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网为考生收集整理了“2020年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反映辅导员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和从事评估最基本要求的心理评估原则是(A)
A.保密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D.动态性原则
2.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行为异常方面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C)
A.弗洛伊德B.巴甫洛夫
C.斯金纳D.艾森克
3.以下属于中小学生常见神经症的是(A)
A.抑郁症B.口吃
C.失眠D.多动症
4.在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是(A)
A.角色扮演法B.榜样引导法
C.行为强化法D.价值观辨析法
5.“极度感觉过敏,思想行为死板、敏感多疑,爱嫉妒,常公开指责他人,既自命不凡又自卑,看问题主观片面性大”,这种不良个性卫生问题是(B)
A.自负B.偏执
C.孤僻D.狭隘
6.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是(C)
A.从多方面行为优缺点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全面的评价
B.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
C.从顺从他人评价发展到有独立见解的自我评价
D.从内在世界的评价发展到外显行为的评价
7.下列属于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特殊职业道德的是(B)
A.健全的人格B.尊重中小学生及来访者
C.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D.较全面的知识素养与基本能力
8.当感觉愤怒时,告诉自己“发火是愚蠢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种控制愤怒的方法是(D)
A.情境转移法B.评价推迟法
C.目标升华法D.理智控制法
9.已充分认识到“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任务应有所不同”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C)
A.管仲B.老子
C.孔子D.荀子
10.以下不属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做法是(B)
A.在教学目标中强化心理素质的内容
B.在心理辅导课上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影响
C.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心理辅导的原则
D.挖掘各科教学中蕴含的心理辅导的内容和素材
1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数量为(D)
A.5条B.8条
C.9条D.10条
12.“我应该得到生活中每一个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这种不良认知是(B)
A.追求完美B.过分概括
C.走极端D.过分依赖
13.下列关于辅导目标制定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心理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B.心理辅导目标应具有针对性
C.辅导目标由辅导人员负责制定D.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
14.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这是(B)
A.测验法B.问卷法
C.谈话法D.观察法
15.在辅导过程中,来访者对辅导员产生爱慕之情并希望从他(她)身上得到爱恋的情感上的满足,这是(A)
A.阳性移情B.阴性移情
C.移置D.凝缩
16.下列不属于考试怯场症状与表现的是(C)
A.注意力分散B.拿到试卷后头脑一片空白
C.精神疲乏D.临场情绪紧张,血压升高
17.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把认为有价值、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以及被观察者显著或典型的新表现都记录下来,这是(D)
C.事件取样法D.轶事记录法
18.在心理辅导中,辅导人员将自己所谈的主题、地点、意见等信息,经整理组织后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给来访者,这是(B)
A.自我开放B.影响性摘要
C.情感反应D.指导
19.下面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
A.合理化B.挫折
C.冲突D.应激
20.美国保险公司职员比尔斯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一本社会反响很大的书,精神病学家阿道夫·迈耶认为此书中所述即为心理卫生,该书是(D)
A.《自我的觉醒》B.《自我成长》
C.《成长之路》D.《自觉之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包括(ABDE)
A.开设心理辅导课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C.团体辅导D.个别心理辅导
E.小组辅导
22.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人员要学会观察和表现的非言语行为包括(BCDE)
A.重读B.目光注视
C.面部表情D.身体语言
E.空间距离
23.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即“机能完善”的人的特征有(ABE)
A.乐于接受一切经验B.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C.不完全信任自己的机体感受D.有较强的行动自由
E.有高度的创造性
24.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健全的积极意志品质,表现为意志的(ABCE)
A.自觉性B.果断性
C.坚持性D.协调性
E.自制力
25.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体采用的主要防御机制的是(ABCDE)
A.合理化B.升华
C.否认D.幽默
E.投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l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被称为_防御机制_____。
27.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__社会适应____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8.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_过渡性_____、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29.询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放式询问,一种是_封闭式询问_____。
30.在自我认识中,___自我评价___具有核心意义,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31.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学校有意识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_心理品质_____和__社会适应能力____,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2.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类型是:适应性辅导和_发展性辅导_____。
33.个人中心法提出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最重要的态度是:___真诚___、_无条件的积极尊重_____和移情的理解。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4.暴露法
35.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
答案: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总目标是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中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36.学校心理辅导的整体性原则。
