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概念(精选5篇)

[关键词]电子邮件;健康宣教;老年血透患者;压力;依从性

StudyeffectofE-mailhealtheducationontheimprovingofstressandcomplianceof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hemodialysis

LIHongyan

BloodPurificationCenter,theFirstHospitalofZhuzhouCity,Hu'nanProvince,Zhuzhou41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fluenceofE-mailhealtheducationonimprovingofstressandcomplianceof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hemodialysis.Methods40elderlypatientswithhemodialysisweredividedintoE-mail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had20cases.E-mailgroupwaseducatedbyE-mail,and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TheE-mailgroupreceivedE-mailforhealtheducationtwiceaweekfor10weeks.Stressscoresweremeasuredbyastressquestionnairethatwasdevelopedforhemodialysispatientsbyourhospital.ResultsInE-mailgroup,stressscorewasdecreasedfrom(55.08±7.69)scoresto(43.29±6.52)scores(P=0.031),serumcortisolwasdecreasedfrom(11.18±4.23)μg/dLto(9.01±3.52)μg/dL(P=0.039),epinephrinewasdecreasefrom(23.35±24.25)μg/dLto(18.38±18.01)ng/dL(P=0.046),andinterdialyticweightgainwasdecreasedfrom(2.58±0.75)kgto(1.96±0.78)kg(P=0.036).ConclusionE-maileducationforelderlypatientswithhemodialysisiseffectiveinimprovingstressandcompliance.

[Keywords]E-mail;Healtheducation;Elderlyhemodialysis;Stress;Compliance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

【关键词】亚健康;疾病;中医诊断学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近年来有大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强调亚健康是无“病”,但同时运用中医理论中对“病”的诊治方法来治疗,这里的两个“病”实际是分别针对西医和中医而言,研究中多有混淆。笔者现从中医“病”的概念和西医“病”的概念着手,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两种医学体系中“病”的关系,以便准确界定亚健康状态,继而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1中医学理论中“病”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平衡为健康,称健康人为“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者,不病也。”因此,在中医理论中,健康人就是没有病,有了病就是不健康。疾病是与健康相对而言的一个笼统概念。

1986年3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给中医学的疾病概念提出如下定义:“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症状和各阶段相适应的证候”。

2西医理论中“病”的概念

《辞海》在对疾病的解释中提到:“疾病是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损害和人体对抗这些损害的防御代偿等作用的矛盾。”目前西医教材中通常将疾病的概念概括如下: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的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自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可以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1]。西医是以病理、组织结构改变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各种疾病通过医生询问病史、诊察患者,进行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检测手段可以得到阳性结果。如果这些方面都无法检出阳性结果,就不能确定为某种疾病。

3亚健康的概念

4亚健康状态无西医的“病”

目前尚无“金标准”来直接诊断亚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是通过排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而实现的。亚健康人群疲劳、体能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不佳、各种身体不适症状等均可持续或间断出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但在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中却没有发现确凿的可以达到诊断程度的疾病证据,于是通常不能做出西医的疾病诊断。

迄今研究中制定的诊断标准,均是基于通过西医诊断方法来排除疾病。于氏等[4]主要通过病史排查和生理生化检查如胸部透视、心电图、生化、CT、肝功能等排除疾病状态。刘氏等[5]亦是通过统一体检的方法排除疾病。体检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血脂、血糖、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等,由医院体检中心医师负责排除疾病诊断,其主要根据仍然是实验室等检查。由于目前临床物理、化学和其他实验室等检查仍然是支持西医有关疾病诊断主要项目,因此,亚健康的无“病”状态,实际指的是排除西医明确诊断的疾病。在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医学重视的是病,对健康的认识就是无病。即凡是不能明确诊断出疾病的就是无病,无病等于健康。

《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而且必须包含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满的状态[6]。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这就使原来的“健康”人群范围缩小,虽然不能诊断为疾病,但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中“不完满”的人群被从“健康”人群中剥离出来。

