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应测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引言
土基的反应模量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求得的压缩性指标,即在侧限条件下,其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能较真实的反映天然土层的变形特性,是判断土的压缩性和计算地基压缩变形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测定土的反应模量具有重要意义。
2、测试方法及试点制备
3、测试结果分析
3.1P―l曲线
根据试验结果整理得到P―l试验成果表(表1)
P―l试验成果表表1
观察各试验点的曲线,随荷载增加地基发生缓慢变形,曲线呈抛物线型,试点处土基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依据试验规程,3个试验点的试验终止荷载均为216KPa,试验结束卸荷后,对各个试验点承压板下地基土进行观察,均未发现任何破坏迹象。
3.2土基反应模量计算公式
对于一般地基Ku=PB/0.00127
对于坚硬土基Ku=7.00/Su
Ku―现场测得的土基反应模量(MPa);
PB―承压板下沉降量为0.127cm时对应的单位面积压力(MPa);
lu―承压板在单位面积压力为0.07MPa时对应的沉降量(cm)。
3.3Ku的确定
当地基较软弱时,用l=0.127cm的沉降量控制承压板荷载,即用一般土基计算公式计算Ku。
当地基坚硬,沉降难以达到0.127cm时,用P=70KPa控制承压板荷载,即用坚硬土基计算公式计算Ku。
根据P―l试验成果表(表1)中的数据可知,三个试验点的荷载P达到72KPa时,其沉降量均超过了0.127cm,故按一般土基计算公式计算Ku。分别在三个试验点的P―l曲线上查取对应于l=1.27mm处的荷载值P(即PB),然后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土基反应模量Ku,见表2。
现场测得土基反应模量Ku(MPa)表2
3.4经最不利季节修正后的反应模量KD的确定
由于浅部土层受气候影响较大,旱季地下水位低,含水量较小,雨季地下水位高,含水量较大。为确保工程安全宜采用最不利情况下的反应模量,即土基在饱和状态下的反应模量,因此对反应模量的实测值应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KD=d/duKu。
KD―经修正后的土基反应模量(MPa);
d―现场原状试样(在试验土层中采取)在0.07MPa压力下的下沉值,在实验室用固结仪测得;
du―现场原状试样(在试验土层中采取)浸水饱和后在0.07MPa压力下的下沉值,在实验室用固结仪测得。
4结论
根据计算结果,三个试验点现场测得的的土基反应模量Ku分别为46.42MPa、55.63MPa、40.39MPa,其平均值为47.48MPa。经不利季节修正后的土基反应模量KD为36.6MPa。
参考文献:
[1]GB5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JTG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从事服务行业的很多人,都不希望听到抱怨,要是有人投诉了,都认为是负面的。其实客户的投诉是给企业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企业应该感激那些提出投诉的顾客。
我们知道服务行业也存在着“冰山效应”——4%不满意的顾客会直接对96%顾客发生负面的影响,大部分不满意的顾客,他们会像沉入海里的冰山一样,根本不反应,他们选择静悄悄地离开,然后,企业就直接失去了这批客户,并且还不知道原因。所以说,“会抱怨的顾客才是好顾客”。
顾客的抱怨和投诉,往往是通过企业的呼叫中心进行反映,而作为企业对外服务的窗口,呼叫中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抱怨、喜好和期望;而顾客也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和企业客服代表来了解企业的服务、管理和信誉,由此可见,呼叫中心和客服代表是企业的品牌窗口、形象窗口。
一、客服热线“一次性拨通”成功率高
二、“没有主动礼貌地称呼来电者”是接待礼仪的短板
在这五项指标的测试中,我们发现“主动礼貌地称呼来电者”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主动礼貌”我们的定义是有主动询问来电者如何称呼,或能够礼貌地称呼对方为“先生”、“女士”。在这一指标上,LG、夏普、三星、飞利浦等合资品牌的电视机企业有较好的表现,客服人员均能主动礼貌地称呼来电者,特别值得肯定的是,LG和夏普的客服还有询问来电者如何称呼,并适时称呼对方为“某先生”和“某女士”。这样的细节,让来电者充分感受到真诚和尊重。长虹和创维公司虽也有主动称呼来电者,但开头的称谓和后来的不一样,把来电者的姓给忘记了。
对于客服代表来说,“语音语调有亲和力”的指标也非常重要。很多广播节目主持人和心理医生的说话很有亲和力,我们很愿意倾听,也非常重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这就是声音亲和力的魅力。在此项指标的监测中,日立和创佳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海信仍需进一步提高。日立客服代表的语音很小;而创佳的客服代表语音、语调不够清晰、流畅;海信的一位男话务员代表在语调方面较为生硬,不够自然。
在“适时礼貌报读结束语”指标的平均实现率为82.14%,比报读开头语的实现率少了10.72个百分点。为什么还有一成以上的客服代表仅有开头语,却忽略了结束语?这是部分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报读结束语方面,合资品牌的电视机企业表现较为突出,如夏普的结束语:“感谢**先生(或女士)的来电,后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直接与我们联系,稍后请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三星的结束语:“感谢您致电三星电子,我是***号,再见!”
