校布置了一项社会实践作业,作业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进入假期,小华开始着手完成这项作业:他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精心挑选了一些文创小商品,再到离家不远的景区门口出售。小商品的新颖有趣,再加上他自编的“说唱”式叫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购买。挣得的钱,小华不仅给自己买了学习用品,还为本班图书角添置了一些课外书籍。小华的做法受到老师的表扬。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为什么会表扬小华?

(2)小华无意中发现,自己“说唱”叫卖的照片被制作成搞笑表情包放在了网上。

①小华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②他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答案】(1)因为小华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到景区售卖小商品,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了解社会,丰富自己的阅历。其次,要成功销售,就要有计划、想办法,用零用钱做资金,通过说唱促销等,已经显示出小华具有突出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难得的金融意识。第三,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意志品质等自然得到锻炼,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所以说,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生活本身就是大课堂,他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体验、感悟和学习,所谓“做中学”。第四,更难得的是,“为本班添置课外书籍”,足以说明他极富爱心,关心集体,有责任意识;同时,“为自己购买学习用品”,实际就是一种自立自强的表现,也是在体谅父母,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

这应该是老师表扬小华的原因所在。

(2)小华的肖像权受到侵害。

找到发布自己表情包的人,表明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犯;并首先通过和解的方式,要求对方立刻撤销表情包等;如果不行,再考虑通过调解直至诉讼等途径进行合理维权。

【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学习、关爱集体、自强、孝亲敬长、肖像权、依法维权。

能力考查:理解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亲社会行为、学习、关爱集体、自强、孝亲敬长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关键词①: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精心挑选了文创小商品到景区售卖→参加社会实践,践行亲社会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

关键词②:小商品新颖有趣,他自编的“说唱”式叫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购买→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③:挣得的钱给自己买了学习用品→体谅父母,孝亲敬长、构建和谐家庭;自立自强;

关键词④:挣得的钱为本班图书角添置了一些课外书籍→关爱集体,承担对集体的责任。

(2)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肖像权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关键词:自己“说唱”叫卖的照片被制作成搞笑表情包放在了网上→肖像权被侵害。

小问2: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关键词:肖像权被侵害→首先通过和解的方式,要求对方立刻撤销表情包等;如果不行,再考虑通过调解直至诉讼等途径进行合理维权。

18.(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某菜场沿马路一侧有大饼、烤鸭、熟食等一排餐饮店,由于排烟设施的分布问题,这些商户的油烟经常会乱窜到楼上的居民家中,危及居民身心健康。双方以自身的权利维护为由,协商和调解多次不成功,居民们起诉到法院。

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承担方式”: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结合链接的内容并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

法院判决沿街商户可能的担责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户行使权利时,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合法权利受到损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民事责任。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行使权利、依法维权。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违法行为、行使权利、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关键词①: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可链接民事责任。

关键词②:商户行使权利→可链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关键词③:居民合法权利受到损害→可链接如何维护权利。

19.(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探究感悟成长】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以下是同学们的四个生活情景,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

情景一:初中生小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

(1)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在日常生活中,小红看到很多同学通过各种方式向父母表达孝敬之心,可小红无动于衷,她想长大后再孝敬父母。

(2)你是否认同小红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小军上课偷偷玩手机被老师批评,他说这是他的自由,老师无权干涉。

(3)请你判断小军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

(4)她变坏了吗?________________

她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2)错误;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长大成人后的事。

(3)错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不是,这是青春期的萌动心理,是正常现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分析】考点考查:受教育、孝亲敬长、自由与规则、异性情感。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

【解析】(1)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情境一观点:初中生小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一小明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

论据: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基本义务;

(2)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情境二观点:可小红无动于衷,她想长大后再孝敬父母。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二观点错误;

论据: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

(3)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情境三观点:小军上课偷偷玩手机被老师批评,他说这是他的自由,老师无权干涉。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三观点错误。

论据: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4)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四小美没有变坏,小美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论据:这是青春期的萌动心理,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智面对。

20.(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某企业为提高利润往大米里滴香精,冒充香米出售。

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这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等。

【分析】考点考查:法不可违、公民的基本权利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观点正误:观点错误。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该企业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考点2公民义务

21.(2023年江西省)某景区两名男子装扮成孙悟空,拉着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强行收费。游客对此感到气愤,于是报了警。民警经调查取证,认定两人行为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该案例启示我们()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④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①②:题文中的游客报警,两名男子被民警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这启示我们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诉讼是维权的最后屏障,故③说法错误;

④:题文中两名男子被民警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这属于行政处罚,故④说法错误;

22.(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对漫画(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立的

②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③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④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③④:漫画中权利那头重,义务那头轻导致失去平衡。说明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故②③④正确;

①:依据教材知识,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故①错误;

23.(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八一勋章”,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杜富国、钱七虎、聂海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法定义务