5对亚健康的中医辨识

5.1亚健康人群中一部分是“欲病”

《千金要方》云:“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所谓“苦似不如平常”,正是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虽然有不同于平常的不适表现,但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却又都未见异常,或达不到疾病诊断的标准。师氏等[7]认为,根据孙思邈将疾病的发生过程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亚健康状态应该属“欲病”层次。它不是无病,而是已涉及人体自我稳定平衡系统的失调,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已病”的层次。因此,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凭症状体征不能明确辨为某种疾病的,应属中医之“欲病”状态。

5.2部分亚健康人群可辨出中医的“疾”或“病”

从中医学角度考虑,只有“阴平阳秘”的“平人”才是健康人群,除“平人”外都是不健康的。亚健康人群源自中医的不健康人群,这与“亚健康源自西医生物模式下的健康人群”是截然不同的。《说文解字》云:“疾,病也。”疾病缓急微甚有别,疾是病的轻浅阶段,病是疾的沉重阶段,即《辞海》中所说:“疾甚曰病。”可见,中医的“疾”作为病的轻浅状态可能症状很少,或是很轻,但只要是阴阳不平衡,就已经不再是中医理论中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机体已经出现了气血阴阳的不平衡状态,有病因病机可究,当满足中医疾病诊断标准时即可诊断为“病”,因此,亚健康可以有中医的“病”。中医“病”的范围自古以来在不断拓展,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目等20余种,至《内经》已有200多种病名。中医的疾病很多不能与现代医学中某个疾病直接对应或达到其诊断标准,如虚劳、郁证、健忘等患者在常规检查中很多都没有阳性指标,无法诊断为现代医学的“病”。目前国内治疗亚健康多用中医方法,对亚健康者实施个体化治疗,使其重归“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6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于健康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都以“完满”状态作为健康。但对疾病的认识差别很大。中医是排除式的,不健康就是有病,即亚健康人群源自中医理论模式下的“不健康”人群;西医是纳入式的,必须满足疾病诊断标准才是疾病,即亚健康人群源自西医原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人群。因此,亚健康是“无西医的病”,但可能“有中医的病”。

现代医学强调组织形态、器质性病变;中医学强调功能,重视患者自身感受,并不否认疾病发生时体内出现了物质性的改变,只是这一“物质性”着重在“气血阴阳”。中医辨证时,看重的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体征,通常不依赖于仪器检查,因此,即使没有任何影像或微观指标异常,依然可以辨证施治、立法处方,即中医“辨证”不需建立于现代医学“疾病”的基础上。

病证结合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即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中医理论中有“异病同证”之说,但某一证候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在不同的疾病中亦有一定差异。由于所处病种不同,其证候表现,特别是针对病位的症状或体征一定有所不同。如嵇氏等[8]分析1982年1月-2000年10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118篇,发现肝郁脾虚证存在于精神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多系统疾病中。吴氏等[9]应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肝郁脾虚证最常见的5个表现依次是脉弦、胸胁胀闷、纳呆食少、舌苔白和神疲乏力。但在不同疾病中,肝郁脾虚证的症状表现可能不同。如泄泻肝郁脾虚证中“便溏泻”一定出现,而“腹胀”不一定出现;胃脘痛肝郁脾虚证则以“脘腹胀痛”为主症,“便溏”不一定出现。即异病可以同证,但构成同一证型的诸要素如主症、次症、兼证及舌脉等,在不同病种中主次地位是不一致的[10]。

由此可以推论,同一中医证候,在亚健康人群和疾患群中亦应有不同表现,可能表现在某些症状体征的有或无、某个症状体征出现的频次以及某个症状体征出现的严重程度上。这一观点尽管有待今后研究中、大样本数据的统计支持,但提示研究者应对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同一中医证候有无表现差异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启福.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

[2]王育学.亚健康状态[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

[3]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

[4]于春泉,王秀莲,张伯礼,等.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特征的判别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29-131.

