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管理制度(一)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档案健康证食品安全健康检查

本制度适用于食堂所有员工,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等。

三、健康体检

1.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前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健康检查应涵盖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3.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健康证实行统一管理,并随时接受卫生监督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4.如发现患有上述疾病的员工,应立即调离其岗位,安排至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岗位,直至疾病治愈并经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原岗位工作。

四、健康档案管理

1.食堂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个人信息、健康检查结果、健康证办理及年检情况等。

2.健康档案应由专人保管,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

3.健康档案应根据员工每年的健康检查情况及时更新。

五、日常健康管理

1.食堂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勤洗澡、勤洗衣服、勤换工作服。

2.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以及接触污染物后,必须将手洗净并消毒。

3.食堂从业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专间操作还需戴口罩。禁止在工作区域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4.食堂管理人员应每日对员工进行健康晨检,并记录造册。如有员工出现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六、健康教育与培训

1.食堂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及职业道德的培训。

2.培训应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服务员等所有岗位的员工。

3.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安全操作技能等。

4.培训方式可以采用授课、讲课、讨论会或实践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

5.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及时将每次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成绩记录在案。

七、监督检查

1.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年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食堂应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如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立即进行整改。

八、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改或补充,将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食堂管理部门所有。

3.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从而保障就餐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食堂的整体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

THE END
1.大咖降课肺癌手术新突破!磁导航精准定位,恶性病灶无处遁形屏幕显示,病灶部位瞬间被染成绿色。接着,在荧光胸腔镜下探查染色标记位置,对病灶行切除,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了正常肺组织。 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保留肺功能 根据我国手术分级制度,本例手术属于四级手术,是所有手术中最难的一类,“这是个复杂手术,需要同期切除三个结节:右肺中叶的切除、右肺上叶前段的...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944009.html
2.政务公开上海杨浦配合区委组织部做好政策研究和制度落地,对杨浦人才“16条”进行更新升级,针对新增内容出台配套实施办法。实施《杨浦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管理服务办法》,整合特色公共服务和优质市场化服务,发放“人才服务一卡通”,为不同类别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高质量配套服务。 https://www.shyp.gov.cn/yp-zwgk/zwgk/buffersInformation/details?id=0acecf63-9bbb-4ede-a9c3-64e1a81741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