测试一:大脑
从100开始倒数,每次减7。40岁以下者,耗时不应长于20秒;40至60岁者耗时不应超过40秒。
【成绩】速度达标,从真实年龄减去2岁。不达标,加2岁。
【分析】大脑由数百万个通过神经突触传递信息的细胞组成,神经突触连接功能越强,大脑处理信息就越容易。但随着年龄增大,大脑细胞开始凋亡,神经突触连接退化,进而影响思维和记忆力。
【改进】英国神经科学和大脑训练专家大卫摩尔表示,锻炼,尤其是有氧锻炼有益心脏,可使身体向大脑的供血增加20%,令大脑细胞获得更多氧和营养,增强脑细胞和神经突触功能。每天30分钟游泳或散步等有氧运动足矣。
测试二:皮肤
【成绩】1秒以下,减3岁。1至2秒,年龄不变。3至4秒,加1岁。5至10秒,加2岁。11至30秒,加3岁。
【分析】由于皮肤衰老和太阳损伤等原因,皮肤会渐渐失去弹性。晒太阳过多有损皮肤胶原蛋白,进而导致皱纹增多,增加皮肤癌风险。
测试三:肌肉
【成绩】持续1分钟,减4岁。持续30秒,减2岁。只能保持几秒,加3岁。
【分析】人越老,下肢力量就越弱。衰老还会导致关节运动控制力减退,更容易发生摔跌。
测试四:眼睛
将尺子一端抵住眼下颊骨,然后举起一张报纸,沿着尺子慢慢向眼部移动,直到报纸上的字开始变模糊为止。测量一下阅读报纸的最近距离。
【成绩】不到15厘米,年龄不变。16至30厘米,加1岁。31至60厘米,加2岁。61至90厘米,加4岁。
【分析】眼球会随着衰老变硬,进而导致眼睛聚焦能力下降。
测试五:牙齿
刷牙时牙龈出血吗?有口臭烦恼吗?
【成绩】牙龈出血加4岁。有口臭加1岁。
【分析】口臭和牙龈出血都是衰老的标志。随着衰老加重,牙菌斑堆积会导致牙龈出血,形成牙龈炎,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牙周病。口臭也是口腔牙菌斑堆积的一大信号。
【改进】伦敦牙科专家查尔斯费伯博士建议,每年看两次牙科保健专家,使用牙线或齿间刷清洁牙缝。
测试六:心脏
测量最大臀围和最细腰围。用腰围除以臀围,得出腰臀比。比如,腰围28,臀围34,则腰臀比为0.8。
【成绩】腰臀比小于等于0.7,减1岁。腰臀比为0.85,加3岁。腰臀比大于1,加5岁。
【分析】腰臀比大于1很不健康。腰部堆积脂肪过多的人更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
【改进】专家建议坚持平衡膳食、经常锻炼以保护心脏,防止内脏脂肪堆积。
测试七:肝脏
一周中,日饮酒量最大是多少?
【成绩】小于等于3杯,减3岁。4杯,年龄不变。5杯,加1岁。超过5杯,加3岁。
食品营销策划书(一)
面对没太多品牌知名度的新品上市、面对纷繁杂乱之竞品,我们如何在云南市场去推广XXX系列休闲食品、并提升销量、扩大产品知名度、抢占市场份额、打造出全新品牌呢
我认为、休闲食品新品上市时采用常规式打法市场生动化免费试吃+人员促销特价+快讯推广模式简称为三波推广模式进行;
所策划之产品,我们的新产品属传统型糕类休闲小食品行业,或者说很多家庭作坊均可制作之产品!在零售终端,不管大小商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竞品五彩缤纷、数不胜数、低价位产品比比皆是!我们在市场上最熟悉的产品不外乎:玉溪甜馨公司生产的猫哆哩系列产品、大理洱宝公司
生产的MM偿系列休闲食品、玉溪斯贝佳公司生产的斯贝佳系列休闲食品等为代表的主要竞争品牌;而面对我们这支即有品质又有口感的产品,怎么去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销量、塑造全新品牌呢
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即采取快速消费品常规式打法:
1、精耕昆明市场(并将市场渠道进行疏理、有效点的掌握及分级)+以点带面逐步突破各区域市场。
2、连锁超市及大卖场作为新品试点,选择30---40家之间。具体如下:
首波特殊陈列结果:凭本司产品之品质与口感,我认为至少会有很多的消费者会重新购买本司产品!那么怎么去趁热打铁,乘机而上、巩固已购买过之消费群体呢我认为迅速实施新品上市第二波计划:即免费试吃+人员促销+端架促销计划!
第二波:免费试吃+人员促销+端架促销计划,具体步骤如后:
一、乘胜阻止:即在已初步取得良好销售情况下,超市门店与采购对本司产品均建立了良好的印象,因此这次还得买回上次的端架特殊陈列位置,不应该留给竞品任何一点喘息机会;
四、免费试吃活动是新品上市后进入快销之有利武器,只要我们的产品品质过硬、口感良好,免费试吃是让消费者体验产品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多消费者均是通过免费试吃产生第一次购买,然后成为了忠诚顾客!
1、促销人员之专业化、试吃对象一定要与产品定位相吻合,如本司休闲食品只针对年轻一族男女、小朋友,特别是女性。如果将试吃品分给老年人一族可能就会牛头不对马嘴;
2、一次性分发免费试吃包不能太多,最多不超过2包,太多之情况会适得其反。
3、免费试吃包品质一定要过硬,口感一定要适用当地消费者口味,如在云南推广麻辣的食品对准云南人(甚至西南人)推广的话可能就很适合,并取得较好的结果,增加购买机会!
免费试吃活动总结:培养了消费群体、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第三波:排面特价+快讯促销活动:经过前二波活动之推广,历程共二个月,我认为已大大提高了产品之知名度,这时可以实行适量单品之特价活动,不作全部产品之特价推广,再一次地培养消费群体之忠诚度!
例如:确定特价产品为:XXX酸角糕
特价为XX元/袋,比原价降1元!同时投放了5000元之快讯费,让业务协调各门店是否可以特价产品摆到端架两边,15天的特价活动结果是:(足达、之佳便利等)系统30---40家卖场休闲食品端架二边基本上摆满了特价产品,如果效果好、相信终端客户采购与门店还会再次邀请我们做促销活动!这次活动只承担了费用50%与让利10%(及我司让利10%、商超让8%),
为什么在第三波采取排面特价+快讯活动呢原因在于:
1、快讯支持只是为了进一步地扩大产品知名度,逐渐形成品牌消费之局势;
2、特价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地扩大消费群体,另一方面是继续培养消费群体之忠诚度,因为一般性来讲,如我们的产品品质过硬,同一消费者只要连续二个月以来都购买与消费我们的产品,那么他(她)的忠诚度可达80%以上!
