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赏花灯猜灯谜》(精选5篇)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议,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愿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活动结束部分,展示幼儿创作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让孩子们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发展了口语表述力,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幼儿能了解花灯和灯谜的基本文化知识,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能够理解简单灯谜的谜面含义,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技能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测灯谜答案,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对花灯外形的描述,丰富词汇量。

3.情感目标

感受元宵节欢乐的节日氛围,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之情。

体验猜灯谜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幼儿熟悉赏花灯、猜灯谜这两个元宵节传统习俗。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猜灯谜活动,理解灯谜谜面。

2.难点

对于一些具有抽象概念或较难理解的灯谜谜面,如何引导幼儿猜出答案。

激发幼儿对花灯的细致观察,并用丰富准确的语言描述花灯。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花灯的图片、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花灯的美丽和多样。

2.游戏竞赛法:以猜灯谜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提问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收集各种花灯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PPT。

2.准备一些简单的灯谜,写在彩色纸条上,制作成灯谜卡片。

3.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3分钟)

播放一段热闹的元宵节庆祝视频,视频中有人们赏花灯、猜灯谜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引导幼儿回忆并回答,引出赏花灯、猜灯谜的主题。

2.基本部分(22分钟)

介绍花灯(7分钟)

播放PPT,展示各种不同造型、颜色的花灯图片,如兔子花灯、莲花花灯、卡通人物花灯等。一边展示一边向幼儿介绍:“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花灯漂亮吗?这是兔子花灯,它有长长的耳朵;这是莲花花灯,像一朵盛开的花呢。”引导幼儿观察花灯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提问幼儿:“你最喜欢哪个花灯呀?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灯,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提示和丰富词汇,如“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等。

讲解灯谜(8分钟)

教师拿起一张灯谜卡片,向幼儿展示并解释:“小朋友们,猜灯谜也是元宵节很有趣的活动哦。灯谜就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让大家来猜。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灯谜,谜面是‘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并猜测。

当幼儿猜出答案(葡萄)后,教师对猜谜的思路进行简单讲解:“对啦,葡萄是长在弯弯的藤上,一颗一颗像珍珠一样,所以谜底就是葡萄。”然后再展示几个简单的灯谜,如“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七星瓢虫)”“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辣椒)”等,和幼儿一起猜,让他们熟悉猜灯谜的方法。

猜灯谜游戏(7分钟)

教师在旁边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从谜面的关键词入手猜测答案,如对于“弯弯像弹簧,花花袋里装(彩虹)”这个灯谜,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弯弯”“像弹簧”“花花”这些关键词。

3.结束部分(10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了解了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还看到了好多漂亮的花灯,猜了有趣的灯谜。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好玩吗?”

再次强调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颁奖(7分钟)

根据猜灯谜游戏的得分情况,为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颁发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在颁奖过程中,对幼儿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们小组猜灯谜的时候特别认真,大家一起努力,真的很棒!”“你猜出了好几个灯谜,太聪明啦!”

六、教学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制作花灯的材料,如彩纸、筷子、胶水等,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花灯。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赏花灯、猜灯谜》语言公开课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1.成功之处

激发兴趣方面:通过播放热闹的'元宵节视频作为导入,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赏花灯、猜灯谜这一主题的兴趣。在猜灯谜游戏环节,幼儿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传授方面:利用丰富的花灯图片和生动的讲解,幼儿对花灯的外形、种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描述花灯环节,他们能够尝试使用新学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猜灯谜环节中,幼儿们逐渐掌握了猜谜的技巧,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

情感体验方面:整个活动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元宵节的节日气息,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喜爱之情。在颁奖环节,对幼儿的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2.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灯谜难度把控问题:部分灯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导致个别幼儿在猜谜过程中出现挫败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精心地挑选和设计灯谜,确保难度适宜,或者准备不同难度层次的灯谜,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猜灯谜中获得乐趣。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准确说出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并能描述几种常见花灯的特征。

提高幼儿对简单文字信息的解读能力,学会从谜面中寻找关键线索来猜灯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猜灯谜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猜测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元宵节的欢乐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

2.教学难点

设计适合大班幼儿理解水平的灯谜,既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要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猜灯谜过程中,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避免思维定式。

1.情境教学法:创设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灯谜的答案。

3.小组合作法:安排幼儿进行小组猜灯谜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有关元宵节花灯展和猜灯谜活动的视频、各种花灯的实物或模型。

2.自制的灯谜卡片若干(包括谜底卡片),上面写有简单有趣的灯谜,如“弯弯藤儿连着瓜,藤儿断了瓜不落(打一玩具)——不倒翁”“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打一食物)——瓜子”等。

