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5.09.14
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分布式综合仿真平台如图1所示,以“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为核心,基于HLA技术创建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包含总控台、牵引供电系统、地面信号系统、列车运行三维视景、故障诊断、司控台、车载DMI、车载MMI、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子系统。
1)系统数据流图
2)总控台
3)车载CCU
车载CCU(中央控制单元)如图5所示,负责整车级逻辑控制、牵引/制动力分配,状态数据/故障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记录等工作,是高速列车的中枢神经。因而,针对CCU的功能细致分析,研究CCU的工作机制,数据/指令接口,设计相应的仿真模块,在对列车开展实验室环境下的仿真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车载CCU接收司机操纵指令(或ATO指令)、ATP指令,通过逻辑控制进行对列车牵引和制动指令的分配,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CCU诊断单元主要包括故障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故障警报模块、故障记录模块以及故障处理措施模块。通过接收外部监测的信息,该单元能够实现故障的实时分析、预警,提供解决方案,是列车故障诊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司控台
5)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仿真软件模拟动车组的各级制动效果,并提供与综合仿真平台其他子系统额信息和指令交互接口。
制动系统接收司控台制动手柄级位或ATP/ATO装置发出的制动指令,通过制动控制计算,与牵引传动系统交互再生制动指令和反馈信息,确定列车各项制动参数。
6)牵引供电系统
7)牵引传动系统
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牵引传动系统在牵引工况时实现从受电弓获得电能,最后转化为牵引电机的机械能;再生制动工况时,实现牵引电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经牵引变流器变换,输出电能质量合格的电能,回馈牵引供电网。
8)地面信号系统
地面设备主要功能是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数据支持和调度运行指令。车站列控中心负责控制轨道电路编码、信号机显示、有源应答器报文的存储和调用以及相邻车站列控中心之间的安全信息传输等。车站联锁根据列车进路信息,控制信号机、道岔等站内信号设备,使之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确保列车在站内的行车安全。轨道电路负责检查列车是否完全进入轨道区段以及区段的空闲/占用情况,并不间断向列车传输前方空闲闭塞分区数量等信息。应答器向列车发送前方线路参数、限速及定位等数据。
9)车载ATP
车载ATP,即自动列车防护。主要接收来自地面信号系统的轨道电路信息、应答器信息。车载ATP根据地面应答器发送的信息实时绘制出前方两个应答器范围内的紧急制动曲线,最大常用制动曲线,和报警曲线。车载ATP将从列车解算模块接收到的车速信息与列车的防护曲线进行比较,如果列车速度超过W曲线,列车会发出警告,提示司机注意车速;若列车速度超过SBI曲线,会触发列车最大常用制动;若列车速度超过EBI曲线,则会触发列车紧急制动,迫使列车制动停车。
10)车载DMI、MMI
司机控制台人机交互界面(DMI)如图10(左一),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实时监视列车运行各项指标的重要接口。司机根据DMI所显示的各项机车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向正在运行中的列车下达各项控制指令。
列车人机交互界面(MMI)如图10(右一,右二),是司机监视和控制列车空调、车门等各种部件状态的重要接口,司机可以实时获取列车当前网压、网流、列车工况等信息。
11)三维视景及其驱动程序
三维视景可实现列车实时运行环境的模拟,给司机以真实驾驶体验,是列车运行模拟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视景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列车解算模块的列车位置和速度信息,以动态的视景形式展现出来。
视景驱动程序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作用是驱动程序接收HLA平台的计算结果,如列车速度、列车位置等信息,第二部分的作用是处理从HLA平台接收到的数据,第三部分的作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UDP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给视景,驱动视景往前推进。
高速动车组诊断是指对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偏差的判定。高速动车组诊断过程图11所示:
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含:
1)诊断事件
当发生故障时,引发一个诊断事件。诊断事件从故障产生原因来看,可分为如下三类:技术缺陷,操作失误,操作记录。
2)诊断文件系统
诊断文件系统是记录高速动车组故障信息及故障处理方案的知识管理系统,借助于该系统可以实现高速动车组的诊断数据评估和输出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