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吃猫地下产业链:猫贩子每天可收千余只猫

粮、肉的投入产出比例,决定了几千年来,猫一直没有成为经济动物被利用,其根本是没有人能够从中获利。

因此,所有户外的猫都成为他们的目标———猫贩做的是无本买卖。

暴利之下,是捉猫、收猫、运猫、贩猫、吃猫,等等这一系列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甚甚至可以说是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法治周末记者温泉发自上海

8月6日凌晨1时15分,上海市瞿溪路东口树丛中。一束手电筒的灯光亮起,被光芒笼罩的一只白色小猫还没来得及搞清突如其来的光亮中藏着什么名堂,便被收入网中,难以挣脱。

前后几秒,捉猫成功。

由此,一条收猫、运猫、卖猫、买猫、吃猫的完整产业链条渐次展开。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这是一条遍布全国、南北合作、组织严密的吃猫产业链。

链条的终端,除了传说中的“水煮活猫”、“龙虎斗”,还有相当部分的猫肉被当做兔肉端上了餐桌。

8月6日零时45分至5时

捉猫人的“猫舞”

夜,上海。

黄浦江两岸五光十色的耀眼霓虹,许多都已熄灭,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然而,就在他们熟睡的时候,另外一场“战争”正在拉开帷幕。

8月6日零时45分至5时,《法治周末》暗访记者随捉猫人,亲眼目睹了其捉猫的全过程。

零时45分,来自武汉的大李和来自安徽的小张,骑着两辆旧自行车,自豫园附近光启路出发,沿复兴东路向西南方向行进。

这是他们的装备———二人各拿一只手电筒,车筐中放着蛇皮袋,车上别着捕猫网,后座上挂着诱猫笼。

胡同里,一只在街边行走的小猫进入了大李的视线。大李将自行车向前骑了一小段后停下,小张马上会意。

小猫的前方,停着一辆轿车。大李将网拿在身后走向车头,小张从猫身后靠近。察觉到动静,小猫迅速窜至车下。这时,小张从车旁大踏步跑过,3秒钟,小猫落入在车头方向等待的大李的网中。大李将网悬空旋转了几周,网口锁紧。

捉猫人首战告捷。

捉猫的“学问”不止于此。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门口,《法治周末》记者惊讶地目睹了捉猫人的一段“猫舞”。

在大境中学门口,树丛中的小猫被发现。记者以为大李、小张二人会重复先前的策略,没想到,小张开始对着小猫,用手臂来回交叉做着各种姿势,脚底搓着地板,俨然一套舞蹈动作。记者还没看清楚名堂,小猫便落入大李的网中。

后经《法治周末》记者询问,小张得意地介绍,这段“猫舞”是他受“猫王”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启发自创的。“手舞”是为了吸引小猫的注意力,脚底弄出声音是为了掩盖在小猫身后靠近的大李的声音。这样,大李就能迅速将其捕获。

捉猫还有一样工具,就是诱猫笼———一个铁笼子里吊着一只活麻雀。

发现猫后,大李将笼子放在离猫不远的地方,拨动麻雀翅膀下的皮肤,麻雀发出叫声,大李远离猫笼等候。没过一分钟,猫便落入圈套。进入笼中吃麻雀时,笼子的门立即合上。

二人告诉记者,这些方法也并非通用,捉猫人各自有一套方法。

这些小区无一例外都有守门人或者守望岗,但是,捉猫人在小区里来去自由,如入无人之地。守门人或在睡觉,即使醒着,也都对深夜骑自行车进入小区的二人视而不见。一位收垃圾的老太太甚至为大李、小张指路:“去那边抓,那边猫多!”

其中有一次,捉猫地点就在夜晚巡逻的警车旁边,但捉猫人安然捉猫,然后离去,并未受到任何阻挠甚至询问。

记者问大李:“你们不怕警察吗?”大李笑笑说,“警察看见了也没事,最多让把捉的猫放了。大多也就问问,说两句。”

将近5时,大李、小张二人准备收工。这晚他们收获了20多只猫。

4个多小时中,为了减轻重量,他们曾经分3次将猫藏于路边树丛中。之后沿路返回取猫时,有一个藏猫点二人差点没想起来,且二人又顺路抓了几只。这些猫被分装在9个蛇皮袋中。

3斤以下的小猫,大李、小张二人一般都不捉,捉到也会放掉。

小张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些怀孕的猫身体比较弱,蛇皮袋中氧气少,早上回来的时候发现有的猫已经死掉。

大李、小张二人这天的收获并不算多。两人津津乐道的是前两天,一晚上抓了34只,最多的时候,大李曾经一个人一晚上抓了20只左右。

他们说这并不算多,同行中有一些人是骑摩托车捉的,他们跑得更远、捉得更多。骑自行车的话,每人每天平均也就捉10只左右,骑摩托车捉的数量要翻番。

大李俨然就是一个上海的活地图。他告诉记者,捉猫的难点就在于对路的熟悉程度,上海市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路他都非常熟悉。市区的猫算少的,相比较而言,郊区的猫更多、更好捉,路也相对简单。

