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量血压、做B超、做尿检……一通“折腾”后,一份体检报告就递到了你的手上。翻开看看,那些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升降降的箭头通常会让外行们眼晕。究竟体检报告里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它可能指向的是哪种病?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
指标正常也切勿大意
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就将体检报告随手一扔,或许以后再也不会拿起来看。事实上,体检结果没有异常,并不代表身体没问题。曹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体检指标的数据是统计学根据大样本定的通用指标,没有包括“小概率”事件。所以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曹主任说,体检指标正常,这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同理,如果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便会增高。尤其是内分泌指标,总是随着个人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环境而不断波动,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
体检中,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比如空腹血糖6.1-7毫摩尔/升的人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没有下降,就应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对阳性结果要重视
“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曹主任说这是在体检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他介绍说,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以空腹血糖为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情绪紧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生理性增高。因此,还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链接:出现如下关键词你该怎么做?
A:建议定期复查
B:近期随访
C:尽快门诊就诊
如果您的报告单上出现上述字样,例如“肺小结节”等,就表示这个问题可大可小,需要尽快入院进行相应检查,如果没有问题,那么皆大欢喜,如果查出问题,那么尽快诊治,争取尽快康复。
如果您直接接到了医院的来电,那么这个情况就需要注意了,例如发现肝上有占位病变,需要立即入院进行检查,因为这个极有可能是肿瘤,甚至是恶性肿瘤。
□本刊记者彭璐/文
地址:芜湖市鸠江区赤铸山东路1号
健康热线:0553-2676666专家门诊预约:0553-2676102
医疗投诉中心:0553-2676058投诉地点:门诊部一楼医患协调办公室