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痤疮治疗指南全方面介绍痤疮【制定治疗指南的必要性】痤疮是一种有关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对青少年的情绪和社会功能的影响超过了哮喘、癫痫。不同的皮肤科医师和医疗工作者对痤疮的治疗存在巨大的差异。有些治疗方法缺乏文献支持,有些甚至是对患者、社会以及患者的经济是有害的。同时,对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但又未经过正规皮肤科专科医师训练的医师特别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南来标准其治疗以便获得痤疮治疗的最正确效果。当然,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新的药物的出现,治疗指南也需定期更新。【病理生理学因素】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响等因素有密切关
2、系。痤疮发生的根本病理生理根底是皮脂腺的快速发育和皮脂的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是直接受雄性激素支配的,皮脂腺是雄性激素的主要靶器官。进入青春期后雄性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上升,睾酮在皮肤中经5-a复原酶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后者与皮脂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可促进皮脂腺快速发育和产生大量皮脂。痤疮患者血浆中睾酮水平大局部较无痤疮者为高。此外孕酮和肾上腺皮质中的脱氢表雄酮也有一定的促进皮脂分泌作用。皮脂主要由角沙烯、蜡酯、甘油三酯和少量固醇及固醇酯组成,痤疮患者的皮脂中,蜡酯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低,而亚油酸含量的降低可能使得毛囊周围的必需脂肪酸减少,使得毛囊上皮发
3、生角化过度。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粉刺的形成始于皮脂腺毛囊的扩大,这种扩张继发于异常角化的角层细胞。在毛囊漏斗下部,角质形成细胞细胞中板层颗粒减少,代之以大量张力细丝、桥粒和脂质包含体,这种角质细胞不易脱落,导致角层增厚和角质物堆积,使得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最终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大量皮脂的分泌和排出障碍使得很易继发细菌感染,皮脂毛囊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其中以痤疮丙酸杆菌为最重要,该菌为厌氧菌,皮脂的排出受阻正好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局部厌氧环境,使得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脂,产生游离
4、脂肪酸,后者对皮肤以及毛囊有刺激性。此外,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引起炎症。除上述因素外,局部患者痤疮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状况等有关,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类型的痤疮如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免疫反响发挥重要作用。【痤疮的分级】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可将痤疮分为三度、四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痤疮的局部治疗】局部清洗:应注意清水洗脸,去除皮肤外表的油脂及皮屑和细菌的混合物,但
5、不能过分清洗。忌用手挤压、搔抓粉刺,在泌油顶峰尚未得到控制之前,原那么上不应使用油膏类化装品。外用药物治疗1维A酸类(1)0.025%0.1%维A酸(全反式维A酸)霜或凝胶:此剂可以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使粉刺溶解和排出。开始用药512d时皮肤有轻度刺激反响,如局部潮红、脱屑绷紧或烧灼感,但逐渐可以消失。故应从低浓度开始,每日晚上应用一次,防止光照后增加刺激性,病症改善后每周外用1次。(2)13-顺维A酸凝胶: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减少皮脂分泌,每日1-2次。(3)第三代维A酸类药:0.1阿达帕林凝胶,每日晚用一次,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疗效。2过氧化苯甲酰:此药为过氧化物,
6、外用后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作用。可配制成2.5%、5%和10%不同浓度洗剂、乳剂或凝胶,应从低浓度开始应用。含5过氧苯甲酰及3红霉素的凝胶可提高疗效。3抗生素:红霉素、氯霉素或氯洁霉素,用酒精或丙二醇配制,浓度为1%2%,疗效较好。1%氯林可霉素磷酸酯溶液系不含油脂和酒精的水溶性乳液,适用于皮肤枯燥和敏感的痤疮患者。1%盐酸氯林可霉素溶液也同样有效。4壬二酸:能减少皮肤外表、毛囊及皮脂腺内的菌群,尤其是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及粉刺溶解作用,对不同类型的痤疮均有效。可配成1520霜外用,其副作用为局部红斑与刺痛。5二硫化硒:2.5%二硫化硒洗剂具有抑
7、制真菌、寄生虫及细菌的作用,可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用法为洁净皮肤后,将药液略加稀释,均匀地涂布于脂溢明显的部位,约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涤。65%10%硫磺洗剂:具有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等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其它:外用2%水杨酸酒精溶液具有溶解皮脂的作用,但疗效不显著。【痤疮的抗生素治疗】口服抗生素是治疗痤疮特别是中重度痤疮重要的方法之一。在众多定植的微生物包括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糠枇马拉色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等中,只有活的痤疮丙酸杆菌明确与痤疮炎症反响加重密切关联,应选择针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重要的出发点。除感染引起的炎症外,免疫