3、本产品主流消费群体为年轻女性为主,而女性对价格特别敏感,又加上前二波活动之推广,此时的特价活动更能让消费者捡到便宜之感觉!
4、本次特价活动选取酸角糕,是因为目前市场上酸角糕已经是消费者相当熟悉的产品了(猫哆哩、MM偿已经培育了类似的产品市场)更在于想逐步打造品牌产品,形成带动整体产品销售之趋势!
5、我认为:特价活动不是随时都可以做的,要看产品之成熟度!产品做特价时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到实惠!因为价格是一把双刃剑,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用得好、用得活,如过多地利用特价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对价格之敏感度,这时全靠促销才有销量,促销活动一停产品销量就停滞不前!因此,如长期地做特价活动,无异等于慢性自杀!因此这次活动过后再缓下推广!
总结:新品上市,产品在零售终端动起来特别重要,如果仅靠排面自然销售或遇节假日促销起量的思路操作市场,那么我们的产品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因为我们的新品,已在零售终端满面均是,早已不足为奇、只是改头换面而已!
故新品上市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与销售政策之执行力尤其重要。三波推广,波波相连,波波汹涌澎湃!凡事事在人为,正确的思路与执行力也能打造出全新的品牌!
食品营销策划书(二)
一、品牌整合营销策划体系
食品企业做品牌规划当然不会只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这两个主题,它是一项系统的品牌工程,涉及品牌建立、提升、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的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完整的品牌规划体系,来指导食品企业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
(一)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主要包括品牌检验和品牌目标两大方面的内容,通过品牌检验来确立品牌目标。品牌识别又可以再细分成7个方面:
1、品牌状况:主要竞品的品牌渗透率,竞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现状等。
2、竞争态势:主要竞品的品牌定位、品牌策略及发展趋势。
3、消费需求: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即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4、本品位置:本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品牌;消费者对本品牌的综合评价。
5、品牌问题:本品在诸如形象、视觉、定位、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6、市场机会:通过对竞品的状况、竞争态势、消费需求及本品现状与问题全方位的检验,发现本品牌未来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7、品牌目标:建立在品牌检验和品牌机会的基础之上,为本品制订近期、中期和中远期品牌发展目标。
(二)品牌战略
品牌目标确立后,需要首先从战略的层面为食品企业制定品牌规划。
1、品牌名称:企业品牌的名称。
2、品牌标识:企业的标识组合,如图案搭配、中英文标准字、标准色等。
3、品牌框架:企业品牌与产品类别、品牌的平面架构。
4、品牌定位:本品牌区别于所有竞品的市场位置,即需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位置,当消费者这种需求产生时,首先会想到本品牌。
5、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所赋予消费者感性利益与理性利益的总和。
6、品牌利益点:品牌能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与消费者实际需求之间的连结点。
7、品牌个性:品牌的性格。本品牌特有的,区别于竞品的个性特征。我们为您提供白山食品企业整合营销策划方案的咨询信息,行情信息和在线洽谈的机会,欢迎前来了解。
(三)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是为品牌战略服务的,即在品牌实施过程中如何细化、实现品牌战略。
1、品牌建立:食品企业建立品牌的方式。我们经常看到的品牌建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企业品牌带动产品品牌,再以产品品牌支撑企业品牌;另一种是以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再以企业品牌带动其它产品品牌的发展模式。
2、品牌结构:根据食品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是适合单一品牌结构,还是多品牌结构的品牌发展模式。
3、品牌差异化:各产品品牌区别于主要竞品的特点,也就是要使自己的销售主张
与竞品形成差异。
4、品牌提升:如何不断使食品企业品牌在形象、视觉、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方面获得提升的策略和方式。
5、品牌延伸:随着食品企业品牌的提升,一般情况会遇到品牌延伸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清晰界定食品企业品牌可以延伸的范围和不能延伸的界限,保持该品牌在某个或某些领域的强势地位。
6、副品牌:在品牌建立和提升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副品牌,怎样使用副品牌以及副品牌与主品牌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
7、品牌壁垒:当某一品牌在市场上成功后,定会有许多模仿或跟进品牌,此时就需要快速建立品牌壁垒,阻止竞品的进入,形成本品牌在某个领域正宗的、独有的,无法替代的优势。
8、品牌远景:相对于品牌现阶段的状况和品牌的近期目标而言,要实现品牌的
中远期目标,本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转变方向。
(四)品牌传播
在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品牌传播,明确品牌与目标消费者的沟通方式。
1、传播目标:通过系列品牌传播活动所要达到的品牌目标。可分为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
2、传播概念:品牌定位在传播中的形象化表述,是品牌口号产生的基础。
3、品牌口号:品牌卖点与消费者利益点进行充分沟通的语言。
5、媒体组合;通过哪些媒体的组合投放来达到最佳的品牌传播效果。
6、传播检测:对传播的目标、概念、口号、方式、媒体以及传播效果进行综合评测,
使品牌传播的方向更加清晰和准确。
(五)品牌整合
清晰界定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以及产品品牌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职能。
合理规划品牌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职能:
A.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
B.产品品牌与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
(六)品牌管理
制订规范的品牌手册,统一品牌实施的标准和流程,并对品牌实施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
1、品牌手册:制作企业品牌手册,让公司各级营销组织的成员和所有的经销商在品牌上形成一致的认识和理解。
2、统一识别:在企业与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
4、品牌检测:对品牌实施效果的跟踪评测。对品牌规划中的不足或执行方面的误差及时反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5、品牌维护:对品牌在消费者中建立的良好形象进行保护,使品牌形象得以持续的
提升和发展。
6、效果评估:在一轮系统的品牌规划完成后,对品牌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分析成功的原因及出现的问题,是对品牌规划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二、市场整合营销策划体系
这是食品企业在营销实战中六项重要的规划环节。它们是相对而又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哪一个环节明显薄弱对市场全局都会产生连带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六个方面来对食品企业的市场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测。
(一)市场策略规划
1、市场状况:是指主要竞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容量,消费现状和变化趋势等。
2、消费需求:主要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如消费者对产品的概念、利益点、功能、价格、包装、购买方便性等方面的需求及变化方向,这是提炼产品卖点的重要依据之一。
3、竞争状况: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分析以及主要竞品在全局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强弱对比情况。
4、本品现状:本品的市场位置、销售状况,在各区域市场的优劣势以及在各个营销环节的优劣势。
5、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品处于现在的市场位置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存在哪些制约市场发展的营销短板。
6、市场机会:通过对市场状况、消费需求、竞争状况等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实现企业及各产品未来市场增长的机会点。
7、市场策略:从策略的层面为企业规划市场,如市场目标,市场定位,市场重心和区域市场的选择,与主要竞品的竞争策略等。
(二)产品线规划
1、品类架构:产品线完整的平面架构图,包括产品的品类、品牌以及品牌下面的每一个单品。
