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活动现场,健康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多家癌症防治领域的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呼吁家庭重视早筛、早诊、早治,切实提升中国家庭健康管理水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健康更应成为人生的重要课题。”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致辞中表示:“以数字化作为健康发展探索路径,助力癌症防治行动进一步落地基层,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实施的积极探索,更是助力家庭健康建设走深、走实的有力实践。”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
爱康发布《2021版北京百万城市人群健康报告》
《2021版北京百万城市人群健康报告》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2020年爱康集团城市人群癌症随访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城市人群中随访到557人确诊罹患癌症(有1人同时追踪到了肺癌和结直肠癌),其中甲状腺癌确诊人数最多(182人),往下依次为肺癌、宫颈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等。由于存在有些客户在爱康提醒后未进一步到医院检查,从而无法确认是否患癌,以及到医院进一步就诊后确认患癌,但未反馈到爱康。
因此,实际确诊的癌症患者数量高于这个数字。由于检查手段所限,以及有些癌症通过常规体检手段无法检出,体检检出的癌症与总体的癌症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颈椎异常问题严峻,检出率连续5年超六成
在北京生活的超百万城市人群健康数据中,近七成人存在颈椎异常,而且连续5年的颈椎异常检出率都超过了六成,说明颈椎问题已经困扰北京城市人群很久了。此外,报告还发现北京城市各年龄段人群的颈椎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全国水平,分析可能原因是北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工作压力大,再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超七成人群存在眼底异常
结直肠癌筛查总阳性率超9%
阿尔兹海默症、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南北各不同
聚焦高发疾病多学科专家共话家庭健康管理之道
“结直肠癌是个‘懒癌’,发展期长达5-8年,可防可治。高风险人群‘无症状’的时候就要主动做筛查,不要等到有症状了再找医生。”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农村)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指出,“筛查方法的效率和依从性是决定能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建议选择国家临床指南推荐的筛查技术,最大程度避免漏检。”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农村)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主任丁惠国教授在主题演讲中介绍,肝癌患者如果能够在早期或极早期被发现并进行根治性治疗,能提高5年生存率。推动癌症“关口前移”,需要积极探索早筛新技术的应用,依托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效力的系列专家指南,搭建从社区、体检机构到医院的现代肝病防护和肝癌防治精准分级筛查、分级管理制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主任丁惠国教授
世界神经介入联合会(WFITN)执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超声科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超声医学分会会长李俊来教授
科技助力家庭防癌早筛人工智能链接健康新模式
活动还举行以“癌症早筛助力家庭健康”、“人工智能助力家庭健康”两大主题圆桌,共同探讨如何用创新技术赋能家庭健康管理。
由左至右: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主持人),北京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贾玫,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泛生子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王思振,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介绍:泌尿系统肿瘤传统诊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敏感性不够或者存在有创等痛苦,新型分子筛查/诊断等具有应用潜能和价值。如果高危人群有效筛查,可以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负担,体现较好的社会经济学价值。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如何在生活中打赢防治宫颈癌的“狙击战”?北京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贾玫讲到:“及早接种宫颈癌疫苗、定期筛查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宫颈癌的预防非常重要。”
北京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贾玫
泛生子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王思振表示,泛生子将持续致力于提升癌症早筛产品与服务的可及性,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泛生子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王思振
“体检是推动癌症早筛的重要场景。我们非常高兴和爱康一起,见证早筛的力量,实现体检从影像学到分子技术的兼收并蓄和不断升级。”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表示,“检测报告体现了早筛产品的核心价值。我们将不断推动常卫清的数据积累,携手临床医生不断提升阳性用户对肠镜的依从度。”
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随着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和认知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AI+医疗健康的应用场景越发丰富,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成为影响医疗行业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
由左至右: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主持人),瀚维智能医疗CEO孙熙,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秦岚,鹰瞳Airdoc创始人张大磊
对于人工智能与家庭健康管理,鹰瞳Airdoc创始人张大磊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健康管理的必然趋势,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前提。医疗人工智能能够缓解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早期筛查、辅助诊断,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未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量化自我的传感器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鹰瞳Airdoc创始人张大磊
瀚维智能医疗CEO孙熙介绍:“乳腺癌可以通过早筛、早诊、早治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技术手段相对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基层医疗资源的短缺,导致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大范围的乳腺癌筛查,而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与落地,有机会让更多人接受早期乳腺癌筛查,从而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瀚维智能医疗CEO孙熙
“脑血管病的人工智能诊疗,不仅能够在临床帮助医生进行治疗决策和手术规划,对疾病的筛出和确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脑血管病的人工智能筛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更能科学且综合的评估风险,让更多的高危人群及时被发现,有效管理病程发展,从而有效降低脑中风意外的发生。”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秦岚表示。
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秦岚
启动“家庭健康防癌早筛计划”“百城行”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活动现场,爱康集团携手众合作伙伴共同启动“家庭健康防癌早筛计划”,将围绕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这五种癌症,以及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通过科普+义诊的方式走访全国100多个城市,走进社区,走入家庭,积极宣传防癌早筛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