B.公民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国土安全为宗旨

D.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

A:分析题文,杜富国、钱七虎、聂海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作出巨大贡献;这启示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法定义务;A正确;

B:公民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错误;

C: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C错误;

D: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D错误;

24.(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对此,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应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

B.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C.公民在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D.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知识。

C: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这说明了公民在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C正确;

A:正确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没有先后之分,A错误;

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不是完全对等的,B错误;

D: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D错误;

25.(2023年安徽省)《民法典》记载了一个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享有的各种权利。但是,这些权利如果不被权利人行使或者积极主张,那么《民法典》也不过是一张写满了权利的“废纸”。这启示我们()

A.只要守程序就能维护权利B.行使权利不需要有界限

C.享受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D.要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

【答案】D

D:题干表述了权利如果不被权利人行使或者积极主张,那么《民法典》中规定的那些权利也不过是一张写满了权利的“废纸”。这启示我们要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故D符合题意;

A:“只要......就能”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

B: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故B错误;

C:权利义务相统一,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故C错误;

26.(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是()

①获得劳动报酬②选举人大代表

③爱护公共财产④遵守交通规则

【解析】本题考查法定义务需履行。

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爱护公共财产,遵守交通规则是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获得劳动报酬,体现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选举人大代表是公民享有选举权的表现,故②不符合题意;

27.(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该法不仅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家庭教育的法律,也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导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有利于()

①提升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②消除家庭教育主体侵权行为的发生

③营造家庭教育氛围,传承传统家风、家训

④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教育和履行法定义务。

①④:分析题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家庭教育上升到法律层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提升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①④符合题意;

②:消除,观点太绝对;②错误;

③: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家风、家训;③错误;

28.(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观察漫画,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②权利与义务是一样的,没有轻重之分

③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④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④:分析漫画,漫画中的人物很好地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启示我们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①④正确;

②:权利与义务不是完全一样的,②错误;

③: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不是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③错误;

29.(2023年河北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林某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哪一权利。

(2)可用哪一法律常识解释李某的赔礼道歉。

(3)上述案例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1)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2)公民的行使权利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任何违反法律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李某侮辱诽谤林某,侵害了林某合法权利

(3)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分析】考点考查:人格尊严权、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法不可违、自觉履行义务、文明有礼、青春有格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人格尊严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关键词:在群里发表了林某就是不文明养犬人的不实言论,并使用侮辱性语言贬损林某→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依法行使权利、法不可违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关键词:李某情绪失控,随后在群里发表了林某就是不文明养犬人的不实言论,并使用侮辱性语言贬损林某,导致争论升级→依法行使权利、法不可违;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关键词①: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林某在与各方协调无果的情况下,将李某起诉至当地人民法院→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关键词②:李某情绪失控,随后在群里发表了林某就是不文明养犬人的不实言论,并使用侮辱性语言贬损林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0.(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内容时,纷纷发表意见。

李明说“权利比义务好,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刘梅说:“权利与义务是如影随形,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判断李明和刘梅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①李明观点错误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刘梅观点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分析】考点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①:权利比义务好,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观点②:权利与义务是如影随形,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错误。