2、产品定位:产品所要占据的,区别于主要竞品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位置,是各产品规划的重要环节。
3、目标市场:产品重点进入的市场领域,并且在这一领域最大限度满足目标消费者
的需求,与竞品争夺消费资源。
4、价格定位:产品价格在市场中的位置,包括所有产品价格在各自市场所处位置及各单品的具体定价。
5、产品诉求:产品诉求就是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点或卖点,一般可以分为感
性诉求和理性诉求两种。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消费者的记忆度。
7、产品形态:企业各类产品分别适合目标消费者使用的相应形态。产品形态确定的主要依据首先是方便消费者使用,其次是竞争需要。
8、产品包装:产品外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产品包装的文字、图案、色调、形状等要与产品的定位、诉求协调一致,在终端货架上要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
(三)渠道规划
1、渠道模式:企业建立销售通路的方式。如:是采用制、分层经销形式还是专卖店形式,以及各种渠道模式设置中间商的层级与方法。
2、通路长度和宽度:通路长度是指销售渠道重心上延和下沉的空间。从直辖市到乡,企业涉入哪些层级。通路宽度是指在同一层级的渠道,企业销售终端类别的多少。
3、经销商的选择:根据渠道模式和通路长、宽度的设置,确定经销商的数量和选择标准。
6、投放组合:主要是指投放媒体类别和投放市场区域的组合。
(五)终端与促销规划
1、终端选择:选择产品进入终端的类别、数量及方法。
2、终端陈列:产品在货架上(普通货架、堆头、端架)的陈列标准,如陈列位置、
面积、形状和数量等。
3、终端导购:安排专门的销售人员在终端为顾客介绍产品的卖点和食用方法,吸引
消费者购买。
4、终端理货:对终端货架上被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挑乱的产品按陈列标准进行梳理,对快售完的产品及时安排补货等。
5、终端展示:除了产品基本陈列外,还需要一些宣传品如POP、围裙、横眉、展示牌等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卖场氛围。
6、终端促销:厂家或经销商针对消费者就某些或单个产品进行的特殊销售促进活动,
如打折、降价、卖赠、有奖销售等。
(六)销售体系规划
1、销售体系架构:是企业自身的销售组织结构。如在区域市场是建立分公司还是办
事处;各大区、省区及以下各级销售组织的划分、规模等。
2、各级销售组织的职能:各级销售组织的人员构成、作用、销售任务及其它相应
的各项职能。
4、销售组织与经销商的关系:明确各级销售组织与经销商的职能划分,形成企业销售队伍与各级经销商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一)TVC创意与制作
1、市场细分;
2、目标市场;
3、市场定位;
11、TVC创意与制作。
1、产品包装;
1、宣传单页;
2、宣传海报;
3、POP;
4、展台、展板设计;
5、终端展示;
6、促销品;
7、网上宣传;
(四)媒体投放策略与评估
1、媒体投放策略;
2、媒体类别;
3、媒体时段、版面;
4、媒体投放费用;
5、媒体投放效果评估。
市场营销是动态的,整合营销有系统的策划工具,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营销又是无定式的,食品企业应根据自己遇到的营销难题或问题灵活应用。
海源营销策划公司凭借20年为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策划的实战经验,在中国首先实现了为中小食品企业低成本,无风险营销策划的公司理念。我们所有的营销策划工作都能达到或超过中国一流水准以及为食品企业创造相当于营销策划费用10-100倍的经济效益是海源营销策划公司永远不变的郑重承诺。
【关键词】英语测试;英语教学;反拨作用
一、引言
英语测试是英语语言教学中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评估手段,考试是一种具体的为获取某一行为样本而度身定做的定量分析方法。[1]英语测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用途很广泛,它是英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之一,是检测和鉴定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一个终结性评价和评估,而且是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反馈,教师依据此反馈来指导教学。这种反馈就是反拨作用,它可能是正面的,有利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有害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断的测试可以检测在某一阶段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有利地促进了英语教学,但也存在着许多误区。本文从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出发,探讨英语测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二、英语测试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戴维斯(A.Davis)在1968年曾经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英语测试与教学的关系:好的测试就像一名忠心耿耿的仆人,紧紧追随其主子--教学。[2]有教学就必然要有测试,英语测试离不开英语教学,教学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问题的症结,检查教学的效果。美国语言测试专家Bachman和Palmer认为测试的成绩对学生提供的反馈类型和性质会对考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语言学家Oller等人证明了只有测试才能更好地测量出学生的真实语言水平;[3]
英语测试作为英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为英语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了中学生的"必修课"。英语测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不仅仅是反拨作用,有时它甚至会决定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方式等。[4]对于学生来说,测试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体验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有利于针对性地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测试可以对外语教学的效果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为调整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依据,并可以根据测试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制定补救措施,提高英语教学。在考试之风盛行的现代,测试应更好地发挥其良好的反拨作用,使教、学、考完整地统一,更好地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服务。
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测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从而推动教与学双方之间的良性互动。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测试常常是仅仅为了分出"好"学生和"差"学生,导致学生单纯地追求高分数而不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进而错误地认为在语言学习中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在测试中取得的成绩,分数第一。这就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三、英语测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好的测试可促进教师教学和改进教学实践,利用测试的反馈信息,确定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或探索并检测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此可以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教学氛围。好的测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测试结果提供的信息可以给老师一个参考,知道与目标的差距,指引教师向既定目标前进。
英语测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促进正常的英语教学,减少负面反拨作用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积极的教与学的氛围。教育学家梁育民说:没有永恒完美的考试形式,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焦点移动而调整。他指出对高考无论是爱是恨,首先要从三个层面认清高考的本质:功能性本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社会性本质是给全体参加高考的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哲学性本质就是妥协,是高中和大学的需求矛盾的统一和妥协。[4]提高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测试要以培养中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为主。命题者要依据测试学的理论知识,明确中学英语的测试任务和课程计划以及教学内容而命题。测试内容要反应课程的全部内涵,内容覆盖面广,测试材料使用真实的语篇。[6]学习语言最终是为了是在生活当中加以应用,因此测试内容与背景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考生有身临其景的感觉,以便学生能在类似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解决问题。例如,在中学对学生进行听力测试时,大多数是事先编好对话,找外籍人来录音,然后把录音放给学生听。学生听到的是一个虚假的,脱离实际生活的声音。测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就课文中的某一话题让学生们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演讲或辩论等活动,这样也可以达到测试的目的。
