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家庭用药》杂志社承办的2016“用药安全”系列健康讲座于近日顺利落下帷幕,历时近9个月,下社区、走街道,跨越15个区县,分别就“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及各类常见疾病”对社区百姓做了深入强化的科普宣传,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安全用药月”等特殊宣传日期间,更是增加讲座场次,增加市民与专家互动的机会。
如今社会上,关于健康宣传的讲座层出不穷,有的纯为公益,有的却是以盈利为目标,我国的居民医疗素质本就有待提高,这些鱼龙混杂的讲座大大阻碍了国民医疗素养前进的方向。老百姓需要的是真正切合他们实际利益、身体需要的准确健康信息,而非为营销产品凭空编造的不实谣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讲座是实实在在的利民项目,将百姓的需求落在实处,让他们真正从中获益,并获得辨别真假讲座的能力,对政府项目更为信任与期待。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目前许多高校均认识到健康保健教育的重要性,不再认为健康保健知识不能提高大学生的成绩同时也不能提大高学生的修养,都注重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及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差,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高校同时也重视体育教育,体育课也规范化,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受伤。
目前,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日益变得重要而有实际意义。21世纪护理事业发展有四大发展趋势,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二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三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四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目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正经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化,护理工作转化为集体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的护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护士作为健康的主要实施者已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健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
如何开展医院的健康教育,这是新时期摆在医院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我院从未开展的学科。要开展好健康教育,必须首先要抓管理,把健康教育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和年终考核中,制定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医护人员的参与意识。医院高度重视,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业务院长亲自抓,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明确责任,成立科室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召开健康教育专题会,采取讨论式,观看式,咨询答题式和个别辅导的方法,学习和交流健康教育的经验,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对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2.2病区患者患者入院时及时给予热情的接待,用亲切的语言,介绍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病室的环境,负责的医生,护士,许多患者在患病后情绪消沉,沮丧,特别是是一些难以治愈或预后不良的患者,更容易丧失自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让他们尽快适应住院的环境,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烦躁的情绪,建立有利于治疗和护理的护患者关系,了解患者的护理要求,为确定护理诊断及制定护理计划提出依据,突出专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形式。在科室内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医生、护士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诊断和患者提出的问题随时进行教育,使患者住院期间能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3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
开展医院的健康教育,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很重要,特别是2003年春季“非典”之后,院领导更加重视这项工作,曾多次通过答卷的形式,进行模底调查,了解医护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造成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危险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开展戒烟,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教育。目前,艾滋病流行严峻的形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情,对医务人员存在着潜在的职业暴露问题,定期进行全员培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和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使全院职工更加增强了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开展好面向社会的各种宣传活动
4.1设固定宣传栏目,几年来,由于医院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大了投入。目前我院各个病区都有大型固定卫生科普宣传版。
4.2出版报。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流行特点,宣传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使患者懂得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014年全县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要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国家、省、市检查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继续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目标人群全覆盖,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待孕夫妇知晓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主动参与孕前优生检查,做到有计划地妊娠和生育。
2、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家庭档案,一户一档。做好早孕、妊娠结局等随访,同时录入山西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系统。
3、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咨询指导全覆盖。积极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继续抓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1、继续抓好综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加大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综合避孕率达到85%以上。
2、切实做好孕前管理与术后随访服务。乡级要重点做好每季度一次查环、查孕服务;村级要为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做好药具发放和每2月一次的尿检服务。要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准确、及时掌握生育对象避孕节育情况,发现脱环或计划外怀孕的,及时落实补救措施。规范做好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术后随访服务率达到90%以上。
3、深入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计划。与卫生、妇幼联合开展以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咨询、妇科免费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生殖健康服务活动。
4、继续开展“第二春”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率达到目标人群的90%以上。坚持知情自愿、规范服务、方便群众的原则,为农村49—60周岁的独生子女、双女母亲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妇科B超检查、乳腺检查、妇科内诊检查、取出宫内节育器等服务。规范填写健康检查服务记录,统一建档妥善留存。
三、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能力素质。
加大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满意、信得过的技术服务。
2医学人体博物馆的开放
目前由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学生志愿者组成一个开放服务团,结合各种教学软件、视频以及教师现场讲解为我校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开放,每学期达到8-10学时;同时接受省内中、小学学校的预约,为各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并在周末为社会大众开放,每年接待4000人以上。
3结束语
指导思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降低婴幼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婴幼儿早期的启蒙教育,健立健全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机制。婴幼儿早期发展是出生缺陷干预三级预防中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务要求
本年度末,基本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体系,基本普及培育婴幼儿科学知识,改善婴幼儿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婴幼儿的综合素质,基本满足社会和家庭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需求。
基本方法
1、成立机构
为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促进婴幼儿个体身心健康、智力开发,我乡决定成立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使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得以更全面、更深入、更有序的开展。
2、加大宣传
利用妇女节、生殖健康普查、入户随访等时机向广大妇女群众大力宣传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人口学校等宣传和科普阵地的作用,提高全乡人民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认知度,促使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指导服务
⑴计生服务所在举办药具知识培训时一并将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列入培训内容。每年至少举办2-3次培训班。
⑵充分利用计生服务所卫技员丰富的医学知识,在为计生服务对象进行孕环情检查、四种手术实施、孕前优生检测等医学操作时,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的科学的育儿指导服务。
⑶计生服务所与乡卫生院、卫生所合力形成更为强大的医学队伍,为全乡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育儿科普知识,及早发现一些可及时干预的婴幼儿早期或潜在疾病,指导纠正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员一些对婴幼儿早期发展不利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全面提高群众的育儿知识。
⑷与乡中心幼儿所加强交流,共同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的指导率。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级别:统计源期刊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级别:北大期刊
主管: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管: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