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医院内部出的刊物书、报纸和一些印有医院宣传语的物品,目前一些比较大的整形医院内部都有这样的自发刊物。
3、免费
4、返还(优惠价、减免价)
医院宣称自己加入"某某医疗保障专项资金"、"XX妇女健康大营救活动"、"外来工专项资金"、"老年人关爱基金"等等。只要符合条件的患者都可以在医院看病后当场返还相应项目所优惠的折扣现金。
5、减半,也就是半价
6、限价
在某些医疗项目上限制价格,比如:口腔美容最多是XX元,它的特点主要是为了说明医院有多实惠,价格有多么的公道,但这只能是其他的医疗项目,并且是单病种的才行。
7、赠送
一般只是赠送书刊、医疗卡、医药箱、宣传物品等等,因为医院不同于商业买卖机构,所以赠送的物品不会太过火。目前马海祥也未发现有医院像商场一样实行"买一送一"的促销手法,但是我认为完全可以运用"买一送一"的促销模式,关键在于方式、方法和尺度的把握。
8、义诊活动
对于这种活动很多医院的义诊活动基本是失败的,对此,马海祥觉得其主要是有3个问题没有处理好:
(1)、宣传人员发放物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发宣传医院知名度还是为了协助医生做好义诊活动?
在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医院的医护人员根本没想过这些,只是为了发物品而发物品。
(2)、医生义诊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呢?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到医院看病?
据马海祥了解很多民营医院参加义诊的医生往往都是专业知识不高、职称低、技术薄弱的医生,并且对营销一窍不通。因为民营医院的管理者认为这样不会影响正常营业,可是这样做就只能"正常营业"了。
义诊是为了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加大医院的营业收入。而我们在义诊时偏偏用技术等级低的医生作为活动的主角,只会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到某某医院的医疗水平低、技术差。如此做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护士协助医生义诊到底是做的哪些工作?是协助医生同病人讲解还是发宣传资料?
我曾多次看到很多医院的护士就的在发宣传资料,也有少数的护士在同病人讲解,对此,马海祥认为这些都只是护士的次要工作,护士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积极主动帮助医生给患者登记资料,并且把咨询过的患者引导到医院看病(懂营销的护士或做过保健品销售的最好)。
要做好义诊绝对不是一件简单事,除了要注意以上几点外,还要懂得利用天时、地利、人员相互配合,活动流程合理性,准备工作是否到位等。
9、监督
监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以上五项活动的真实性。它的方法是把消协、工商联、媒体记者请来做活动的监督者。名为监督,实为宣传自己造势,从而提高医院在群众心中的信任度,在此,我就不再重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