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行业是指以人类健康为核心,涵盖医疗、保健、养生、美容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中国大健康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整体营收突破7万亿元,到2021年将达8万亿元,2022年将达8.32万亿元,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预估数值达到9万亿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大健康行业进行分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数字健康和医疗服务。
一、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和生产具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药物或产品。生物医药具有高效性、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是当前全球医药领域最具创新力和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
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9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0%。预计到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6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5%。
未来几年内,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面临以下主要趋势: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加大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改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将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在原创新药开发和仿制新药上都有所突破。
以数字化为转型动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市场渠道、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等。
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用于人体诊断、治疗、预防或缓解疾病的仪器、设备或材料。医疗器械涵盖了从基础诊断设备到高端影像设备,从一次性耗材到植入式人工器官等多个领域。
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1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8%。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2%。
未来几年内,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面临以下主要趋势: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加大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改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在高端产品开发和低端产品升级上都有所突破。
以数字化为转型动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市场渠道、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等。
三、医药流通
医药流通是指医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的运输、储存、销售等活动。医药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对保障医药供应和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约为4.1万亿元,占大健康产业营收的50%。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5.2万亿元。
未来几年内,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将面临以下主要趋势:
以整合为核心驱动力。随着国家对医药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和标准化要求提高,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将加快整合步伐,并形成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以数字化为转型动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拓展市场渠道、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等。
四、数字健康
数字健康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善人类健康的一种新型模式。数字健康涵盖了从远程医疗到智慧医院,从穿戴设备到移动应用等多个领域。
2022年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约为8000亿元,占大健康产业营收的7%。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未来几年内,中国数字健康行业将面临以下主要趋势:
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于2025年达到15006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6.46%。
数字化技术改变大健康行业,包括在线零售药房、在线问诊、线上消费医疗健康及数字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
多因素促进数字大健康市场发展,包括扩大处方药外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等。
中国数字化大健康细分市场蓬勃发展,如国民健康餐饮、功能型瘦身食品、数字健康管理平台等。
五、医疗服务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增长迅速、供需双升、结构失衡、改革创新的市场。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一方面是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失衡。2021年,三级医院数目占比仅有0.3%,但承担了27.4%的诊疗人次和31.2%的医师资源;而基层医疗机构数目占比高达96.4%,却仅承担了52.3%的诊疗人次和40.3%的医师资源。这导致了三级医院过度拥挤、基层医疗机构闲置空置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失衡。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上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在吸引优质医疗资源方面也具有优势。根据《中国健康统计摘要》,2019年东部地区每百万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西药师8,000余名;而中部地区为6,000余名;西部地区为5,000余名。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潜在挑战,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旨在打破“以药补医”的扭曲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优质高效服务。
二是第三方医疗服务产业发展。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社会资本的介入,第三方医疗机构如专科诊所、康复中心、体检中心、远程诊断中心等逐渐成为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效率和辅助公立医院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25年,我国第三方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三是数字化创新驱动。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就诊体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2300亿元。
四是跨界融合创新。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单一的治愈型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界融合创新,打造从预防到治愈再到康复的全链条健康生态系统。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和平台能力,在药品电商、互联网诊所、智慧药房等领域实现了全面布局。
咨询服务
经济数据库
品牌排行榜
尚普咨询集团:2023年4月男士帆布鞋十大品牌市场调研
尚普咨询集团:2023年4月男士正装鞋十大新品市场调研
尚普咨询集团:2023年4月发饰十大新品市场调研
尚普咨询集团:2023年4月珍珠首饰十大新品市场调查
尚普咨询—市场调研&咨询中国先行者
网约车是一个数据壁垒很高的行业,尚普咨询在网约车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对我们本次融资非常重要,非常感谢尚普出行事业部,期待下一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