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即单选、多选和判断。考查过程中主为例子、俗语反选,需要大家在理解基础上记住做题技巧,难度中上。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此知识点。
一、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普洛夫的狗
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发现刚开始狗一吃到肉就会流口水,这是狗和一切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即本能。巴普洛夫把这种先天的反应称之为无条件发射,其中肉被称之为无条件刺激。之后,巴普洛夫在给狗喂肉之前都会摇铃,发现狗在最开始时对铃铛没啥大的反应,只是引起它的注意。突然有一次,巴普洛夫先摇铃但未给狗肉吃,发现狗也有了流口水的行为。巴普洛夫便将这种后天通过练习所形成的反应称之为条件反射,其中引起条件反应的铃声称之为条件刺激。
二、反射的分类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强调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行为,即本能。
如:一吃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尝梅生津);人类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迎风流泪等;动物界中的鸭子游泳,猴子上树等。
2.条件反射:强调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又包括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第一信号系统:由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如声音、光、味、电等引起;人和动物共有。
如:狗听见主人喊名字会回到主人身边;人看见梅子流口水(看梅生津);闻到肉香流口水等。都是由感官刺激所引起的,而且不需要理解其内在含义。
(2)第二信号系统: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文字,由语言符号系统所引起的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口头语言:谈虎色变;谈梅生津;人类间的对话。
②书面语言:画饼充饥;司机看见减速慢行标志就踩刹车。
③内部语言:考生想到考试就焦虑。强调人类独有,且能理解其内在含义。
三、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①条件反射的获得: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即条件反射从无到有,学会新反应的过程。
②条件反射的消退: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新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即条件反射从有到无,忘记反应的过程。
2.刺激泛化与分化
①刺激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即“分不清”,相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如:形近字,小学生易把“入口”“人口”写错;小时候被狗咬了,长大之后怕毛茸茸玩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分不清蛇和绳子之间的区别等。
②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即“分得清”,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如:鉴宝专家知道哪个是真品和赝品;学生知道勇敢和鲁莽的区别;狗能够对圆形和椭圆形作出不同的反应等。
四、总结
1.做题思路:
(1)先天、本能→无条件反射
(2)后天、学习→条件反射
①动物→第一信号系统
②人类→物理刺激:第一信号系统;语言符号:第二信号系统
2.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获得:从无→有,即学会;消退:从有→无,即遗忘。
(2)分化与泛化
分化:分得清;泛化:分不清。
五、试题练习
(单选)1.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属于()。
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分化
C.刺激比较D.过度强化
【答案】A。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题干中,“草木皆兵”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杯弓蛇影”是指没有区分清楚弓和蛇,对弓产生了和蛇一样的反应,体现了刺激泛化。A项正确。
选项B,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单选)2.当驾驶员看到“事故易发路段”的交通警告标志时,会提高警惕,放慢车速前行。这是()。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答案】B。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选项A,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题干中看到的交通警告标志,属于以语言为中介,因此为第二信号系统。故B项正确。
选项C,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又称自发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又称本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多选)3.英语老师朱老师总是按照下课铃声及时下课,半年以后学生听到下课铃声就自发离开座位,让朱老师非常苦恼,在经常拖堂的历史老师课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体现了巴甫洛夫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的()概念。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
【答案】AC。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包括:获得、消退、刺激泛化以及分化。其中,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题干中,英语老师朱老师总是按照下课铃声及时下课,半年以后,学生听到下课铃声就自发离开座位,这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即条件反射的获得。刺激分化指的是有机体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题干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到铃声就自发离开座位,而在经常拖堂的历史老师课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境时能做出不同反应,因此体现了刺激分化。A、C两项正确。
选项B,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与题干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