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记者王晶)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比2015年的76.34岁,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
《纲要》指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那么,在未来十几年内,要想实现健康中国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的目标,在近2万字的《纲要》中,关于人均预期寿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等关键指标,务必要达到怎样的水平线同时又出台了哪些具体措施,将会改变并促进国民的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央广网记者为您一一梳理并解读。
健康水平:未来“健康中国”啥样?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9岁
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的新报告称,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2000年至2015年间增加了5岁,达到71.4岁。这份报告还显示,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6.8岁,为全球女性长寿之最。瑞士男性的预期寿命达到81.3岁,在各国男性群体中最长寿。
但在昨日发布的《纲要》中提到,到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3岁,2030年将要实现增长至79.0岁。
看来未来15年,我国的国民健康水平将要填补与部分发达国家之间,在预期寿命上的差距。《纲要》还指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目前的8.1‰、10.7‰和20.1/10万,下降至2030年的5.0‰、6.0‰和12/10万。另外,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上升至5.3亿人。
【措施】到2030年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近几年,全国各地控烟倡导者一直呼吁“公共场所禁烟”,而此次《纲要》中也明确表态,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领导干部要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把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
同时,《纲要》还指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健康服务与保障: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低至25%左右
就在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将“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成为多方专家探讨的焦点,其建设的蓝图何时出台就备受瞩目。
昨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众人期待中“亮相”。《纲要》指出,在健康服务与保障方面,2015年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9.1%(2013年),到2020年将比2015年降低10%,2030年比2015年降低30%。
《纲要》还指出,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15年的2.2人增加至2030年的3.0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5年的29.3%降低至2030年的25%左右。另外,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
【措施】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设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10月25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我国通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96.5%的医疗保障网。但我国保障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这次《纲要》也对全民医保问题做出了规定。《纲要》指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经办管理。
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健康环境:未来中国城镇农村会“美”到啥样
当下,我国经济面临全面转型,转型的同时又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矛盾、问题。但是,要想实现优质健康服务与保障、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大发展的目标,拥有健康、干净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同样,《纲要》指出,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2015年为76.7%,2020年大于80%,到2030年将持续改善;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2015年为66%,2020年将大于70%,2030年将持续改善。
【措施】2030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都能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
《纲要》指出,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到2030年,努力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适合居民生活养老的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全面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都能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
另外,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力争到2030年,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提高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全覆盖。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
健康人才: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
未来,我国健康产业将进入黄金期发展期。近日,曾有媒体分析称,“健康中国”大行动15年,将带动16万亿大健康产业。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固然离不开对人才的全面、长期、持续的培养。
【措施】加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人才培养力度
《纲要》指出,加大基层和偏远地区扶持力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同时,《纲要》指出,将推进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调整优化适应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加大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
支持建立以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为基础、中国健康医疗教育慕课联盟为支撑的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便捷医务人员终身教育。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
编辑:付若愚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会议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这一行动纲领的通过,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2016-08-3015:40:00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会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2016-08-2617:25:00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5年9月,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了《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