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心2017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为指导未来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商业健康保险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为个人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全面的健康保障和经济补偿。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是构建“多支柱”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加速发展。2012年-2016年,健康险保费年增速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增速持续超越保险行业增速和人身险增速,在经济补偿、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随着国民健康保障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潜力巨大。

一、当前中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八大趋势

(一)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0.6,处于基础水平,总体上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经济转型与城镇化等)相适应。但是,面对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紧迫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来看,商业健康保险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本次指数研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健康类和保障类)和三个层面(认知度、充足度和规划度)。通过分析发现,健康类指标得分普遍高于保障类指标,认知度、充足度和规划度依次降低。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保障的重视程度相对偏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个人对健康或保障的重视程度高却并不意味着会付诸实际行动,而且差异较为明显。因此,要想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水平,国家和社会各界必须在继续采取措施提升人们健康水平的同时,着力引导人们重视商业保险,把商业保险纳入个人的全面健康保障计划之中,完善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鼓励人们采取行动。

(二)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呈现从东到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我国人均收入、人均GDP的分布趋势较为一致

分析各区域和各城市总指数发现,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指数较高,其中,华东地区在7个区域中得分最高(61.8),而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指数较低,东北地区得分最低(58.9),大体上与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吻合。

(三)健康方面,国人认知度高,但行动和规划有欠缺

(四)保障方面,国人认知度低,行动和规划亦不足

保障类指标均处于较低层次水平,代表保障知识和意识水平的保障认知度得分最高(55.0),代表保障结果的保障充足度得分次之(52.0),代表保障行为的保障规划度得分最低(48.3)。一方面,可能是居民对于健康风险认知不够,认为不需要保障;另一方面,可能是居民认为现在拥有的社会医疗保险、现金准备等能够满足保障需求,不需要额外的商业保险。因此,重点要先引导居民提升保障意识,进而带动保障行为。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保障充足度指标中,个人购买健康保障项目的充足度最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代表处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得分最高

从单位类型上看,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代表处得分最高,而民营企业得分较低,得分最低的是个体工商户和无单位人员,这也符合人们的预期。中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非正规化就业比例较高,提升民营企业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健康和保障水平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在着重提升劳动市场正规化水平的同时,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向这一部分人群有所倾斜。

(六)男性和女性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表现相当,女性在健康类指标上得分均高于男性,但保障类指标中女性在保障充足度和保障规划度上表现都落后于男性

从性别看,女性在保障充足度上落后的原因主要是非正规化就业(如自由职业)或不工作比例相对较高,因此社保缴纳和单位提供的商业保险指标得分偏低。但在相对落后的保障充足度指标中,女性购买个人商业健康险的比例高于男性。

(七)30至39岁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得分最高

从年龄看,30至39岁的居民得分最高,为64.7。30岁以下得分随年龄减少而降低,其中,25至29岁的居民得分为62.6,20至24岁的居民得分为58.6。40岁以上得分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其中,40至44岁的居民得分为64.0,45至49岁的居民得分为54.4,50至54岁的居民得分最低,为53.1。45-54岁居民健康类指标和保障类指标差距最大,健康充足度得分最高,保障规划度得分最低。

(八)国人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得分分别随着学历和收入的提升而呈上升趋势

从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得分最高(67.0),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得分最低(52.4),两者差14.6分。

从收入看,个人年收入在20万(含)-50万元的居民得分最高(69.7),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居民得分最低(52.8)。

通过详细分析发现,只有健康充足度得分随着个人学历和收入的提升呈递减的趋势,可能是因为高收入、高学历的人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一般。

二、当前消费者对商业健康险的购买需求

(一)政策试点城市59.7%的受访者知道医保卡个人账户可购买商业保险的政策,49.0%愿意购买

调研发现,对于已实施医保卡个人账户购买商业保险政策城市的居民来说,有59.7%的受访者知道该政策,49.0%的受访者愿意去购买。希望政府和保险公司进一步增加宣传和推广,加大居民认知,提升购买意愿。

(二)政策试点城市27.5%的受访者知道税优健康险产品,知道的人群中26.6%的人购买过

调研发现,已实施税优政策城市的居民中,仅有27.5%的受访者知道税优健康险产品,这类人群中仅26.6%的人购买过。希望社会各个部门加强合作,进一步开展创新,简化购买流程,增强产品的可获性,让政策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税优政策对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有一定作用,对相应保险产品和税优政策不了解是大多数居民不愿意购买的主要原因

调研发现,在不知道税优健康险产品的受访者中,42.2%的人了解该政策之后表示会考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39.6%的人认为对相应保险产品不了解是不购买税优健康险产品的原因,39.2%的人认为对税优政策的不了解是不购买的原因。

三、对于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应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完善政策,从各个方面来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

一是要把商业健康保险纳入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体系和社会保障顶层设计中。顶层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现状、人民需求和保险行业的诉求,共同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具体而言,要把商业健康保险建成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使得商业健康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

二是进行政策试点和财政转移支付设计时需将保险行业纳入考虑。政策试点和转移支付设计时需延续顶层设计思路,将保险体系纳入进来,以政策试点丰富顶层设计,以顶层设计指导政策试点。