4.小奖品,如元宵形状的橡皮擦、印有传统图案的书签等。

1.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前将教室布置成元宵节花灯展的场景,挂满各种花灯。幼儿进入教室后,播放欢快的元宵节音乐,同时播放一段热闹的元宵节花灯展和猜灯谜现场的视频。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呀?”引导幼儿回答出元宵节,并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花灯,感受节日氛围。

2.认识花灯与灯谜(12分钟)

花灯展示与介绍(5分钟)

教师拿起一个花灯实物(如兔子花灯),向幼儿展示:“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个花灯,它是什么样子的呀?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花灯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它是白色的,有长长的耳朵,像一只可爱的.兔子”。然后依次展示其他不同类型的花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花灯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每一个都很漂亮呢。人们在元宵节的时候把花灯挂起来,一起赏花灯。”

灯谜讲解(7分钟)

教师拿出一张灯谜卡片,念出谜面:“弯弯藤儿连着瓜,藤儿断了瓜不落(打一玩具)”,并向幼儿解释:“这就是灯谜啦,灯谜就像一个小谜语,我们要猜出它说的是什么。小朋友们来猜猜看,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和猜测。

当有幼儿猜出答案(不倒翁)后,教师询问幼儿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思路,如“不倒翁下面是圆圆的,像瓜,上面有个弯弯的东西,就像藤”。然后教师再展示几个灯谜,和幼儿一起猜,在猜谜过程中向幼儿讲解一些猜灯谜的小技巧,如注意谜面中的数量词、形状描述、动作提示等。

3.猜灯谜游戏(18分钟)

小组竞赛猜灯谜(10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把灯谜卡片分发给每组,每组幼儿轮流抽取一张灯谜卡片,小组内共同讨论猜测答案。教师在旁边巡视,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如对于“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打一食物)”这个灯谜,可以提示幼儿:“这个东西是黑色的,我们可以吃,吃的时候需要用嘴巴打开。”

当小组猜出答案后,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抽取谜底卡片进行核对,如果答案正确,小组得一分。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每组都猜了一定数量的灯谜。

个人抢答猜灯谜(8分钟)

教师拿出新的灯谜卡片,念出谜面后,幼儿进行个人抢答。抢答成功的幼儿说出自己的答案,如果正确,得一分;如果错误,其他幼儿可以继续抢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持秩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

4.总结与颁奖(5分钟)

总结(2分钟)

教师强调:“赏花灯、猜灯谜是我们中华民族元宵节的传统习俗,非常有趣,我们要记住这些有趣的习俗哦。”

颁奖(3分钟)

根据小组竞赛和个人抢答的得分情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为获奖的小组和幼儿颁发小奖品。在颁奖过程中,对幼儿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如“你们小组在猜灯谜的时候配合得非常好,大家一起动脑筋,真聪明!”“你在抢答的时候反应特别快,而且猜得很准,真厉害!”

本次《赏花灯、猜灯谜》语言公开课在幼儿积极参与和欢乐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以下是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1.优点方面

情境创设有效:通过布置教室和播放视频、音乐等方式,成功营造了浓厚的元宵节氛围,让幼儿仿佛置身于节日现场。这种情境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能够更主动地投入到对花灯和灯谜的学习中。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运用了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在猜灯谜环节,小组竞赛和个人抢答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讲解灯谜过程中,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自主思考,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文化传承与情感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元宵节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传承,让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意义,增强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促进了积极情感的发展。

2.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幼儿能够了解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传统习俗。

认识不同种类的花灯,丰富词汇量,如“花灯”“灯谜”“团圆”等。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花灯的外形、颜色等特征。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猜灯谜活动激发幼儿思维。

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猜灯谜小组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共同探讨。

让幼儿熟悉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能够准确描述花灯的特点。

引导幼儿理解灯谜的谜面,猜出谜底。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灯谜谜面,如何启发幼儿思考,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在猜灯谜环节,如何组织幼儿有序参与,避免混乱。

2.游戏教学法:采用猜灯谜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3.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花灯的特点和灯谜的谜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1.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花灯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PPT。

准备若干条适合幼儿的灯谜,写在彩色纸条上,挂在教室的绳子上。

制作一些简单的花灯道具,用于装饰教室,营造氛围。

2.经验准备:幼儿对元宵节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播放欢快的元宵节音乐,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的音乐吗?”引导幼儿回答元宵节。

教师继续提问:“元宵节我们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引出赏花灯和猜灯谜的主题。

认识花灯(8分钟)

