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警惕“三大传染病”找上门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因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我国虽没有埃博拉病例,但当下气候由湿热向干冷过渡,昼夜温差也逐步加大。这时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自身免疫力会出现暂时性紊乱,给一些传染病病毒制造了可乘之机。因此,也成了传染病高发“预警期”。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提醒各位战友:夏秋交替,加强自身健康管理,避免不利因素来袭,警惕传染病找上门!

严把“病从口入”关警惕肠道传染病

夏秋交替时节,人类最强劲的传染病敌人是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及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等。这些疾病大都起病急、发病快,患者会出现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还会脱水、休克,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和严加防范。

俗话说:“秋老虎,热死人!”虽时节进入秋季,但很多地方天气仍然闷热,给病原微生物滋生提供了温床,食物储存不当非常容易变质。部队官兵,集体居住,集体用餐,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苍蝇、蟑螂叮咬过的不洁净食物,极易引起各种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造成非战斗减员。

扎紧袖口和裤腿警惕虫媒传染病

秋季危害战友健康的第二个敌人就是虫媒传染病。所谓虫媒传染病是指由病媒生物通过叮咬人而传播的疾病。如蚊虫叮咬可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跳蚤叮咬可以传播鼠疫、斑疹伤寒等传染病;螨虫叮咬可引起恙虫病;白蛉叮咬可以导致黑热病等。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及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等。其中鼠疫是我国一号传染病,传染性强,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死亡。这类传染病在我国并不少见,新中国成立前也曾多次流行,患者容易被误诊,病死率极高。

因此,野外驻训的部队官兵初到陌生地域对病媒生物不了解时,做好自身防护就显得非常重要。部队驻训前可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接种疫苗或口服药预防。到达野外后,卫生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注意周围环境卫生,检查并使用杀虫剂消灭跳蚤、虱子、虻、白蛉等易导致虫媒传染病传播的生物。炊事员多做些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炒菜时放点大蒜,由于蚊子不喜欢上述两种气味,所以官兵吃下后能起到驱蚊的效果。此外,战友们不要乱扔垃圾,并使用有盖的垃圾桶;穿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口,晚上休息时搭帐篷、挂蚊帐,在草地、丛林行走,一定要涂抹驱虫剂,蚊虫叮咬后尽量不要抓破。

慎与“宠物”亲密接触警惕人畜共患传染病

前不久,有一名退伍老兵到医院就诊时,眼皮外翻根本睁不开眼,嘴肿得像香肠,脖子肿得吓人,全身水肿压迫呼吸系统使生命垂危。询问病史得知,这名退伍老兵看邻居饲养的羊羔非常可爱,就抱起来“亲密接触”了两次,没想到几天后就生了“怪病”。各项检查结果显示,他患的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皮肤炭疽。

所谓人畜共患传染病,就是人和动物都能得的传染性疾病。动物除了家畜、家禽和饲养的宠物外,还包括野生动物、鸟类、水生动物等。目前医学界发现的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动物的唾液、粪便、皮毛、甚至流鼻涕、打喷嚏都可能成为病毒细菌的传染途径。最为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布氏杆菌病等。其中不少疾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特点,如正在非洲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另外,狂犬病的威力也不容小视,一旦暴发,无药可治,死亡率为百分之百。

揭开“埃博拉”的神秘面纱

■李保军戴欣洪建国

“埃博拉”是烈性传染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对其有效,因此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该病毒容易被感染,致死率高达50-90%。

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科特迪瓦埃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3种亚型病毒感染后均可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保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此外,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有一定可能性,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目前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也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的传染风险小。一旦发病,发展十分迅速,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皮疹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他多脏器受损。发病两三天后就可能导致死亡。

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

诊断困难且无疫苗预防

在诊断方面,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早期症状无特殊性,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相鉴别。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可尝试抗毒血清疗法

埃博拉病毒虽然凶狠,但逃不出传染病病毒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和麻疹、白喉等众多传染病家族成员一样,入侵人体后,先霸占淋巴细胞,再攻占肝、脾两大脏器,最终彻底破坏各个脏器功能,摧毁免疫系统。

抗毒血清疗法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其原理是将恢复期患者或动物已被免疫的抗毒血清注射到相应患者身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该疗法最早应用于1890年,当时德国军医贝林首次用羊的康复血清成功治愈了一名生命垂危的白喉患儿,为人类征服白喉传染病迈出了重要一步。

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治愈率非常低,所以医务人员可以从感染埃博拉病毒、并且康复的马、羊等动物身上提取康复血清,注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体内,可能对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有一定效果。但治疗时必须计算好静脉注射用量,要做过敏试验,并且警惕有血清病发生。