8、和非特异炎症反响也参与痤疮炎症性损害的形成过程中,因此既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又兼顾非特异抗炎症作用的抗生素要优先考虑。综合以上因素,结合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特别是选择性分布于皮脂溢出部位,应首选四环素类,其次大环类酯素类,其他如复方新诺明和甲硝唑也可酌情使用,但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宜选择。四环素类中第一代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口服吸收差,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敏感性低,第二代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赖甲四环素应优先选择,两者不宜相互替代。对系统性感染目前主要或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选择中应注意防止。由于抗生素治疗痤疮有效的重要根底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而不是以非特异性抗炎
9、作用为主,故防止或减缓痤疮丙酸杆菌产生耐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标准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通常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每日剂量为mg,可以一次或分次口服;四环素每日0.51.0g,分次空腹口服;红霉素1.0,分次口服。疗程不少于周,但不宜超过周。抗生素治疗痤疮应注意如何防止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包括:防止单独使用治疗痤疮,特别是长期局部外用;治疗开始要足量,一旦有效后不宜减量维持;治疗后周无反响时要及时停用或换用抗生素,并注意患者的依从性和区别革兰阴性杆菌毛囊炎;要保证足够的疗程,并防止间断使用;痤疮丙酸杆菌是正常皮肤的寄生菌,治疗以有效抑制其繁殖为目的,而不是到达完全的消灭,因此不可无原那么地加大剂量或延长
10、疗程,更不可以作为维持治疗甚至预防复发的措施;有条件可监测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治疗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响,包括较常见的胃肠道反响、药疹、肝损害、光敏反响、前庭受累如头昏、眩晕和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如头痛等,罕见的有狼疮样综合征,特别是米诺环素。对长期饮酒、乙型肝炎、光敏性皮炎等患者宜慎用或禁用。四环素类药物不宜用于孕妇和岁以下的儿童。将米诺环素每日剂量分次口服,或使用缓释剂每晚次服用,可局部减轻不良反响。出现严重不良反响或患者不能耐受时要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大环类酯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均易产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联合其他系统药物治疗时要注意。【痤疮的系统维甲酸治疗】口服异维A酸是严重痤
11、疮的标准治疗方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异维A酸作用于痤疮发病的所有病理生理因素,治疗效果虽显著,但考虑到它的副作用,异维A酸尽量不作为轻型痤疮的首选治疗。口服异维A酸的指征:1严重的结节囊肿性痤疮及其变异形式;2伴有瘢痕形成的炎性痤疮;3对以下治疗没有效果的中度到重度的痤疮:采用联合疗法3个月,包括全身应用四环素类者;4伴有严重心理压力的痤疮患者毁容恐惧症;5)革兰氏染色阴性毛囊炎;6频繁复发的需要重复和长程全身应用抗生素者。7由于某种原因想迅速痊愈的少数患者。使用剂量:为了减少副作用,剂量不应超过0.5mg/kg/d。疗程决定于患者的体重和每日所用的剂量。最小累积靶剂量是以60
12、mg/kg为目标,但如果累积剂量到达60mg/kg尚未取得满意疗效时,可以增加到75mg/kg。然而即使一度痤疮完全去除,在尚未到达60mg/kg域值时就停止使用异维A酸,那么永久性治愈的几率会显著降低。也有所谓的冲击疗法,就是每月的最初7天,每天使用0.5mg/kg,这种方法在曾经完成全疗程后仍然复发者、慢性、病程迁延和耐药的痤疮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在某些条件下,如患有严重粉刺的青少年,可以采用连续低剂量的异维A酸进行治疗,在最初阶段这些患者粉刺溶解的效果很差,但是4-6个月疗程的10-20mg/d的异维A酸能够较快去除皮疹,然后局部应用维A酸维持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不提倡大剂量维A酸疗法,
13、因为它的效果有限,潜在的毒性却很严重。系统使用维A酸前,对患者的辅导和说明是很重要的,应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副作用,如致畸胎等。常用剂量:0.25-0.5mg/kg/d,累积剂量60-75mg/kg;冲击剂量可用于复发病例或者是具有慢性、迁延的年龄较大的病例;复发是常见的,因此使用异维A酸治疗后必须局部应用维A酸维持治疗。维A酸能引起很多副作用,最严重的是致畸胎作用。患者在治疗前一个月应严格避孕,直至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妊娠试验阴性。如果在治疗中怀孕的话,必须进行流产。少数患者使用维A酸后会产生抑郁病症。有抑郁病史的患者用药要谨慎。一旦发生情绪波动或出现任何抑郁病症,应马上停药。异维A酸的其他副作用
14、,主要是皮肤黏膜枯燥。开始阶段会有暂时的痤疮加重。5%的病例会有光敏感,关节肌肉疼痛,在夜间行驶时发生严重夜盲,重度脱发,肝酯如甘油三酯可能升高。治疗开始前进行肝酯和总胆固醇检查,并在治疗一个月后复查。如果均正常,就不需要进一步的血液学检查。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引起骨骺畸形,如骨质增生、脊髓韧带钙化、骨质疏松。异维A酸不要和四环素类同时应用,也不要同时系统应用皮质激素。因为它们同时应用可能诱发颅内压升高所致的头痛。【痤疮的激素治疗】雌性激素和抗雄激素类药的应用1.雌性激素: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大类。目前认为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如果同时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