论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确。

论据: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THE END
1.宠物扰邻纠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到文明养鸽,搞好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主动处理好邻里关系,努力做到少扰民、不扰民。...以上行为对信鸽(特别是名贵品系的种鸽、比赛优胜鸽)造成致死、致伤、致残后果的,肇事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四、有关宠物扰邻纠纷的案例 养鸽扰邻被判拆除鸽棚 李某居住在本市市中心的某旧式里弄房里,数年...http://www.shzfzz.net/node2/zzb/zzw_zt/node2238/node2243/node2406/u1a116674.html
2....对应正确的是案例违法行为类别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行政违法行为 ③聂某某因非法狩猎野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刑事违法行为 ④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行政违法行为...https://zujuan.xkw.com/7q8268682.html
3.案例三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民意调查,形成了“错时遛狗、粪便自清”等自律公约。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问题:(一)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https://www.xs507.com/Tiku/Items/search/id/43343
4.异烟肼屠狗,请相关部门出来走两步!随着争论的深入,国内个别城市开始出现疑似利用异烟肼屠狗的案例和消息,并在互联网上流传。据称有人在小区内、绿地上等公共场所故意撒播含有异烟肼的饵料,诱杀流浪狗和在公共场所游荡的散养犬,导致一些宠物狗中招死亡。 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养狗、爱狗人士和厌狗、惧狗人士之间本来就势同水火的激烈矛盾。养狗、爱狗人士这...https://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715019312
5.吓人!小区出现毒香肠,狗狗“不幸中了招”宠物狗主人 孟小琦这个小区里的小孩比较多,现在天滑不小心摔倒,手碰到这个粉末再误食了,这就是小孩一个生命。小区里其他养宠物狗的人说,他们对于文明养犬还是比较注意的。哈尔滨市松北区广信新城A区 居民我们出来遛狗非常注意,像拉屎、尿尿,都特别注意不让它乱拉乱尿,我们都互相提醒出门遛狗拴着绳,怕它扰民。 虽然...https://www.acfun.cn/a/ac33555116
6.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目标? 2.结合案...https://www.100xuexi.com/question/questiondetail.aspx?pid=9965198d-8f01-4fc0-8296-26d4d3eb23d8&qid=319e6286-ab4a-4893-a237-642b3c808411&tid=2566
7.旧日的梦醒江苏:解除14天隔离小伙兴奋地雀跃欢呼3岁男孩被宠物狗咬伤险失明 男子忘关窗户 鱼缸冻成冰坨 油箱见底开错路女司机求助出租车 丈夫起名老大牛犇犇老二牛成群 妻子气炸 大连目前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已排查出28名密切接触者 楼上噪音扰民女子自制低音炮还击 沈阳疾控发布紧急提醒 朝阳:120和119合力抬400斤男子下楼 男子花7000元送狗上学改毛病 :有收获不太...http://www.qiyi.com/v_19rvvb53kg.html
1.综合能力应用范文(全文)案例分析题 提供较为典型的案例材料,要求分析案例中所给出的事实,回答案例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法律基础、公共行政等。 文书写作题 根据给定材料按常用公文格式的要求拟写公文,或对题目给出公文进行改错,使之符合常用公文格式。 材料作文题 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答题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报考者充分利用给...https://www.99xueshu.com/w/boz3gdcw4upz.html
2.遛狗不牵绳一律捕杀?如此执法未免太草率——中国青年网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几名身着制服的城管棒打宠物狗致死的视频火了。视频中,城管人员围着一只狗,用棍子将其打死。据狗主人称,狗是办理了犬证的,它是在自己跑出去时被打死的。据现场群众拍摄的画面显示,印有“城市管理执法”的车上竖着几块宣传牌,其中一块写着“溜(应为遛——编者注)狗不牵绳 一律捕杀”。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pinglun.youth.cn/wztt/202006/t20200618_12375026.htm
3....案例违法行为类别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行政违法行为 ③聂某因非法狩猎野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刑事违法行为 ④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A...https://www.shuashuati.com/ti/fe79c9328c1b439d9b800c9e54ce00ab.html?fm=bd9cd1901c8427e897ada5e5fb274b5fb4
4.从狗嘴下拯救生命,真可以抄一下美国德国的法律甚至还有被称为“变态”的《妨碍公共利益法》的“三吠”原则,即任何一家的狗在美国居民区内任何一个地方狂吠超过三声,即可被认为构成扰民,狗主人将面临惩罚。 而在德国,居民要养狗,主人不仅仅要考证,还要交税、买保险,以提升政府清理狗粪、扩建狗狗公园的能力和进一步保障狗咬伤他人或损坏他人物品时的赔偿事宜。 https://i.ifeng.com/c/8TxsXGpmjU6
5.以案说法44宠物狗咬伤他人,主人需担责澎湃号·政务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呼吁文明饲养、依规饲养。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16岁女孩被宠物狗咬伤的案件,通过该案的审理对广大养犬人士提个醒。 案情简介 2024年4月某天,16岁女孩小潘路过被告刘某家门口时,刘某饲养的白色家犬突然冲出将小潘咬伤。后小潘到医院接受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28147
6.典型案例家中养流浪猫狗不注意卫生,邻居不干了,法院怎么判...近年来,张某不断将流浪猫狗带回家饲养。他同时饲养的猫狗多达十余只,远远超过了普通家庭的正常宠物数量。而且,由于张某没有及时清理粪便,导致楼内卫生条件恶化。环境恶化,蚊虫、蟑螂、跳蚤大量繁殖,空气中异味弥漫,噪音扰民。双方多次寻求解决办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邻居以排除妨碍纠纷为由诉至法院,要求...http://yecyd.com/m/?m=detail&id=110389
7.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问答题【2015年真题】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小区带来了一些问题:狗的粪便随处可见;大型犬有时会惊吓小孩;夜晚狗的叫声经常会吵扰邻居;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此非常不满,常与养狗者发生冲突,社区的邻里关系受到了影响,尽管居委会通过调节暂时缓解了一些矛...https://www.examw.com/shiti/94650481/
8.毒杀犬只情节严重的涉刑事犯罪专家解读向他人犬只投放有毒物质行为即便不是在小区等公共场所,宠物狗依然面临被毒杀的风险。 今年5月,河北廊坊一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在别墅院内养的两只边境牧羊犬疑似被人投毒致死。据其介绍,5月15日下午,他们全家人出门后,院中的两只边境牧羊犬被人隔墙投掷了有毒的食物。他当晚回家后发现两只犬均已死亡,随即报警。有关方面出具...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7/id/80201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