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由上海体育学院陈佩杰教授承担首席专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自2016年11月批准立项,课题组随即于12月召开开题论证会,
子课题之四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已完成了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平台涵盖了健身环境、健身行为、健身效果各维度数据采集、计算及展示功能,并分别于2016年、2017年投入全国应用中,此外,涵盖意愿、知识、行为、技能、体质数据采集及评价的学生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已完成一期开发。子课题五体育健身大数据采集及健身促进典型示范区的建设研究已确定任务分工及各部分的研究提纲,并就示范区的选址建设等工作,征得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以及协调筹备,拟于今年9月开展第一轮示范区建设及实地调研工作。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基于研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体系,课题组分别于2016年、2017年10月-11月赴全国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学生、家长、教师展开现场调查,课题组获取大量一手资料,所获数据以数据库形式保存,并被开发使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课题组一方面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另一方面编撰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7年4月,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举行了专家鉴定和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张晓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平、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乔云平、国际乒联副主席/中国乒协副主席施之皓,中国乒协副主席/上海乒协会长陈一平等出席发布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科学性强、应用价值大,对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
课题组高度重视《工作简报》的报送工作,分别于2016年12月,2017年4月,2017年12月,就《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专家鉴定暨发布会,中外文期刊等系列成果报送了工作简报。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代表性成果简介
一、领导批示
二、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测评体系
三、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调查研究
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五、《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报告(2016)》
由首席专家陈佩杰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报告(2016)》于2017年4月正式出版,本报告以“2016年中国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调查——青少年研究”为基础,从健身环境、健身行为和健身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健身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且科学的梳理,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报告还系统地总结了国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发展动态,并将中外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比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工作计划
本研究下一步研究计划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在2016、2017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全国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调研工作;2.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对混合结构化潜在挖掘和深入分析,从而推进青少年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建设;3.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采集及健身促进典型示范区的建设和实地调研工作;4.利用全国调研积累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进一步深入挖掘体育健身与其他各学科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工作进度
(1)2018.10-20.18.11,课题组赴全国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第三次实地调查,进一步积累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
(2)2018.9-2018.12,子课题之四进一步构建体育意识、知识、技能、行为四大基础数据库,整合处理面向各体育素养子平台的基础数据库,构建与完善青少年体育素养大数据应用数据库,推动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
(4)2018.8-2021.12课题组深入挖掘大数据,进一步开展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现状,发展变化及关系研究。
三、工作监督
本课题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监督制度,具体如下:
子课题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数据发展演进的理论基础与国际比较研究,负责人:吴雪萍;
子课题之二: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测评的指标体系及采集方法研究,负责人:唐炎;
子课题之三: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调研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负责人:刘阳;
子课题之四:中国儿童体育健身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负责人:曹振波;
子课题之五: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采集及健身促进典型示范区的建设研究,负责人: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