[5]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131-136.

[6]杨平,肖进,陈宝珍.医学人文词汇精解[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40.

[7]师建梅,袁世宏,李俊莲.亚健康的中医自稳调控干预措施[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6):55-57.

[8]嵇波,陈家旭,鲁兆麟.对逍遥散临床应用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5):4-6.

【关键词】辩证;健康;亚健康;疾病

一亚健康

(一)亚健康状态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研究指出,人体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简称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质的特殊状态,已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但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但体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和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亚健康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潜病期等。

(二)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和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躯体亚健康具体表现为躯体疲劳,如经常感到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咽喉痛、低热、无缘故的头晕、耳鸣、目眩等;心理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症状是焦虑、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睡眠障碍、进而出现心悸、不安、慌乱、手足无措等;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常感到无望、空虚、自卑、自闭等感觉。

(一)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由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繁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受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影响。如长期的身心紧张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就会出现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混乱,正常功能失调,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躯体出现疲劳感,食欲下降、睡眠质量不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体血液中氧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都会下降,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心情郁闷、烦躁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变性,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益淡漠,情感交流缺乏,交往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和物质化,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对感情生活的信息下降,孤独感更加突出,缺少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友谊,使人表现出无聊感、无助感、烦恼感等。

二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的转化

(一)健康与亚健康的转化

健康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的科学观念告诉我们,健康不仅是四肢健全、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健康更是一种身体、精神、行为和道德意识上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的机体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简称稳态,包括机体内部的稳定(内环境的稳定)和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稳定(机体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这种稳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调节机制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活动相互协调得以维持的。稳态的维持为内环境的各种反应提供必要的理化条件,有利于机体内部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是体内各细胞、器官进行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身体健康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良好的体适能,良好的体适能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缓机体衰老的速度,改善自我形象,提高自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技巧和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体适能还是享受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对紧急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症状。机体由健康机能朝向亚健康状态发展是由于在不同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致病因素,如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非正常负荷状态,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和激烈的竞争环境,造成过度紧张、压力过大;饮食方式不合理,休息不足,运动缺乏等造成机体能量过剩或营养不良、机体功能和体力不足、精力不支;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社会变迁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家庭观念的更新变化,造成心理失衡,社会制度的弊端、落后的意识形态以及不良的社会习俗、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精神状态的发生、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在这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机体将朝向亚健康放慢发展。

(二)亚健康与疾病的转化

疾病是由致病因子引起机体的稳态破坏和代谢、功能、结构的损伤。指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病的发生模式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阶段是细胞功能障碍;第二阶段是局部组织受损;第三阶段是器官功能衰退。由亚健康状态到疾病是身体自发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由症状演化为病状,实质是机体内部没有功能紊乱到内部器官系统的内分泌紊乱的一个过程。疾病中的代谢、功能、结构变化统称为病理变化,身体机体良好的情况下,细胞功能正常,人体不会出现病症,当身体处于病理变化中,细胞、器官开始出现故障,人体就会有头晕、头痛、身体不舒服等的病态感觉。

(三)健康-亚健康-疾病关系

健康-亚健康-疾病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亚健康状态居中,其上游部分与健康状态重叠,下游部分又与疾病相重叠,在重叠部分可能与健康或疾病状态模糊而难以区分。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既可以向健康状态发展,也可以向疾病状态转化。对于亚健康终究向那个方向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按措施和自身的免疫能力水平。向疾病状态的转化时自发的过程,向健康状态的转化需要采取自觉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进展