播放PPT,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花灯图片,如兔子灯、荷花灯、走马灯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灯的形状、颜色、图案等,并提问:“你们看,这个花灯像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猜灯谜(14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带领幼儿来到挂着灯谜的区域。教师先讲解猜灯谜的规则:“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开始猜灯谜啦!灯谜就在这些纸条上,你们可以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一起猜。猜出来了就把纸条拿下来,到老师这里来告诉老师谜底哦。”

教师在幼儿猜灯谜的过程中,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对于一些较难的灯谜,可以适当地给予提示,比如提示谜底的类别。例如,灯谜是“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谜底:葡萄),教师可以提示幼儿:“这是一种吃的东西,是一种水果哦。”

当幼儿猜出灯谜后,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们真聪明!这都能猜出来,太棒了!”然后可以请幼儿解释一下为什么猜这个谜底,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推理能力。

总结(3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了解了元宵节的什么习俗呀?”引导幼儿回答赏花灯和猜灯谜。教师再次强调元宵节这些传统习俗的意义,是为了团圆和欢乐。

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在猜灯谜过程中的'感受,比如哪个灯谜最难猜,哪个最有趣等。

延伸活动(7分钟)

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和幼儿一起收拾教室,整理灯谜纸条和花灯道具。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赏花灯、猜灯谜》语言公开课中,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展示,幼儿对花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描述花灯特点的环节中,幼儿们积极发言,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猜灯谜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思维能力,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幼儿能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赏花灯、猜灯谜这两个元宵节习俗的内容和意义。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花灯的外观和灯谜的谜面、谜底。

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猜灯谜活动中,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感受元宵节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之情。

体验和同伴一起猜灯谜的乐趣,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帮助幼儿理解赏花灯、猜灯谜习俗的内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引导幼儿清晰、准确地描述花灯和灯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引导幼儿根据灯谜谜面的特点进行思考和猜测,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隐喻或象征意义的谜面。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1.情境教学法:营造元宵节的情境氛围,让幼儿仿佛置身于节日之中,增强学习体验。

2.启发式教学法:在猜灯谜过程中,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引导他们猜出谜底。

3.合作学习法:安排小组猜灯谜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元宵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见过花灯等。

2.物质准备

制作精美的花灯若干,布置在教室周围,营造元宵节氛围。

准备各种难度层次的灯谜卡片,上面写有灯谜内容,将卡片挂在教室的绳子上。

制作PPT,包含元宵节的介绍、花灯图片和视频、灯谜示例等内容。

准备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用于奖励猜中灯谜的幼儿。

1.趣味导入(5分钟)

教师穿着传统服饰,带着神秘的表情走进教室,引起幼儿的注意。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又好玩的地方,那里有漂亮的灯光和有趣的谜语,你们想不想去呀?”在幼儿的好奇和期待中,教师播放欢快的元宵节音乐,开启PPT,展示热闹的元宵节街道上挂满花灯的画面。

2.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结合PPT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元宵节:“小朋友们,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啊,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可热闹啦!”

重点讲解赏花灯和猜灯谜的习俗:“花灯就是各种各样漂亮的灯笼,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哦。人们把花灯挂起来,大家一起欣赏。猜灯谜呢,就是猜灯笼上写的谜语,可有趣了。”

展示不同类型花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花灯的细节,如形状(圆形、方形、动物形状等)、颜色(红、黄、蓝等各种鲜艳的颜色)、图案(花朵、卡通人物等)。教师提问:“你们看这个花灯像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呢?上面有什么特别的图案呢?”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如“我看到一个红色的圆形花灯,上面有可爱的小兔子图案。”

3.猜灯谜游戏(20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教师介绍猜灯谜的规则:“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开始猜灯谜啦!你们看,教室里有很多挂着的卡片,上面就是灯谜。你们可以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一起猜,猜出来了就举手告诉老师哦。猜中的小组会有小奖品呢!”

幼儿开始猜灯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幼儿的表现。对于幼儿的猜测,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如果幼儿猜不出灯谜,教师可以适当提示,比如:“这个灯谜的谜底是一种我们经常吃的水果,它是圆形的,外皮是红色的哦。”(谜底:苹果)

当幼儿猜出灯谜后,教师请该小组的代表回答,并解释为什么猜这个谜底。如果回答正确,教师给予小奖品,并对该小组进行表扬,如:“你们小组真聪明!猜灯谜很厉害呢!”然后,教师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幼儿重复这个灯谜,加深记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习俗的意义,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元宵节要赏花灯、猜灯谜吗?”引导幼儿思考这些习俗与团圆、欢乐、祝福等主题的关系,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5.活动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还玩了有趣的猜灯谜游戏。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这些习俗让我们的节日更加有趣。”