THE END
1.宠物猫/狗的主人如何预防人畜共患传染病?猫咪和狗狗一样也可能将传染病传播给人类,所以提醒养这些宠物的主人们一定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①定期为宠物做检查、定期免疫,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杜绝传染源:②不要让宠物舔人的伤口;③禁止宠物乱排泄,及时处理动物的排泄物,接触宠物后要及时洗手;④定期给宠物的生活环境消毒;⑤定期打疫苗;⑥饲养宠物的家庭一定要给宠...http://bk.fdh365.com/doc-view-10618.html
2.让宠主们不安的人宠共患病人宠共患病是一类在人类与宠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包括“人畜共患病”、“人禽共患病”。猫狗等宠物都携带有一定数量的病原体,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和衣原体等,其中一部分会传播给人。目前已知至少有200多种以上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类。实在太多了,只能捡重点的说了! http://hospital.hnu.edu.cn/info/1082/2338.htm
1.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点(精选八篇)由于医疗中的不规范操作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会助长某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医疗原因 (如输血感染) 导致艾滋病的传染与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异种动物器官移植的同时, 也可能引入动物病原体到人体内, 在体内适应后有可能导致出现新型人畜共患疾病。 3 人畜共患病流行的状况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rjfupq.html
2.《宠物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第三章宠物人兽共患动物疫病的...对宠物的免疫接种情况登记造册,填写免疫登记表,建立免疫档案。免疫登记表包括编号、宠物主人姓名、地址、宠物物种、疫苗种类、疫苗接种时间、下次接种时间、疫苗厂家、生产批号和防疫员签字等。 六、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某一特定种群需要预防,针对传染病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次数、间隔、剂量等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要...https://njsw.cbg.cn/show/45571-3331055.html
3.养狗养猫应防范感染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一)医疗科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饲养猫、狗等宠物的人群正在逐步扩大。但是,一旦被猫抓、狗咬,很容易发生感染,甚至患上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以动物为传染源,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因此,在和猫、狗作朋友的同时,不要亲密无间,要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1.咬https://www.bjsjth.cn/Html/News/Articles/1002941.html
4.陕西精工数码技术学校2.熟练掌握宠物疾病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开展宠物内科、外科、传染病等疾病诊治工作的能力; 4.具有进行血液生化分析仪、X光机、B超等宠物疾病实验室检查化验的能力,并能准确判定检查结果; 5.具备人畜共患病等公共卫生防护、处置等工作的能力; 6.具备宠物医院等实体单位经营管理和自主创业能力。 https://www.sxks114.com/h-nd-8385.html
5.科普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原标题:科普|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 所谓人畜共患病,是指可以同时感染人和动物的传染病。据统计,全球已发现200多种人畜共患病,其中70多种与宠物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这些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传播途径多样,除对宠物健康构成威胁,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4/16/033014806.shtml
6.你家猫狗很可爱?咬伤你可大伤害!狂犬疫苗你打了没?自家或别家的宠物咬伤的案例 被咬之后会有一定几率 患上狂犬病! 别小看这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一旦感染,没有及时做好救治处理 严重将会危害生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人畜共患传染病科普”小课堂 第二期开讲啦! 如何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该怎么预防 ...https://www.sznews.com/content/mb/2021-06/23/content_24323149.htm
7.猫与人类的人畜共患病:完整指南猫与人类的人畜共患病:完整指南 人畜共患病是一个术语,用于描述可从动物传染给人类或反之亦然的疾病或感染。人畜共患病有时也被称为动物传染病。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人畜共患病可能会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但值得庆幸的是,其中许多疾病都极为罕见。 人类会从猫身上感染哪些人畜共患病?https://www.pmshe.com/82107.html
8.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1]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人和动物都可得的病。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疾病大约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 https://baike.sogou.com/v7700298.htm
9.11种可从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羊接触传染性化脓性口炎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虽然这种病毒通常不危险,但一些更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有时看起来像羊接触传染性化脓性口炎,包括炭疽病。如果您怀疑自己感染了这种疾病,请务必就医检查。 4.宠物会传播贾第鞭毛虫 贾第鞭毛虫 贾第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生活在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类粪便中。它可以通过接触任何...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30/12/37289152_845745990.shtml
10.狂犬病知识问答11页(全文)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目前这种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疾病。 2、 狂犬病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感染人的?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已感染病毒动物的唾液中,通过咬伤、抓伤处破损的伤口进入人体而感染人。 https://www.99xueshu.com/w/ebxsyvqpiwhe.html
11.布病人与人之间传染吗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MAIGOO知识摘要: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猪和牛,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布病人与人之间是会传染的,但是人传人的可能性非常小,下面就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布鲁氏菌病的相关内容吧。 https://m.maigoo.com/goomai/230792.html
12.女孩养猫10天变“秃头”?养宠物这些小细节不注意,传染病找上门!感染了人宠共患的传染病怎么办? 和宠物朝夕相处,患人宠共患传染病该如何处理呢? 1.及时到医院治疗 人宠共患的传染病类型很多,如出现皮肤病、高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传染病排查。 2.和他人保持距离 人宠共患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与他人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如感染了猫癣的患者,除了及时治疗,还要注意跟家里...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13/c525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