教师和学生是测试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测试在某些程度上是在反映教师教学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能力。因此,英语测试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顺序、教学深度以及教学态度上影响教师,而且也会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学习顺序、学习深度以及学习态度上影响学生。[6]但是教师和学生不能过于看重测试,更不能围着考试转,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努力探究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活泼的教学活动,调整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学生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能顺利拿到某重点学校而投机取巧,或采取题海战术,追求应试技巧。而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自身的学习内容,不但学习语言知识,还应深入到文化领域,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学生应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调整心态,不能让考试分数左右自己。
另外,评价测试时要客观、公正,这样才能使测试的结果有效、可信。教育管理部门要适当调整目前的英语测试,使测试更加符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尽可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传统的"分数第一"向"能力第一"的观念转变,积极朝着学以致用的方向全方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英语测试对中学英语的负面反拨作用是指英语测试对中学英语教学所起的消极影响。目前在许多地方,测试的作用却被严重"异化",变成教师评价学生,学校评价教师的唯一手段和依据。测试成绩不是用于发现问题,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是用于对学生进行排名,并作为管理、教育学生的"法宝",甚至有人借此对学习后进者进行讽刺、训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8]在许多中学,由于学校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好坏、教学水平高低的尺度,并与教师评定职称、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于是,为了追求较高的分数,教师被迫加大作业量,搞题海战术,这挫伤、遏制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这种分数决定一切,分数高于一切,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评价方法,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数情况下,英语成绩是评定学生英语水平的依据,低分是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根源。因此,学生总是为了获得高分而焦虑。焦虑对语言学习会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如果这些学生始终处在对考试的畏惧和焦虑之中,听课时,精力不能集中,同时又因精力不集中而焦虑,其学习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一味地追求高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学之者,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所学知识很感兴趣的人,通常都会学得更长久、更投入、更有效。[9]一场英语测试,短则半小时,长则数小时,是中学生英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的中学生"谈考色变",尤其是英语测试,总是感到担心或认为枯燥无味。所以他们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在中学,英语教学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英语测试。任何一次测试都会对教学起到反拨作用,所以,进行任何一次测试都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运用测试手段,客观评价测试结果,力求每一次英语测试都能起到预想的效果,给教学带来正面的反拨作用。
[1]邹申,简明英语测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BachmanL.F&A.Palmer.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3]邹申,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操作[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7
[4]梁育民,多元评价力促高考良性循环,英语考试研究[J],2007[10]
[5]BachmanL.F.FundamentalConsiderationLanguageTesting[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6]李希,英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J],2006[2]
[7]张洋瑞,浅谈英语测试中的反拨效应[J],2006[11]
关键词:师范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对策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正是通过其发音器官发出声音,凭借这种有声语言来交流感情、传递信息。不掌握语音就说不上把语言当作交际工具来使用,所以学习语言必须先从语音开始。现行教育中,大部分学校要求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其目的就是想尽早让孩子接触到语言的最基础部分,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师范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存在着语音方面的问题,甚至连字母C([si:])都读成[sei],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要了解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的语音基础薄弱。虽然他们已经学过所有的音标,但是掌握不够准确,如唇齿音[v]经常被发成[w];发双唇爆破音[p]、齿龈爆破音[t]、软腭爆破音[k]等音时,发音过重,震动声带,使清辅音成为浊辅音;发元音时,长音不长,短音不短。这些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只注重模仿,致使唇位或开口度不符合要求,发音不到位,元音欠饱满,造成语音不纯正,缺乏韵味。另外,学生对一些发音规则也不能熟练运用。例如,由于对词尾加ed,s,es三种读音规则掌握不熟练,运用时不能作出迅速反应,出错率高。有时在音标拼读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增音或吞音,对单词重读、重音、次重音缺乏基本概念,概念不清或有实际操作困难。如将work发成worker,exercise发成excise。
2.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有畏难情绪。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升学考试中对英语考核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且试卷中语音知识所占的比例偏低,学生更加重视语法和词汇,忽略了语音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能表达其实际意义,只是机械地把每个词读出来,读完后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致使学习效果不佳。而且绝大部分学生都很被动,懒于动口。另外,在学习发音和练习口语中,学生必须开口,而一开口就难免出错,出了错就可能被别人笑话而丢面子,因此就很少张口,既而产生了恶性循环,不仅语音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对英语渐渐失去了兴趣。
二、对策和措施
2.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语音面貌,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马上识别学生发音错误的原因,是发音方式还是发音位置不对,是语调不对还是带有地方音。因此,教师必须发音准确,敏锐感悟错误,且具有极强的语音指导能力。所以,作为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师应当具备语音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进行语音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究。
语音教学在师范英语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我们要高度重视英语语音教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音教学质量,把语音教学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乐金马,韩天霖.外语语音教学的回顾与现状.外语界,2006.1.