8月6日5时30分左右

“这样的收猫点不知有多少”

5时30分左右,《法治周末》暗访记者随捉猫人返回其住处———光启路148弄。大李500元租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子,小张住老板的房子,不用付房租。同住于此的还有另外两个同行。

大李、小张二人的老板便是上海大名鼎鼎的猫贩———张振安。

张振安的家亦在弄堂深处的二层小阁楼上。

光启路紧邻上海城隍庙和豫园附近的繁华商业区,许多国际国内名牌、老字号都聚集于此。

沿商业区街道向南走,就到了148弄。这里沿街都是小吃店、小卖铺、水果店等,虽与商业区相邻,但是这里的消费水平显然要低几个档次。

弄堂里的人们陆续起床了,路上渐渐有了行人。

冲凉过后,大李、小张和另外两个同行一起,将晚上捉来的猫放进3个扁平状的用竹钉的猫笼里,一个笼子可以放20只猫。

弄堂口是一条狭长的通道,将弄堂的大门关上,便形成了将猫从蛇皮袋倒腾到竹笼里的绝好空间和屏障。

竹笼的一角有一个缺口,蛇皮袋口对准缺口,袋里的猫便被放到笼子中。放够20只猫后,竹笼的缺口用相同大小的竹条钉成的“补丁”盖上,之后钉几个钉子,猫就无法逃脱了。

在装猫的过程中,还是有两只小猫从袋子里逃脱,从门缝夺命而逃。“像这样逃走的猫,我们就很难再捉住了。”

6时30分,一辆牌号为沪EC9466的江淮JAC康玲货车开到光启路148弄门口,捉猫人将3笼猫抬上货车车斗运走,老板娘在一旁记账。

大李告诉记者,每只猫老板付给他们14元。

光启路148弄只是一个收猫点,在上海“这样的收猫点不知有多少”。

到下一个凌晨之前,大李、小张二人要把昨晚的觉补回来,然后起来打打牌,又该出工了。

8月7日夜,光启路148弄。

元老级猫贩张振安

大李告诉记者,捉来的猫先是被几个中老板收购,然后再加四五元钱卖给大老板,大老板统一卖给广东。之前上海一共有4个比较大的猫贩,后来都被老板张振安“统一”了。

8月7日晚,记者来到张振安位于弄堂深处二层阁楼的家中。这是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可以看出其生活要比捉猫人殷实一些。

张振安对自己的生意显然非常自信。他告诉记者,自己做猫生意有30年了,手下有40人到50人。他强调:“全上海四五十个。”张振安称,全国的同行,60%到70%的人他都认识。并得意地说:“全国啊!不容易!”

《法治周末》记者以谈生意为由,提出“买”张振安的货。但张振安对这笔生意并不十分热衷。他告诉记者,他收的包括浙江、江苏等地的猫大多卖到广东,这种生意往来是长期的。广东的货不能少,他不会为了一时的一两笔比较好的生意而得罪了“广东的朋友”。大李曾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广东有两个比较大的老板麦吉(音)和阿中(音),常年买猫。

“现在是淡季,按平均每人能抓10只猫来算,每天能有400到500只猫,大概两天发一车。”张振安介绍,高峰的时候一天能有1200只,这些猫被分装在60个笼子里,用大型货车运往广东。

这样的生意非常稳定,可以说是“旱涝保收”。

据张振安讲,做猫生意利润浮动比较大。比如,连着下好几天雨,就很难捉到猫,猫的价格一下就上去了。现在是淡季,猫的价格就比较低,没人要猫的话就赔了。

“广东有几个老板都是放好几万元的定金在我这里的。”张振安说。这样一来,广东那边能够保证价格低的时候不会给得太低,价格高的时候他也不会抬得太高。

但是,张振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如果价格能上去,他可以从别的地方调,“只要有价格,要多少有多少”。

有猫友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张振安自1982年开始捉猫,是这一行当里的元老级人物。张振安也对自己在行业里的地位非常得意,“打官司我第一个,上电视我第一个”。

在张振安眼里,动物保护主义者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有些傻。

上海的很多公园和住宅区里,都有一些阿姨在喂猫,甚至自己舍不得吃给猫吃。张振安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替自己养猫。

张振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广东的猫不光来自上海,但“上海的货是最好的”。因为上海人的生活质量比其他地方高,很多人喂猫,猫吃的食物也比较好。因此,上海的猫看起来小,但是肉多。“不像苏北的猫,看起来大,没东西。”而且上海猫的皮毛也亮。

“上海人口多,老房子也多。老房里有老鼠,上海人又爱养猫。所以上海的猫是抓不完的。”张振安说,“像苏州、无锡,我派一帮人过去,一个星期就抓完了。”

暗访记者表示“想要猫肉的货”。张振安说要算下成本,如果自己不能做的话,可以“介绍江苏的两个朋友”。

张振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在是淡季,上海没有杀猫的,吃猫的旺季是天冷的时候,在9月份以后。但是江苏可以加工。

谈起猫生意,张振安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与贩卖其他任何器物没有什么不同。记者注意到,张振安的家里养了一只博美宠物狗,其妻将狗视同宝贝。