在本次《赏花灯、猜灯谜》公开课教学中,通过情境导入、知识讲解、游戏活动等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幼儿对元宵节的赏花灯、猜灯谜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THE END
1.中班游戏小铃铛教案反思.docx文档介绍:该【中班游戏小铃铛教案反思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班游戏小铃铛教案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https://m.taodocs.com/p-1113163659.html
2.2024版2024年《小狗学叫》教案+反思.doc2024年小狗学叫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小狗学叫一文。该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小狗学叫的过程,通过故事传授了实践出真知勇敢尝试不怕失败等道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236029.html
3.中班数学教案妈妈的生日礼物反思.docx15、中班数学活动小熊的生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全都的点数5个物品,感知其含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重、难点: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日是小熊5周岁的生日,他邀请小同伴们到家里做客,小伴侣们看看,都谁来了?(小猫、小狗、小兔、小猴、...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03/8121122103004134.shtm
1.最新动物排队中班教案反思(精选8篇)导读: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动物排队中班教案反思篇一在讲课前,我认真... ...https://www.shualue.com/wenmizhishi/560851.html
2.宠物狗铃铛丢失怎么办啊?宠物狗铃铛对于狗狗及其主人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物品。不仅可以帮助主人轻松找到自己的狗,还能让别人听到狗狗的位置,从而避免意外。可是,有时候在活动或者外出时,不小心可能会把铃铛丢失,这让许多宠物主人感到焦虑不安。本文将针对“宠物狗铃铛丢失怎么办啊”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帮助你更好地应对铃铛丢失的情况。 https://www.chongwugo.cn/65802.html
3.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教案中班(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教案及反思中班)大家好,小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教案中班以下问题,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教案及反思中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老狼头饰8个、小羊头饰16个、布球若干个、呼啦圈10个、平衡木4组、拱形门4组 (2)音乐《别看我是一只羊》、《狼爱上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 组...https://www.indoasiabiz.com/tiyu/202411/310246917.html
4.大班狼来了教案反思教案好的《大班狼来了教案反思》,「一气呵成」就够了,本篇《大班狼来了教案反思》就是「一气呵成」的捷径。想走捷径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大班狼来了教案反思》是怎么写的吧。 大班狼来了教案反思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语言表述的故事转换成形象造型,让孩子学会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https://www.anhui365.net/219-12484944.html
5.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铃铛》及教学反思(通用12篇)小班语言教案《小铃铛》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小铃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24t4zp6.html
6.小班小铃铛教案(通用16篇)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教案反思: 在这个教学教案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https://www.jy135.com/jiaoan/704329.html
7.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小花狗》教案(精选10篇)2、幼儿反应:以骨头卡片的形式体现乐句,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个别幼儿精神不集中,拿到手铃后秩序有些混乱,精力集中到手铃乱敲乱玩的现象。欣赏《小狗圆舞曲》时随音乐不太熟悉但是都可以跟随老师做动作。 3、反思:整节课比较顺利,幼儿挺感兴趣也很配合,但是时间过长,中间衔接不是很好,最后音乐欣赏可以作为另一节课单...https://mip.ruiwen.com/jiaoan/2293953.html
8.《铃儿响叮当》的教案集合20篇悬挂有铃铛的'长绳。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12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30302142555_6570077.html
9.热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317132430_2549383.html
10.花城版一年级音乐7篇(全文)六、教学反思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第4篇 1、学唱歌曲《小铃铛》复习音乐手势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与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qic4s8y.html
11.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https://www.cnfla.com/jiaoan/2834583.html
12.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通用12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声音》 篇1 ...https://www.yjbys.com/edu/yizhikecheng/138586.html
13.认识比教案15篇如:教师播放小铃铛的声音,请幼儿在乐器中选出并举起小铃铛。 四、活动延伸: 模仿不同的声音,请父母猜一猜。 五、反思评价 认识比教案2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4-66页的内容。本课是第1课时,主要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感悟角是有大小的,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73591.html
14.小班第二学期主题三:六个好宝贝小二班小班宝贝家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充满兴趣,带着孩子们感知眼睛外形特征,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幼儿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主动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 ? 主题:《六个好宝贝》第七周 星期 四 音乐游戏:找小猫 活动目标: 1.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根据歌词内容变换动作。 https://tayey.rdedu.net/bbjy/xb/xeb/content_146583
15.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 活动目标 能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装饰、制作纸袋动物,培养幼儿的环保...http://mip.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518217.html
16.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案第一单位课本阐发三年级的特点, 是承上启下, 就是从一二年级的熟悉字讲授为重点, 向增强阅读感悟转移。 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明课本有 “ 五新 ” :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布局新、言语 新。那么我就第一组课本作的一点思索。这一组课本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漂...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6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