[2]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3]刘艳春.浅谈英语语音教学.新思考网,2006.8.
[4]杜小红.论师范院校英语语音教学改革.许昌师专学报,2002:4.
关键词:汉译英中式英语对策
1.引言a
在汉译英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译入语不是学习者的母语,译文中经常出现一些从语言角度来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却不为英美人士所接受的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这种硬套母语习惯和交际模式而形成的不规范英语被称为中式英语(Chinglish)。那么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在译文中避免中式英语,译出能为英语读者所接受、认可的好的英语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2.中式英语及其产生的原因
翻译家琼平卡姆(JoanPinkham)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ofcourse,isthatmisshapen,hybridlanguagethatisneitherEnglishnorChinesebutthatmightbedescribedasEnglish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2000:1)。
中式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母语的负迁移。负迁移指的是母语与目的语的不同之处对于目的语学习的干扰作用。从心理认知角度分析,中式英语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并存着较为熟悉的母语和有待发展的目的语。“如果目的语掌握得较好,就会运用已有的目的语知识组块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匹配和类推;若遇上不熟悉的语言知识,目的语知识又不足以让其依赖,母语的知识组块就会迁移到目的语知识系统中,出现类似母语结构的表达形式”(王沁,2009:74)。
字面翻译是中式英语的一种重要错误表现形式,指学习者把母语逐字翻译成目的语而形成的错误。
3.翻译学习者中式英语实例分析
从学生的译文看,中式英语现象相当普遍,体现在词汇、词组及句式等各个层面。下面将通过实例分别加以说明。
3.1词汇层面
英汉语在词汇意义上存在不完全对应关系,每个中文词语可能有不止一个英语对等词,这就要求译者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理解其含义,寻找较合适的英语对应表达方式,并注意搭配和用法。望文生义或生搬硬译就要闹笑话。例如:
例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把人看作高于一切……(TEM-82006)
原译:Eversinceancienttimes,Chinesepeoplehaveneverconsideredthathumanbeingsarehigherthanothercreatures.
仔细阅读原文,不难看出此“高于”并非指具体的高度,而是抽象意义上的“地位高于”。“superiorto”和“asupremecreature”都是不错的选择。
例2:也就在这一幅绚烂的图画旁边,在河湾之畔,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TEM-82007)
原译:Itwasrightbesidethismarvelouspicture,andalongsidetheriverthatapackofsheepwerefeedingontheground.
在英语中一个量词常有相应的名词来表达相应的概念。如agroupofpeople;aherdofcattle;apackofwolves;aswarmofbees等。译文将“群”翻成“pack”,把“羊”变成了“狼”,是不妥的,应该译成aflockofsheep。
3.2词组层面
3.2.1“语义重复”式中式英语
汉字语境下长大的人一般都很注意“偶语易安,奇字难适”的汉语音韵特点,因此,诸如“无穷无尽”、“冷若冰霜”之类语义显然重复的说法,在汉语为母语者眼中丝毫没有不妥。然而,讲求严谨、注重逻辑的英语则十分忌讳语义重复。例如:
例3:道路崎岖不平。
原译:Theroadisroughandbumpy.
例4:祝你圆满成功!
原译:Iwishyoucompletesuccess!
上例中的汉语原文十分自然,译文则显累赘。例3中“崎岖不平”乃汉语互文见义表达,同时也是出于协调平仄效果的考虑,中国人觉得并无不妥。而在译文中,rough与bumpy却属于明显无意义重复,英美人并不认可。例4中的情形也是一样,success已经是指“圆满成功”,否则就不能说success。
3.2.2“语义冲突”式中式英语
“语义重复”式的中式英语,一经点破,能够或者容易为学习者所识别和接受;但“语义冲突”式的中式英语,对学习者来说则显得难以理解和掌握。如EugeneNida所说,“不少母语为非英语的译者译出的东西即使单词、语法都是正确的,但他所译出的某些词语组合在英语中也是不被接受的”(Nida&Taber,1969:138)。
例5:种植庄稼和葡萄,酿酒和饮酒,喂牛和挤奶,锄草和栽花;……(TEM-82002)
原译:raisecropsandgrapes;brewwineanddrinkliquor,feedcowsandmilkthem;getridofgrassandraiseflowers.
这里,raise通常只能和表示动物的名词搭配,用于植物通常只能用grow或plant;而表示“锄草”的意义通常用mowone’slawn或者weedone’sgarden,显然不能用getridofgrass,因为后者的意义是把草全部消灭掉,而那样园子里的草就一棵不剩了。
改译:Theygrowcropsandgrapes,brewthewinethattheydrink,raisecowsformilk,andweedtheirgardenforthecultivationofflowers.
3.3句式层面
3.3.1关于替代
汉语和英语话语组织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汉语倾向于使用重复手段,而英语倾向于使用替代手段。如果译者忽视了这一特点,就会产生中式英语的句子。
例6:世界上第一代博物馆属于自然博物馆,是通过化石、标本等向人们介绍地球和各种生物的演化历史。(TEM-82000)
原译:Thefirstgenerationofmuseumsintheworldaremuseumsofnature,inwhichfossilsandsamplesareprovidedinordertointroducethehistoryoftheearthandtheevolutionprocessonit.
译文把museum重复了两遍,很不自然。应该用those来替代。
改译:Thefirstgenerationofmuseumsarethosedevotedtonaturalhistory,whichshowthroughfossilsandspecimenstheevolutionarychangesoftheearthandorganisms.
3.3.2关于主从
学生译文质量不高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把握住英汉句子结构的不同之处,译文汉语句子结构痕迹明显。我们知道,英语大量使用定语从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句子主干结构突出,各部分之间通过关联词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层次明显。而汉语多用并列动词或并列分句,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层次不甚明显。例如:
例7:园内有亭台楼阁,有池塘和假山,景点超过40个,每天至少有一万人在园内游览。
原译:Withpavilions,halls,chambers,towers,pondsandrockeries,ithasmorethan40scenicspots.Atleast10,000peoplevisitthegardeneveryday.