1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我国古代医家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未病”的概念。“未病”是机体开始已有或无病理信息,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或不能明确诊断的一种状态,是病象未充分显露的隐潜阶段。与现在亚健康状态所指的非疾病、非健康状态基本相似。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4年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还包括心理与社会上的完满适应。根据这一定义,WHO的章程序言中提到:全世界属于健康状态者仅占5%,找医生诊病者约占20%,剩下的75%就属于亚健康状态。赵瑞芹等[1]提出,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何裕民等[2]则认为:亚健康包括三条:首先,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及可明确的精神心理障碍;其次,它可以涉及躯体上的不适(如虚弱、疲劳等)虽够不上疾病,却又偏离了健康的症状;再次它可涉及到精神心理上的不适以及社会生存意义上的适应不良。董玉整[3]认为:所谓亚健康,是指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这一概念在国内的有关亚健康网站上被普遍采用。

综合上述观点,总的来说目前达成共识的一点是: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中间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经系统检查未发病,而自己确实感觉到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从而呈现出活力、反应能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轻度心身失调阶段、潜临床阶段、前临床阶段。

2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

3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方法

3.1症状标准诊断法

1988年美国CDC对亚健康状态中普遍存在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制定了诊断标准[7]。1994进行了修订[8]。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分别于1992年也制定了自己的关于CFS诊断标准。依据病人的自觉症状,出现种种还不能确诊为具体疾病的症状以及自己感觉不到或被忽略的状态,对照上述标准诊断。

3.2MDI健康评估法

是WHO用于对人类死亡危害最大的疾病所提示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依据被测者的实际检测状况逐项打分(采取百分制,满分100分),进行综合评价。其标准是:85分以上为健康状态,70分以下为疾病状态,70~85分为亚健康状态。

3.3问卷评定量表调查法

目前亚健康状态的确定主要依据量表测量,有SCL-90(症状自评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Delphi法评价。

4亚健康状态的检测技术

近10年来,我国可评估人体多种状态的检测技术有了一定进展,有热断层扫描仪、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亚健康检测法、人体功能代谢分析仪及清华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量子亚健康检测仪、福贝斯远程健康监测系统(TDS)。

5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

亚健康由于其年龄、适应能力、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各异,但一般均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改变,这三方面互为因果。就身体要素而言,首先为疲劳,其次涉及虚弱,免疫失调,消化不良、头昏,性功能低下的综合状态,再次仅表现为睡眠困难、肌肉酸痛、便秘等单一症状。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神经质等。社会适应方面表现为冷漠、无助、无望、孤独、空虚,在家庭生活、情感交流、人际沟通、知识学习和创造性劳动等方面感到困惑、压抑和郁闷。

6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原因

关于亚健康原因与机制,学者们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有研究认为,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工作的压力,职业的竞争以及繁多的信息刺激都是应激原(应激是一种非特异相当泛化的反应,其基本的反应是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的兴奋为代表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应激原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亚健康。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的激活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的激活都参与升高血压,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还引起代谢的改变,使血胆固醇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钠水潴留,导致动脉硬化[9]。总之,人们认为导致亚健康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1)过度的疲劳造成精力体力透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酗酒等)。(2)社会的压力环境以及人性的欲望和需求产生的压力。(3)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导致维持生命的器官运行和新陈代谢等生物节律的紊乱。(4)环境污染的影响。这既有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失调而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又有生活条件、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致。

7亚健康状态的防治

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即健康亚健康潜临床前临床疾病,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给予适当的干预和防治,就可以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其措施有:(1)保持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克服不良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保持心理平衡。(2)健康的生活方式:①饮食结构造就健康:有研究证明,冠心病、某些类型的癌症、三高症、糖尿病都可以通过进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得到缓解。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摄入蛋白质,限制脂肪的摄入量。②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睡眠充足,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安排每日活动。(3)治疗: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不固定,因此治疗上缺乏针对性,将向多样化、专业化方向发展。①心理治疗如认知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②中西医结合治疗。③生物-物理治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人类一种古老的表达方式,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因为他能平衡植物神经系统,使人平静放松,强化人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缓解失眠,从而有益于患者恢复健康。

8展望

1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2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亚健康的范畴研究.医学与哲学,2008,29(1):2-4.

3董玉整.亚健康初探.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26(3):77-78.

4曹露.十堰市部分人群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8,8(14):3526-3527.