每天少则能捉四五百只猫,多则千余只猫,这么多的猫从何而来?据记者调查发现,上海的老房子老鼠多,所以上海人养猫多;其次,猫的繁殖能力强,主人养不了那么多往往会丢弃;近年来上海的老房子多被拆迁,许多人便不养猫了;此外,上海有很多人在喂养流浪猫,使其存活较为容易。

猫贩声称抓的都是流浪猫,但是据《法治周末》记者调查来看,未必都是这样。因为捉猫的地点主要在住宅小区里,只要是在街上溜达的猫,他们就抓。经常有人丢了猫之后去找猫贩子找回来的。

THE END
1.怎么会有小猫连续被骗三次啊!猫咪怎么会有小猫连续被骗三次啊!2024-11-03 11:55:47 来源: 拜见喵主子 辽宁举报 0 分享至 你看到的我是一个标题 DY:喜子是个小糊猪 最后猫咪是已经骂人了吧! 你怎么忍心这么对它的啊!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拜见喵主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2N0MNE0517GO5M.html
2.爱猫被猫贩子残忍杀害!女孩一年举报15个猫贩点险送命,斗争15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用行动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弱小生命的保护。今天一个爱猫女孩上了热搜,她的名字叫“请不要吃我的大白”,这位女孩用15年的时间,一直在与猫贩子做着斗争,一年的时间曾举报了15个猫贩子窝点,只为拯救那些无辜的猫咪,让那些残忍的猫贩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6/21/35924208_1110179988.shtml
3.5000多只流浪猫被送至绝育,上海民间TNR护猫模式的成绩与争议一度,因为流浪猫,喜欢猫的居民和不喜欢猫的居民之间,冲突强烈。 “哪条规定说不允许喂流浪猫了?”猫大姐说。她全家都很喜欢猫,看到需要帮助的流浪猫,她做不到置之不理。自从3年前开始投喂流浪猫,几年来,她已经无法计算自己给流浪猫花了多少钱。 https://static.zhoudaosh.com/8FA6D0E6C82BBE63CFE7F5C8389CD2B6781AE6F79693111C72276B67EAE85568
1.“暴利”灰色的产业链的真猫皮大衣,,这么多猫(从何而来)不过在养只猫的人群来说,这种材质一看就能够看到是猫的毛发。很多人都不经怀疑到猫的体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的材质并不是很少,但做衣服的时候到底从哪来的猫皮呢? 其实有很多人抓的是流浪猫,在看流浪猫的时候就会使用一些食物诱引他们,后来把这些流浪猫卖给一些加工厂,其实不管是橘猫还是狸花猫,...https://mip.tanmizhi.com/html/40837.html
2.从高中辍学到获最佳学生论文——清华硕士王义达的非典型AI之路王义达在家马路对面的猫贩子那里看到了可爱的小黑和小白,问了价格,感觉还可以,“就像小孩似的兴奋地带回家了,也没问妈妈”。 后来他离开海拉尔的时候把两只猫给了同学养,在人生低谷时期从它们那里得来的温暖陪伴,王义达犹记在心。 呼伦贝尔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之一,在王义达所在的那个片区,冬天的很多时候都是像电影...https://coai.cs.tsinghua.edu.cn/news/17
3.猫贩子是怎么处理猫的?喵百科猫贩子手里的猫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好结局的。因为猫贩子要赚钱,猫咪只是他们赚钱的工具,谁给钱他们就把...https://moecats.com/question/62144.html
4.记者暗访沪皖粤等七大省市贩猫网络(组图)早就听说有猫贩子从这里运猫去广东,多姿融盯着这个停车场很久了。因为收养流浪猫,这个38岁的达斡尔族女子,12年来耗尽300万家产,男友甚至卖了两套房子,猫简直成了她的命。 两周以前,她发现家里的猫少了几只,就来这里寻找。看到贩猫车后,多姿融立即用手机报警,向相熟的猫友们求援,并通知一位北京的猫友,上网...https://www.dzwww.com/xinwen/shandong/200708/t20070803_2388442.htm
5.上海一对夫妻把空房让给“66只猫”住?邻居:10年了,从不敢把衣服晾...摘要:法律上没有规定在家里不能养猫,那邻居就要忍受“猫屋”大量养猫带来的腥臭和噪音了吗? 从6月8日晚上开始,一条关于上海的热搜,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简单来说,在长宁区虹桥机场新村小区,有一户人家,自己房子不住了,搬出去让给猫住。 要是一两只猫,也就算了,根据网上的说法,这户人家的房子只有50平米,...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57779
6.怎么样区分繁育人属于家庭繁育猫舍或者是猫贩子?猫舍虽然大多繁育者也是从家庭养殖走来的,但人家卖的猫多了,拍摄经验上比家庭繁育的要好。基本上都会给猫咪上美颜,硬是把宠物级的品相拍出繁育级的颜值来。当然就算他本人没啥拍照天赋也会找专业人来拍摄,争取把十分颜值拍到十二分。 ③、猫贩子、 https://www.douban.com/note/80182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