原文中,前两个分句“有亭台楼阁”、“有池塘和假山”对第三个分句中“景点”的说明,属于次要部分。而第三个分句和末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译文应该把次要的部分用从句处理,这样就能显出层次,突出句子的重点。
改译:Withover40scenicspots,includingpavilions,halls,chambers,towers,pondsandrockeries,thegardendrawsover10,000visitorseveryday.
4.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英语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中式英语现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思维,降低或最终消除母语干扰对学习的影响。
首先,应把英汉对比研究领域里的许多最新成果引入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加强英汉对比分析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英语与汉语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尽量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其次,要大量接触和输入目的语,如通过广泛阅读、背诵名篇和名段等。学生只有广泛阅读地道的英语,才能对其理解、记忆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才不致于受到更多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最后,加强词汇组块(Lexicalchunk)教学。因为“只学习抽象的语法知识和孤立的词汇是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的实际使用的。……词块这个概念之所以值得重视正是因为它把语法和词汇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教师不能孤立地去讲述某一单词,而应通过该词具体、真实的使用来讲述它的典型的使用,也就是要从该词与其它词构成的典型的词块来讲述该词的意义和用法”(濮建忠,2005)。词汇组块教学融入了真实的语言情景,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搭配错误,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5.结语
中式英语是汉译英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是学习者在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缺乏的情况下采取的补偿措施。学习者只有大量增加目的语语言材料的输入,培养语感,并且加强英汉对比分析的学习,才能增强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使自己的译文为英美人士认可、接受,才能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1]Pinkham,Joan.TheTranslator’sGuidetoChinglish[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Nida,EugeneA.&Charles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关键词:学业测试;英语教学;反拔效应
二、现实反思:大学英语学业测试的问题形态
(一)“简单照搬”、“为用而用”的异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二)英语学业测试与英语教学缺乏深层次的融合
英语语言测试的设计要围绕英语教学有效展开。然而,在大学英语的常规教学中,学业测试却与英语教学缺乏深层次的融合。这基于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以及教学资料的拓展性认识不足,对大纲要求的项目和知识点不够明确,导致学业测试的结果不能客观的体现学生的学生状态和学习能力、水平。于此同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很多教师担任了很多班级、专业的课程,但是教师在设计英语学业测试的时候,却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测试内容和形式,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接受程度、学习能力等,也缺乏对测试的客观分析。
(三)英语学业测试的实践应用交流与研修活动不足
三、追本溯源:大学英语学业测试对英语教学形成反拔效应负面效应的原因以及分析
(一)大学英语学业测试与英语教学反拔效应研究不足
学业测试因为受到学校、专业、教师、教材以及教学对象等不确定的因素的动态影响,所以关于大学英语学业测试和英语教学之间的反拔效应研究是明显不足的,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学业测试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行动研究的教学模式,这和水平测试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大学英语学业测试的应用理念与规范不容乐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制定者,也是学业测试的设计者。很多教师认为,学业测试是可以自行确定测试的项目、形式和内容。但是没有规范的测试是不科学的。对于大多数英语老师而言,考试规范是一个陌生概念,因为教师平时接触的是考试大纲(testsyllabus)。即使有的学校制订了考试规范,这些规范也注重了学业测试的形式,而没有注重其本质和教学的促进关系。就使用对象来说,考试规范的使用者是考试命题人员或考试评估人员,而考试大纲则针对的是考生或教师。考试规范作为具体指导性文件,可以保证每套试题的稳定性,同样有助于命题教师在命题时使内容更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三)大学英语学业测试以及英语教学环境的不足
大学英语学业测试与英语水平测试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很多高校重视研究分析水平测试的结果,在学生就业、升学、毕业的过程中,会以水平测试来衡量学生。但是学业测试往往只是任课教师的事情,因此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无意识的就会强调水平考试的内容。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业测试的地位被弱化,而学业测试的设计者更是不愿深入思考其对教学的反拔效应。现代的教学形式因为引入了计算机网络信息而呈现了多样性,教师会使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来丰富课堂,但是在学业测试还是沿袭了传统的测试方式和形式,综合了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卷面就是书面形式,没有充分利用到现代信息技术。
四、形成大学英语学业测试与英语教学反拔效应的正面效应的策略选择
(一)加强大学英语学业测试与英语教学反拔效应的研究
(二)严格制定科学的大学英语学业测试的考试规范
一个考试是否具有各种效度是衡量考试的重要标准之一。考试规范的制定是考试效度的一个重要保证。按照常规,考试效度应详细规定所测试的能力结构以及相应具体技能。教师在命题时参照考试规范可以使考试题目或任务更符合构念效度的要求。同样,考试规范对考试内容也应有详细、明确的表述,这有助于命题教师在命题时使内容更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三)不断探索大学英语学业测试的新模式
五、结束语
【关键词】C-反应蛋白;类风湿;炎症;感染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相蛋白,在炎症或组织破坏时升高,因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而得名,测定CRP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在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护理方面,血清中CRP的升高能反应病理的变化,在可作为炎症与非炎症区别的特异性指标。
1材料与方法
12材料CRP诊断试剂盒(il85751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品番号77501C3,C4诊断测试盒。
13仪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方法CRP为ELISA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C3、C4为散射比浊法测定。
2结果
21类风湿患者和健康正常人CRP的测定类风湿患者49例,年龄35~78岁,男31例,女9例,X±SD=(1895±2100)ng/ml,正常人40例,其含量为X±2SD=(4389±3581)ng/ml,经t检验两组CR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4,P
22类风湿患者CRP与C3、C4的关系类风湿组与正常人组的结果见表,两组C3、C4的水平经过检验(tC3=425,tC4=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血清CRP水平增高时类风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清CRP浓度增高4倍,类风湿病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8倍,因此CRP是较敏感的类风湿病的预测因子,血清CRP的水平与类风湿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CRP是急性炎症时相反应蛋白,它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反应,具有调理素作用,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CRP可与脂蛋白结合,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由此产生大量补体终末反应蛋白C5691,类风湿患者的CRP水平增加,补体C3、C4水平也有不同水平的增加,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
参考文献
[1]辛藏玲,宁东艳,辛英利.高敏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再发率关系的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92.