6王俊.在职干部亚健康状态海滨综合疗养的疗效观察.医技与临床,2008,24(14):151-152.

7HolmesGP,KaplanJE,GantNM,etal.Chronicfatiguesyndrome:aworkingcasedefinition.AnnInternMed,1988,108:387-389.

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即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2]。包括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它本身拥有广泛的内涵,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状态及其体验[3]。

2形成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及老干部的临床特点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因素都有特定内容并相互关联。其中主要为以下几点。

2.1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对机体的慢性损害。劳逸过度、娱乐过度、紧张、睡眠不足、经常睡懒觉引起机体代谢紊乱。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合理、吸收失控,给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老年疗养员多为刚退休的部队老首长,生活状态的突然改变使其容易养成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老干部沉迷于麻将、打牌、电视等以打发单调闲散的生活,睡眠不足导致精神疲劳,从而导致身心疾病。

2.2环境社会的变化与心理因素退休老年疗养员多经历周围环境和家庭状态等方面的变化,日常生活环境从繁忙的工作岗位转移到了单调的家庭生活,这些变化均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导致焦虑、抑郁、淡漠、孤独等不良心理,出现失眠、情绪暴躁或低沉、食欲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某些身心疾病。

2.3生物学因素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还与个体的遗传因素以及个性特征有关。Buchwald等人通过对146名女性双胞胎的研究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确实具有家族聚集性[4]。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确认,A型行为个性特征的人易发生亚健康状态并进一步发展为冠心病,而长期的抑郁、低沉和悲哀,可明显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亚健康状态[5]。

3老年疗养员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保健

3.1加强对老干部关于亚健康状态知识的宣教工作在日常疗养工作中开展关于亚健康状态的知识讲座,增强老干部疗养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分析可能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加强认识有助于自我审视,可及早发现自我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

3.3保证全面合理的膳食膳食合理是指每天的膳食必须保证营养均衡,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不能少,同时也不能营养过剩,否则都可出现“亚健康”状态。脂肪类食物不可不食,也不可多食。缺乏脂类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多食则使人精神不振,累积而发胖。维生素作用巨大,不可缺乏,若专项补充时也不要过量。维生素A对预防眼肌疲劳,视力下降,视力减弱有一定效果,可通过多食鱼肉、猪肝、韭菜、鳗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来补充。日晒机会少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需多吃海鱼、鸡肝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心理压力大时,消耗的维生素C显著增加,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应尽可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为了避免上火、发怒、争吵等情绪激动,有意识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鱼干、骨头汤等含钙食品。这是因为钙有镇静作用,对调理生活很重要。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后,体内乳酸、丙酮就会积多,体液呈偏酸性,可使人疲劳,可多吃些碱性食物(西瓜、桃、荔枝、哈密瓜、樱桃、草莓等植物性食物)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抵抗疲劳[7]。

3.4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问题在诱发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的调节、减轻心理压力对避免或解决亚健康问题的作用不可或缺。老年疗养员应学会自我调节[8]:注意培养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乐观的心境,不要事事苛求完美,性情豁达,知足常乐。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积极而适量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学会倾诉,遇到烦心事时,找朋友、子女倾诉,以排解心中不快,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与子女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不要用传统思想约束他们。

1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233-234

2张路星,朱耀平.解读亚健康[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57-460

3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70-71

4BuchwaldD,HerrellR,AshtonS,etal.Atwinstudyofchr-onicfatigue[J].PsychosomMed,2001,63(3):936-943

5HashimotoN,KuraishiY.YokoesT,etal.Chronicfatiguesyn-drome-51casesinthejikei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J].NipponRinsho,1992,50(11):2653-2664

