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一致意见时,面对全球多国出现散发猴痘,我国一定要守住“国门”,外防输入很关键。
记者采访多位感染科专家了解到,该病致死率低大部分患者可自愈、而且传播性小、大流行可能小。公众完全没有必要恐慌。面对猴痘,我们真正的隐忧,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11个国家累计报告80例,我国尚未出现过病例
截至5月18日,英国已累计报告猴痘病例9例。此外,全球各地相继报告猴痘病例,美国1例,葡萄牙5例,瑞典1例,意大利1例,澳大利亚1例,法国1例,加拿大2例,西班牙21例……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迄今为止,在11个国家报告的猴痘,都发生在非猴痘病毒流行的国家。
天花病毒“近亲”,但并非烈性传染病大流行可能性小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从病原学角度,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科,其感染性和致病性弱于天花病毒,这也是为何引起人们警觉的因素之一。
“大家都知道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很可怕,猴痘跟它有关是不是一样可怕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沈军告诉健康时报,天花是人类唯一消灭的传染病,但猴痘跟它不同,猴痘本身不是烈性传染病,也没有在我国出现过,也未纳入我国常规传染病监测报告中。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猴痘的传播途径很广泛,包括,人传人、物传人、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虽然传播途径很多,但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动物或者被动物咬伤。人与人之间的非常密切接触传染是存在的。”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任红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人际传播非常少,各国目前报道的病例主要是散发为主,还很难溯源。但出现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很小。
沈军介绍,猴痘病毒传染媒介主要是脓液、体液、血液、皮屑、痂皮等。猴痘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的啮齿动物或其他哺乳动物是猴痘病毒的贮存宿主。传播猴痘的啮齿动物除土拨鼠外,还有冈比亚硕鼠、树松鼠、条纹松鼠、条纹老鼠、兔、睡鼠和扫尾豪猪以及猴等灵长类动物。
虽无特效药,但患者可自愈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感染猴痘的最初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发冷和乏力。患者有时也会出现皮疹,通常先发生在面部,然后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位。
“目前猴痘没有特效药,就像新冠一样,很多病毒感染疾病都没有特效药。”沈军告诉记者,但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患者通过产生自身抗体会自愈,症状也会消息,临床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加强个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必要时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
世卫组织公报信息显示,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但可能为5至21天。这种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症状通常在14至21天内自行消失。
外防输入,加强人与货检疫
“对于猴痘的威胁,其实不在眼下,而在未来。”沈军告诉记者,新冠病毒出现后,刷新了人类对于病毒的认识,猴痘此次跨区域传播,会不会不断变异,出现传播力增强、致死率升高的可能,这是我们担忧的重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