三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商业健康保险政策中引入创新机制,提升政策有效性和受惠面。例如,针对人们在健康保障投入上的行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一些国家重点支持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上,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养老金计划中普遍实行的可自动加入和选择退出的机制(企业能够未经员工同意而将其加入到养老金计划中,并按照一定的费率为其扣缴费用,而雇员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权利选择退出计划,并要回已缴的费用)。

五是推动制度和机制建设,实现医疗机构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的完全对接。以信息互联互通,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经营效率,更好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二)行业层面

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健康”的重要论述,体会和把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客观看待中国保险业现状与满足国民健康保障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清楚认识到保险业在国民经济、金融体系、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政府职能转变等诸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一是加强基础保障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确保保障类产品发挥应有的医保补充作用。强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增加保障类健康产品的供给,最大程度满足国人的健康保障需求。

二是根据场景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国人需求。根据细分人群的不同场景需求对产品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创新服务,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三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价引导人们的健康行为。推出基于个体健康行为的差异化定价策略,让商业健康保险带动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发挥保险对健康管理的促进作用。例如某些健康险产品会区分投保人是否吸烟,针对吸烟人群制定更高的保险费率,从而引导人们戒烟或不吸烟。

四是引导并推动以“健康管理”为目标、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第三方保险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中介服务,提升多元化产品选择和购买的便利性。

五是以国家需要和战略为导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特别是在“精准扶贫”上发挥保险业所独有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助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企业层面

要深刻意识到中国经济正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只有不断提升员工的健康保障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达到新的高度。因此,企业要具备人才意识,重视人才发展战略,适当超前增加员工健康保障投入,加强职场健康服务建设,更好地激励员工。

THE END
1.中国人降调查报告[最终版]经管文库(原现金交...docx 203.39 KB0个论坛币 GDP和人均GDP平减说明.xls 27 KB0个论坛币 关键词:调查报告中国人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33009-1-1.html
2.2017《2017-2022年中国健康养生行业现状及投资前景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共计十一章主要针对国内健康养生行业在国内市场发展现状,市场供需分析及技术研究分析,未来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分析等...http://www.ldhxcn.com/hangyebaogao/yiliaoxingye/yiliaobaojian/46856.html
3.2017年中国商业降险研究报告.pdf2017年 中国商业健康险研究报告.pdf,中国商业健康险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 中国医保制度及商保发展机会 1 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现状 2 中国商业健康险用户调研 3 中国商业健康险案例分析 4 中国商业健康险全球对标 5 中国商业健康险发展趋势 6 2 中国医疗体系概述 我国实施社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16/149117141.shtm
4.中国国民心理降发展报告(2017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发布,报告显示少数人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孩子、人际交往…哪些心理服务最被需要?哪些职业人群的心理状态,值得关注?如何判断是否产生心理问题?认真阅读,别让心理问题打败你!https://hfzx.szftedu.cn/dyzc_5674/jjzx_5680/xxzc_5684/201903/t20190301_108794.html
5.2017年中国睡眠质量分析报告(全文)中商情报网讯:10月31日,华为运动健康发布《2017中国睡眠质量报告》,数据显示69.4%的用户睡眠质量不佳,中国人普遍面临睡眠问题,有哪些因素影响你的睡眠质量?怎么解决?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171106/095136111213.shtml
1.2017中国家庭降大数据报告腾讯云开发者社区2017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带着这些疑问,小秘书采访了参与此次大会的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家庭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报执行社长郭旭,一起跟随视频看看吧。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95%的城市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5亿人口有了自己的家庭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8508
2.艾媒报告丨20162017中国移动医疗降市场研究报告(附下载)艾媒网讯2017年3月1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权威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6-2017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第四季度接近3.0亿,与2015年相比,增长16.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在线问诊咨询业务的创新突破...https://www.iimedia.cn/c400/49397.html
3.中国银色经济与降财富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17)通过健康老龄化、老龄人口红利和养老保障三个维度,形成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检验指标体系,促进我国银色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指数包括14个一级指标,内含9个独立指数、48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三级指标(见表1,指标定义见《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综合发展报告(2017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指标采取等值赋权,...https://www.ceweekly.cn/2019/0506/256304.shtml
4.《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19》发布: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 》,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 ”的国家方针,真正实现使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由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 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与器械研...http://www.cr-voice.com/news/459.html
5.皮书系列·互联网医疗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降医疗发展报告(2017...皮书系列·互联网医疗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报告(2017)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 图书大百科https://book.qciss.net/books/12097915
6.WHO发布2017世界卫生统计报告(附中国数据)根据报告,2015年估计全球有5600万人死亡,其中2700万都登记了死因,而2005年只有三分之一登记了死因。有几个国家在加强收据收集方面有重大进展,包括中国、土耳其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 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 2015年,全球每天 2017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17世界卫生统计报告》(World Health...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c2d9930474
7.壹生资讯图2 1990~2017 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人群不健康行为普遍 吸烟:如不广泛戒烟, 2050年因烟草死亡人数将为 300万 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15岁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6.6%,平均吸烟量为16.0支/d。 其中农村高于城市,45~64岁现在吸烟率最高,达30.2%。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d011ac2c-ec15-4c64-939e-04bde61faaa4
8.国民心理降状况从2017年开始,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每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2021年3月1日,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心理健康蓝皮书以2019-2020年大型心理...http://cmhr.psych.cn/NationalMentalHealthStat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