答案: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请简要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二者差异的主要表现。
答: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1)二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人的政治思想面貌,主要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问题。心理辅导的目的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
(2)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则是成长问题。
(3)从工作角色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心理辅导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辅导人员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
(4)从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学校心理辅导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测量、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一些心理辅导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采用。
38.请简要描述学校辅导人员在辅导过程中引起沉默的原因。
答:引起沉默的原因:
(1)辅导人员本身对辅导缺乏热心,会谈中也很少主动以言语与来访者沟通。他的沉默源于对辅导关系的冷漠,显示了辅导人员隐藏、退缩及保护自己的倾向。
(2)辅导人员在会谈进行中,尚未理清自己的思路,以致“不知该说什么”或“不知该怎么说”。这种沉默实际是辅导人员因自身原因而做出的失败的反应。
(3)沉默是辅导人员经过考虑有计划、主动引发的。是一种具有辅导价值的沉默,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原因可能是辅导人员为引导来访者领悟、做出承诺,可能是因为要将会谈探索的责任转移给来访者,也可能是防止来访者的心理惰性等。
39.请简要描述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中“走极端”的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答:“走极端”的症状表现:
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把某件事情看成“糟糕至极”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
辅导要点:
(1)我们应该学会“软性”思考,即看到黑白之间存在许许多多的中间色,事物可能是较好或较坏的,但绝不会是最好或最坏的。
(2)用辩证的观患去认识和把握事物,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认识到事物是发展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思维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
40.请简要描述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答: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生活事件,如考试、升学、亲人亡故等,都会导致心理应激。
(2)应激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应激不仅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功能活动。
(3)长期的、超过人的应付能力的应激会对人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出现身体不适、虚弱等生理反应,造成人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加重或导致一些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1.(本题15分)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常用的辅导方法。
答案:心理问题:缺乏学习自信心
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其方法很多,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和实施。常用的方法有:
(1)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等的实际水平,因此,单凭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自己,认定自己比别人差,不是学习的材料等,是不公正、不客观的。分数不高、成绩不好,在学习中是常有的事,关键在于能否迎接这一挑战,保持一种必胜的信念,发奋努力去改变现状,这种情况使我们看到了信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习E也同样如此,如果一门科目很好的话,自然对自己有了信心,其他科目也会受其影响有显著的进步。比如有的同学数学不好,但乐感强,听到一首歌之后,很快就能把音调记下来,起初可能是喜欢这首曲子,又因记忆好,同时对音乐的节奏和音调有极灵敏的感受力,因此不费力就能背下来,若能意识到自己这一优点,这位同学就能恢复他曾经失去的自信心,不止在唱歌方面,对其他学科也会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当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的时候,更应该去发掘自己的其他特长,以找到恢复自信的机会。
(3)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
一个人如果总想着自己不行,总是给自己这种消极的暗示,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这时如果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来规劝、激励自己,就会打破恶性循环中的一环,并注入了积极的内容,就能重新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42.(本题12分)试论述精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辅导目标与辅导过程。
答案:(一)基本原理
弗洛伊德认为,形成神经症状的根源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未能得到解决的欲望,它们是来访者早年形成的症结。而通过心理分析,来访者能够真正意识到并在感情上体验到这是幼年期形成的病根,现在看来已经没有意义了。来访者能够洞悉到以前意识不到的致病原因,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洞察叫做“领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使来访者达到真实的领悟,就是心理分析疗法的基本原理。
(二)辅导目标
基本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三)辅导过程
精神分析法的辅导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1.准备期:主要工作是按照适应症来选择辅导对象。
2.预备治疗期:在正式治疗前还要先进行两周左右的试验性分析和联想,以进一步确定诊断,排除精神病。
3.治疗一期: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并维持一个辅导上的同盟关系。使来访者在欲望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辅导的基本信任。
4.治疗二期:主要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决。随着自由联想的进行,移情开始出现和发展,此时辅导员要适时地予以解释,使来访者明白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辅导员的实体和出自幼儿感情对辅导员歪曲了的形象,区别和辅导员之间的治疗同盟,以达到领悟。
5.治疗三期:即结尾期,使来访者能放弃把辅导员当做替身的态度,放弃辅导员是移情中幼儿期父母的形象,能承受与辅导员分离时的焦虑和丧失亲人般的痛苦。
以上“2020年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由自考生网收集整理。
全专业电子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五千+科次在线题库
全真呈现历年考试试题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