[2]王亚敏,施兆明,蔡建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58.
[3]李微.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施治.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2:89.
关键词目的论食品包装英语翻译策略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上开始使用外语词汇作为包装手段,其中以英文为主。食品包装也一样,不论是出口的中国食品,还是国内的食品,其包装上增加了英文翻译。这些英文翻译不仅促进了我国商品的出口和消费,增加了宣传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广大消费者高档消费的心理,刺激了消费。但是,由于食品包装英语翻译质量不高,既不能满足基本食品信息的表达,更起不到对产品的宣传作用。因此,在适合的翻译理论指导下,研究食品包装英语的翻译,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1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Reiss)、弗米尔(Vermeer)和诺德(Nord)等,它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目的论”认为,“翻译是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决定,其三个法则是目的法则(Skopos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rule)和忠实法则(Fidalityrule)。忠实法则服从于连贯法则,而这两者服从于目的法则。
“目的论”(Skopos)的提出后,翻译界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它把目的语目的是否达到作为评判翻译的标准,使翻译的定义进一步拓宽,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它以读者为中心,以译入语文化为导向,所以适合于食品包装语言的英译。
2食品包装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英语译文错误百出,曾有研究表明,错误率达到38处/千字,其翻译失误主要表现在:
2.1语用方面
食品包装英语翻译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主要是因为译者没有将思维模式、联想差异、价值观、语用规则等因素考虑在内导致的。如:将“即购即食,食用方便。”译为Openandeatimmediately,“食用方便”翻译成“immediately”,其语用意义就被忽略了。可改为:Alwaysreadytoserve。
2.2语言方面
食品包装英译中通常出现望文生义、搭配不当、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语言错误,影响了食品信息的表达。如:“××牌酸菜鱼佐料是我公司经不断探索,改进,反复研制而成的产品。”译文是“××Brandassistantcondimentfor‘PickleFish’isaproductresearched,improvedanddevelopedbymycompany.”该译文在“佐料”一词“condiment”前面加“assistant”是多余的;将“酸菜鱼”译为“PickleFish”,外国人却搞不懂它是什么菜了,应译为“Fishsliceswithpickle”。此外,将“我公司”翻译成“mycompany”也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应改为“ourcompany”或“us”。因此,可改译为:Ourproduct,“××”Brandcondimentfor“fishsliceswithpickle”,wasdevelopedafterpainstakingresearchandrefinement。
2.3文化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食品包装语言的英译,不仅是一种商业营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转换活动。一个好的中文食品包装语言文本蕴涵着我国广大的文化元素,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差异和转换,否则,既起不到介绍和营销食品的作用,又不能进行文化交流,甚至会造成文化失误。中国的好多食品如龙须面、龙须酥、龙眼、火龙果等的名称都带有“龙”字,过去皇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我们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物,会带来繁荣和好运,而西方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龙是杀人恶魔。英译时,一定要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将“龙”这样的词汇直译为“dragon”,不要引起文化交流的负迁移。
3食品包装语言的特点
食品包装属于产品包装,所使用语言具有一般产品类保装语言的共性,主要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营养成分、规格、净含量、食用方法、贮存方法、保质期、生产日期、产地、注意事项等内容,具有客观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号召性等特征。所以食品包装语言文本在用词上强调专业性,经常会用到一些专业词汇,有时也会用到一些派生词、合成词。句式上多用祈使句和无主句,如“切勿受潮”译为“Keepawayfrommoisture”,汉语常用主动句式,但是译成英文时要尽量使用被动句式,这主要取决于东西方思维习惯的差异。表达方式上力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英译时使用一些充满感彩、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能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得到情感认同,同时也常使用一些情态动词,语气更加委婉,使食品信息的传达更加温馨和谐,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会得到更加满意的食品营销效果。
4食品包装语言的英语翻译策略
在食品包装英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它并不是译给中国人看的,而是把汉语的意义内涵用英语表达给外国人去领会,实现这个特殊“目的”。其次,翻译时要预判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受众反应。应面向目标文化受众考虑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确保实现信息传递目的。再次,译者要熟悉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体风格和规范。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Reiss)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类,即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e)。
3.1信息型(Informative)
3.2表情型(Expressive)
在表情型文本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审美因素,其信息方面是起补充作用的。有些食品与其产地的历史、地理、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本要反映食品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情怀,所以富有强烈文学色彩和修辞特色,语言生动,富有极强的感染力。翻译这类文本时,译者就要注意尽量保留原有的语言和修辞特色,往往采用直译、增译、类比、套译等译法准确的再现原文的语言、修辞及文化特色。
3.3操作型(Operative)
操作型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试图达到的翻译的言外效果。文本传递的信息不仅要通过语言形式,而且还从其他视角传递比较明确的目的,产生一种非语言效果,激发受众兴趣,作出反应,具有极强的交际性。对于这种感染力极强的文本简单的采用语言风格和特点“对等”的方法进行处理是很难达到效果的,那么就必须采用译写、改写或再创造的译法了。
结语
“目的论”是实用性很强的翻译理论,对食品包装语言英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避免了翻译的盲目性。希望本文能对食品包装的英译起到投砾引珠的作用,使翻译者能在“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高食品包装语言英译的水平量,扩大中国食品出口量,并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
[1]贾文波.应用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2):33.
[2]李燕.商品包装英语翻译常见的问题探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3(4).
[3]王红阳.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食品包装说明英译研究[J].英语广场.2015(1).
[4]蒋艺,苏眉等.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西食品说明书翻译[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