6李丰祥,樊成涛.“亚健康”与传统体育保健.山东体育科技,1997,19(3):161-162

7郗娟妮,乔宗林.景观疗法在保健疗养中的作用.中国疗养医学,2003,12(4):243-244

THE END
1.原兴兴:针灸与亚降:中医如何调理身体平衡【查看证书】一、亚健康的概念与现状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https://www.hntv.tv/yshnzt/article/1/1783037752608894977
2.《降亚降和疾病》ppt课件思考下列问题:作出“是”,11,怎样做会提高你的健康水平?,怎样做会降低你的健康水平?,讨论:,很不健康既不生病也不健康很健康,(亚健康),降低健康水平提高健康水平,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怎样做会提高你的健康水平?讨论:很不健康既不生病,12,二、亚健康的概念,身体有...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214050.html
3.亚降的概念亚健康的概念其实一点都不陌生,基本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其实是介乎于健康跟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不属于健康的身体状态,但是也没有达到疾病的状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整个功能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机体活力下降,从而引起的一些症状。出现亚健康的一些问题,检查指标可能并没有异常,但是...http://www.cnkang.com/video/article/368728.html
4.亚降的概念是什么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患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亚健康其发生可能与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等有关。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但是不属于临床所述的医学疾病。 亚健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十分确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可能导致机体内...http://www.xiaohe-jiankang.com/medical/qa/70000000822906?utm_source=douyin
5.亚降的概念是什么病情描述: 亚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医生回答(1) 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病情分析:亚健康是指身体未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但也不是疾病或病症。它通常表现为身体疲劳、精神抑郁、免疫力下降、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头痛、胃痛、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亚健康状态可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https://mip.pingguolv.com/ask/tuxCwwwvY.html
6.亚降的分类和主要内容【摘要】目的利用现代中医诊断技术,观察亚健康状态及其各证型在面色、舌象、脉象方面的差异,为亚健康状态评估和分类提供依据。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重疾风险无处不在,投保重疾险,从容面对人生风风雨雨! 一、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30370.html
7.请简单描述亚降的概念及分类。请简单描述亚健康的概念及分类。 参考答案:概念: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分类:1.躯体亚健康状态2.心理亚健康状态3.人际交往亚健康状...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何为测量可...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168963.html
1.什么是亚降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亚健康首先可以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晕、胸闷、睡眠紊乱、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还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7GaLx2GX3DBke3bM.html
2.亚降的最常见状态有哪些这些亚健康状态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常常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需要从调整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等方面着手,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调理。https://www.kang7.com/ask/15726.html
3.亚降的概念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https://www.med66.com/html/2008/10/li786893131320180022187.html
4.亚降的概念问答问题描述:( 女, 48岁 ) 这一段时间我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缓慢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亚健康引起的,亚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医生回答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的患者通常达不到健康的标准,在一定时间内会表现出活力降低,功能以及适应能力出现...https://mip.meilo.cn/health/625515.html
5.亚降的概念是指()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近代死亡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医学三基(医师)>病理生理学考试题目 参考解析: 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https://www.shuashuati.com/ti/8cc7494e6aff45e3a0a841ff146b5c8d.html
6.亚降的概念范畴和分类亚健康的概念、范畴和分类,亚健康,概念,范畴,分类,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但目前对亚健康的概念、内涵、分类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从而不利于亚健康干预评价体系的建立。针...https://wap.cnki.net/huiyi-ZHZY200806002015.html
7.你对亚降了解多少一、亚健康的定义 “我国很多学者都提出过亚健康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其中陈国元、陈青山、刘保延、陶茂萱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从中医的角度对亚健康的概念、常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明确描述,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https://www.ruiwen.com/w/133931.html
8.降亚降与未病先防一、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是指人体在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第三状态)。通俗地说,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却已发现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有病症感觉但无临床检查异常的证据),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生理功能减退、心理状态不佳...https://ltxc.hncu.edu.cn/info/1016/1070.htm
9.亚降的概念(何为亚降)知识库主题:亚健康的概念(何为亚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何为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压临床的诊断标准。 导致亚健康的原因挺多的,主要是:作息不规律、饮食不...https://bbs.openke.cn/thread-5174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