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并做好复试期间的疫情防控,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要求和省教育厅有关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硕士研究生复试及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成立学校、研究生院两级复试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类专项工作组。
(一)学校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蔡钊利常务副校(院)长
副组长:左贵元副校(院)长、一级巡视员
安锐副校(院)长
路光前副校(院)长
成员:续峰吴永张洪春
丁云姣刘群林刘旭勇
程惠民舒坦王拓
学校复试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复试工作及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总务处。续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吴永、王顺才任办公室副主任,下设五个工作小组:
1.复试综合协调组,组长:吴永,副组长:李衍星
做好复试工作的组织协调,及疫情防控的上传下达、统筹协调、疫情摸排、资料汇总工作;做好在岗值班落实工作,疫情防控落实的督查检查工作。
2.疫情防控组,组长:王顺才,副组长:冯德全
做好疫情防护物资的采购和供应工作;制定特殊情况处置应急预案;做好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门诊部加强门诊值班制度的落实和卫生防疫工作的指导。
3.后勤保障组,组长:舒坦、丁云姣,副组长:骆教育
做好各种服务保障工作;做好公共区域内环境卫生的打扫和垃圾的清运工作;做好办公区、家属楼公共区域特别是重点区域的消毒杀菌工作;做好特殊人群的餐饮及生活物资服务保障工作;做好经费使用和应急车辆的保障工作。
4.安全保卫组,组长:程惠民,副组长:张卫国
维护好校园正常秩序;切实加强门禁制度的落实;做好进出校园人员和车辆信息登记、消毒及上报工作。
5.宣传报道组,组长:刘旭勇
做好复试及复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和信息报送工作。
(二)研究生院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张洪春院长、学位办主任
副组长:杨海红副院长
袁广庆副院长
成员:陆钢刘晶王祺李雅博
贺海侠张慧李建雷绿艳
研究生院复试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学位办。袁广庆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下设四个工作小组:
1.协调组:李建张慧
做好复试工作的组织协调,搞好与各组的沟通联络。
2.信息组:陆钢刘晶
认真摸排所有参加复试学生关于疫情防控所需资料,做好学生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3.督查组:王祺李雅博
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进出复试场所人员检查督查工作,对防控措施检查,并及时上报。
4.宣传组:贺海侠雷绿艳
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做好研究生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网络信息发布和信息报送工作。
研究生院复试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切实做好复试各项准备工作,在笔试、英语水平测试、面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五个环节上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问题。
二、招生工作要求及实施细则
(一)复试工作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疫情防控更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生院领导小组应根据教育部制订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要求,规范复试工作程序,完善复试办法,提高复试质量,精心组织复试工作,在确保录取优秀考生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应参加复试,未参加复试的考生不予录取。
(三)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肃招生纪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公正,维护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良好信誉。
(四)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过程监督,复试要求全程录音录像,完善录音录像资料保管与复查机制,开展现场巡查及答卷核查工作。
(五)在复试前应对准予复试的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六)复试分为笔试、英语水平测试、面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五个环节,拟录取考生必须全程参加。笔试、英语水平测试、面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四个环节的成绩每门必须合格(高于60分),体检达标,否则不予录取。
1.笔试
2.英语水平测试
英语水平测试包括听力、口语两部分,由文化与科技教研部负责实施。
3.面试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专业分组进行。
(2)面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面试工作由研究生院协调各面试组具体实施。
(3)面试内容及要求
①考生的政治思想表现,重点审查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是否参加过一些非法组织及其活动,是否发表过违反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②对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③考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能力。
4.体检
复试考生必须参加由研究生院和校门诊部统一组织的体格检查。考生对体检结果有异议需要复查者,须经校门诊部同意,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复查。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四)复试结束后,由研究生院根据各专业复试小组的复试结果统计考生成绩。在考生的最终成绩中,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
三、复试期间的疫情防控措施
(一)复试前学生应做工作
1.学生到校参加复试前应持有当地健康证明或全国政务信息平台健康防疫码、健康二维码“绿码”。
2.目前如有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的学生,须到当地医院就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方可有关证明材料到校参加复试。
(二)提前做好健康检测和信息摸排
1.收集参加复试学生近一月居住地、居住地是否时中、高疫区风险地区、近期身体情况(有无咽痛、咳嗽、发烧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有无接触确诊/疑似病例、有无接触确诊/疑似病例、有无接触境外归国人员、返校时拟乘坐交通工具等情况。
2.要求复试学生复试前14天准确填写《复试健康日报》,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掌握学生复试前14天的出行轨迹。仔细甄别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学生,综合研判是否能够参加复试。
(三)加强校园安全保障
1.按照教育部《指南》要求,根据学科专业分散设置复试场所。
2.制作复试学生出入证,参加复试人员须佩戴出入证方可出入复试场所。
3.复试场所入口处设置工作台,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人员信息核对和登记,无出入证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4.在3号学员楼,由校门诊部设置学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
5.组织复试前安全大检查,对面试、笔试、体检等考生活动区域进行检查,对公共场所的保洁和消毒进行检查,对问题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并及时解决。
(四)防疫物资储备
按照教育部《指南》要求,储备数量足够、品种齐全的疫情防控物资。
1.检测类物品: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
2.消杀类物品: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手消毒剂、紫外线灯、喷洒器等;
3.防护用品:一次性医用口罩。
(五)复试现场防控管理
1.设置安全距离,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学生参加复试时,必须佩戴口罩和出入证,并由督察组核实健康证明或健康二维码,测量体温、登记个人信息。
2.所有工作人员进出复试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如果有可疑症状,不得进入复试区域。
4.根据参加复试的各专业学生人数,确定大小合适的教室。复试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不得聚集扎堆。
5.后勤部门在复试期间定时对复试场所进行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在洗漱区配置洗手液、香皂等卫生用品。
(六)确诊或疑似单发、聚集性疫情的应急处置
2.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卫生(疾控)部门,等待专职卫生人员处置(转运就诊、隔离治疗、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区域消毒等)。
3.杜绝聚集性疫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性病例,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防止疫情扩散。
四、调剂与录取工作
(二)研究生院应充分利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生源余额信息。
本细则从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执行。调剂工作结束后二次复试时参照本细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